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甲流的药有什么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奥司他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来减少传播,不同年龄均可使用但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儿童用合适剂型,扎那米韦通过与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其活性抗流感病毒适用于7岁及以上人群;M2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通过作用于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2离子通道抑制病毒脱壳和核酸释放抗流感病毒,因甲流病毒对其耐药率高临床应用受限,金刚烷胺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儿童用需注意肾功能,金刚乙胺适用于10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10岁以下儿童用需谨慎评估。 一、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一)奥司他韦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奥司他韦能够缩短甲流患者的发热时间和缓解其他症状的持续时间,例如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服用奥司他韦的甲流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未用药患者平均缩短1-2天。 2.适用人群:不同年龄阶段均可使用,但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评估,一般来说,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都有相应的剂型可供选择,不过对于低龄儿童,需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以确保用药安全。 (二)扎那米韦 1.作用机制:同样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与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结合,抑制其活性,进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抑制甲流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研究发现,扎那米韦对多种甲流病毒株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2.适用人群:适用于7岁及以上人群,对于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使用受到限制,因为其剂型为吸入制剂,儿童使用可能配合度不高且存在一定操作难度。 二、M2离子通道阻滞剂 (一)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1.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于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2离子通道,抑制病毒脱壳和病毒核酸释放,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但由于目前甲流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耐药率较高,所以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适用人群:金刚烷胺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金刚乙胺适用于10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对于儿童使用金刚烷胺时要注意儿童的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儿童使用需要调整剂量,而对于10岁以下儿童使用金刚乙胺也需要谨慎评估。
2025-10-29 12:26:43 -
什么情况下不用打狂犬疫苗
动物健康且未接触可疑传染源、暴露方式无感染风险、既往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且在有效保护期内时一般不用打或需按情况加强接种狂犬疫苗,动物健康且未接触可疑传染源时人被其咬伤抓伤通常无需接种,完整皮肤接触可能带毒动物及气溶胶传播致感染情况罕见,既往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按不同时间范围再次暴露有不同处理方式,特殊人群保护期考量也基于全程接种后时间原则。 一、动物健康且未接触可疑传染源的情况 如果动物(通常指犬、猫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一直健康且确定未接触过可疑的狂犬病毒传染源,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用打狂犬疫苗。例如,家养的宠物犬一直生活在封闭且无接触外界可疑带毒动物的环境中,定期接种疫苗且健康状况良好,此时人被其咬伤或抓伤后,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疫苗。 二、暴露方式无感染风险的情况 1.完整皮肤接触:当皮肤完整时,即使接触了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狂犬病毒也无法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比如,只是隔着完好的衣物触摸了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打狂犬疫苗。 2.气溶胶传播极低风险:一般情况下,狂犬病毒不会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广泛传播导致感染,所以因气溶胶传播而需要打狂犬疫苗的情况极为罕见。 三、既往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且在有效保护期内的情况 1.有效保护期范围:通常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维持一定时间的保护作用,一般认为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通常不需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6个月-1年内再次暴露,需加强接种2针狂犬疫苗;1-3年内再次暴露,需加强接种3针狂犬疫苗;超过3年再次暴露,则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例如,某人在1年前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6个月内又被可疑动物咬伤,此时一般不需要再打狂犬疫苗,但如果是1年-3年内再次暴露,可能就需要加强接种相应针次的狂犬疫苗。 2.特殊人群的保护期考量: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在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期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遵循上述的时间范围原则。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相对免疫功能稳定,保护期的时间界定相对明确;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可能抗体产生和维持情况不同,但基本也是基于全程接种后的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
2025-10-29 12:26:04 -
