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陆海英主任医师(11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清热解毒口服液对新冠有用吗

    清热解毒口服液体外研究显示某些成分可能抑制新冠病毒但距临床应用远,部分小规模临床观察发现对轻症患者症状有一定缓解但存局限性需更多大样本严谨研究证实,儿童使用需谨慎、孕妇使用要慎重咨询医生、老年人使用前要告知基础疾病和正在服药物由医生评估能否使用及确定方案。 体外研究方面 有体外研究显示,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其所含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干扰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等过程,但这仅仅是在体外细胞模型或病毒学实验中的初步发现,距离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还有很大差距。 临床观察相关情况 目前部分小规模的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轻症患者,在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时,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比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发热患者的体温升高程度,缓解咽痛患者的咽部不适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观察还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小、观察时间有限等局限性,还需要更多大规模、严谨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确切疗效。 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需要格外谨慎。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目前关于儿童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新冠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所以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自行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来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如果儿童感染新冠出现相关症状,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再考虑是否使用,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考虑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新冠相关症状时要非常慎重。目前关于孕妇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安全性研究资料相对匮乏,不清楚药物成分是否会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妇感染新冠后,不应自行盲目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而应咨询妇产科医生以及感染科医生,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孕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清热解毒口服液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肝肾等器官代谢,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或者与老年人正在服用的其他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所以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在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和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由医生评估能否使用以及确定合适的使用方案。

    2025-10-29 12:43:12
  • 艾滋病女性初期症状

    艾滋病女性初期可出现持续发热伴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口腔黏膜白斑等皮肤黏膜表现,需关注自身生殖系统潜在影响,有高危行为史且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疗场所检测早发现早干预。 一、全身症状表现 艾滋病女性初期可出现持续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持续数周,同时伴有盗汗、乏力等表现。这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应答,研究显示约50%-70%的艾滋病初期感染者会出现此类发热等全身症状,与免疫系统被病毒攻击后处于应激状态相关。 二、呼吸道症状体现 初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情况可能是机会性感染的先兆,如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在初期阶段可能表现为持续咳嗽,这是因为艾滋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出现咳嗽、咳痰等表现。 三、消化道症状呈现 女性艾滋病初期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腹泻可为慢性,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及可能伴随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侵袭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及吸收障碍,从而出现上述消化道不适。 四、神经系统症状展现 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或造成神经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同时神经功能受损可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等情况。 五、皮肤黏膜表现情况 部分女性艾滋病初期会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如皮疹,多为斑丘疹,可分布于全身各处;也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等。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皮肤黏膜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屏障,易受病原体侵袭或出现免疫相关的皮肤黏膜异常改变。 特殊人群提示(女性角度) 女性在感染艾滋病初期,除上述普遍症状外,需特别关注自身生殖系统可能受潜在影响,但初期主要以全身及各系统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在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以维持机体基本抵抗力,同时因初期症状可能不特异易被忽视,若有高危行为史且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便早发现早干预,且检测时应选择正规医疗场所,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体现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及人文关怀,避免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断。

    2025-10-29 12:42:53
  • 新冠病毒感染可以洗热水澡吗

    新冠病毒感染时是否可洗热水澡需据个人健康状况判断一般人群无严重心肺基础疾病且身体状况允许时可适当洗热水澡但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和时间不宜过长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需谨慎确保室内温度稳定、洗澡时间短且注意安全监护老年人患者要考虑身体耐受情况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且洗澡后及时保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不建议轻易洗热水澡可选择擦浴等温和方式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意见。 一般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时洗热水澡的情况 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等基础疾病,适当洗热水澡是可以的。洗热水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疲劳感,让身体感觉舒适。从生理角度来看,热水澡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不过,洗澡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因室内温度过低导致再次受凉,加重病情。同时,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身体过度疲劳。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较为合适。 特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时洗热水澡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洗热水澡需要特别谨慎。首先要确保室内温度稳定,避免孩子在洗澡过程中着凉。洗澡时间要短,因为儿童的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长时间洗澡可能导致虚脱等情况。而且要注意洗澡时的安全,防止孩子滑倒等意外发生。另外,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较为虚弱,洗热水澡时家长要在旁边密切监护。 老年人患者: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洗热水澡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情况。老年人往往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洗热水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水温可能会使血管进一步扩张,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建议在10-15分钟左右。洗澡后要及时保暖,尽快从浴室出来,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本身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建议轻易洗热水澡。因为洗热水澡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肺需要承受更大的负担。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等发作;对于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这类患者如果想要清洁身体,可以选择擦浴等相对温和的方式。 总之,新冠病毒感染时是否可以洗热水澡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健康状况来判断。一般人群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洗热水澡,但要注意洗澡的相关细节;特殊人群则需要更加谨慎,必要时可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洗热水澡。

    2025-10-29 12:42:17
  • 喉咙里都是疱疹是什么传染病

    喉咙里都是疱疹通常由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由肠道病毒导致,有粪-口和呼吸道传播途径,有发热、咽峡部疱疹或溃疡等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有一般、对症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还可通过接种疫苗、良好卫生习惯和环境消毒来预防。 粪-口传播:肠道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手、食物、水等经口传播。例如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玩具等物品后,容易通过口部感染。 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部的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比如在近距离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传播给他人。 临床表现 发热:多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部分患儿可伴有寒战。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除高热外还可能出现惊厥等情况。 咽峡部疱疹或溃疡:口腔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2-3日后疱疹破溃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 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对于发热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发热丢失的水分。 对症治疗:如发热较高,可使用退热贴等进行退热对症处理。由于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使用抗生素,若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儿童在患病期间应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饮食上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部不适。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目前有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等,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 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环境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025-10-29 12:42:14
  • 白喉杆菌是什么菌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属棒状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形态具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成等形状无芽孢荚膜菌体内可见异染颗粒需氧或兼性厌氧在特定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和pH有致病性通过产生外毒素致局部黏膜炎症渗出坏死形成伪膜并可致全身中毒症状损害组织器官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为主可通过飞沫等传播诊断靠临床表现和细菌学检查预防靠接种疫苗及对易感人群注射抗毒素特殊人群尤儿童应重视预防接种流行期避免去密集场所并采取防护措施。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属于棒状杆菌属。 形态特征 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常排列成V、L等形状,无芽孢、无荚膜,菌体内可见异染颗粒,这是其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 生物学特性 白喉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含血清、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6。 致病性 白喉杆菌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该外毒素可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导致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在咽部等部位,可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伪膜),若伪膜蔓延至喉部或气管,可引起呼吸道阻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白喉杆菌感染后,细菌本身一般不入血,但外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还可能损害心肌、外周神经等组织器官,导致心肌炎、周围神经炎等并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白喉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近年来由于计划免疫的广泛开展,白喉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在未及时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充分的人群中仍可能发生。 白喉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诊断与预防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等。临床表现为咽部等部位的伪膜、全身中毒症状等,细菌学检查可通过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典型的白喉杆菌,或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预防:预防白喉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白喉类毒素等疫苗,通过计划免疫程序,儿童可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含白喉类毒素),以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于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应重视白喉的预防接种,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以降低感染白喉的风险。在白喉流行期间,儿童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机会。

    2025-10-29 12:41: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