什么是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分Victoria和Yamagata两系经飞沫等传播潜伏期1-4天,患者多突发高热伴头痛等全身及呼吸道症状儿童全身症状更明显,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病原学可通过核酸检测等确诊,冬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尤其高危人群重症风险高,预防可接种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及环境防控,高危人群感染需加强健康监测出现重症表现及时就医。 一、定义及病原学特征 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乙型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个系别,其病毒结构主要由核酸、衣壳和包膜组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天,最短1天,最长7天。 二、临床表现 患者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感染乙型流感后,全身症状相对成人更为明显,且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特征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加;病原学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方法确诊,核酸检测是目前常用且快速的确诊手段,能明确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 四、季节性与流行特点 乙型流感具有一定季节性,通常在冬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五、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乙型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议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需前往可佩戴口罩。 环境防控: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等。 六、高危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乙型流感后需加强健康监测,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意识障碍等重症表现,应及时就医诊治。儿童感染后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29 12:25:01 -
新冠阳了可以喝可乐吗
新冠阳了时喝可乐从医学角度看适量喝一般不直接对病毒产生特殊作用,大量喝有问题,不同人群喝可乐情况有差异,儿童喝易影响牙齿和致胃肠不适不建议多喝,无特殊疾病成年人适量喝常温可乐无严重不良影响但也不建议作主要补水等饮品,有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者应避免或不建议多喝,循证医学无证据表明喝可乐对新冠康复有积极作用,康复期间应注重均衡营养和良好生活习惯而非依赖可乐。 一、新冠阳了时喝可乐的一般性情况 新冠病毒感染后,从医学角度看,适量喝可乐一般不会直接对病毒产生杀灭或加重病情的特殊作用。可乐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糖分、二氧化碳等,单纯喝可乐不能治疗新冠感染相关症状。但如果大量饮用可乐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乐中含有较多糖分,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能量过剩,影响食欲,对于本身因新冠出现食欲不振但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营养摄入平衡。 二、不同人群喝可乐的情况差异 儿童人群:儿童感染新冠后,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可乐中的糖分可能会影响牙齿健康,增加龋齿风险。而且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胀等,所以儿童感染新冠时不建议过多饮用可乐,应鼓励儿童饮用白开水等更健康的饮品来补充水分。 成年人人群:一般成年人感染新冠后,如果没有糖尿病等特殊疾病,适量喝常温的可乐可能不会有严重不良影响,但也不建议将可乐作为主要的补水或缓解症状的饮品。如果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胃炎等,饮用可乐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不适。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新冠感染者,可乐中的大量糖分会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血糖控制,这类人群应避免饮用可乐;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新冠感染者,可乐中的糖分和某些添加剂等可能对血压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建议过多饮用可乐。 三、从循证医学角度看喝可乐与新冠康复的关系 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喝可乐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康复有积极作用。相反,过度依赖可乐等含糖饮料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风险,而保持充足、科学的水分摄入(如饮用适量白开水、淡盐水等)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帮助身体应对新冠感染带来的不适更有积极意义。在新冠康复期间,还是应该注重均衡的营养摄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将可乐作为主要的饮品来依赖。
2025-10-29 12:23:59 -
如何自测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通过症状表现自测但其他疾病也可致类似症状不能仅据此判定,抗原检测需先阅读说明书准备物品,然后鼻拭子采样、加样、检测,出现两条红线为阳性一条为阴性C线不显色无效特殊人群操作需注意,核酸检测可居家通过套装采样但样本需送实验室出结果稍长自测异常或怀疑感染应及时向社区等报告并进一步诊断处理。 一、症状表现自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人会出现症状,如发热,可表现为低热(体温37.3~38℃)、中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干咳,即无痰的咳嗽;乏力,感觉身体没力气;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但要注意,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所以不能仅靠症状就判定感染新冠病毒。 二、抗原检测自测 1.准备工作:使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准备好检测所需的物品,如试剂盒、采样拭子、保存液等。 2.采样:一般采用鼻拭子采样。将采样拭子缓缓插入鼻孔,深入约1~1.5厘米,旋转擦拭至少5圈,然后在另一侧鼻孔重复同样操作。 3.加样:将采样后的拭子放入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让拭子上的样本充分释放到保存液里。 4.检测:将检测卡平放,用滴管吸取保存液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内,等待一定时间(一般15~20分钟)观察结果。如果检测卡上出现两条红线,即C线和T线都显色,为阳性结果;如果只有C线显色,为阴性结果;如果C线不显色,说明检测无效,需要重新检测。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鼻腔引起不适。儿童采样时需家长协助,要安抚好儿童情绪,尽量配合完成采样操作。 三、核酸检测自测 目前部分地区也可进行居家核酸检测,一般是通过专门的居家核酸检测套装进行。采样同样通常是鼻拭子采样,操作步骤与抗原检测的采样类似,但核酸检测需要将样本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出结果时间相对抗原检测稍长。特殊人群在采样过程中都要注意安全和舒适,儿童采样时家长要做好安抚,防止孩子剧烈挣扎导致采样不顺利。 需要注意的是,自测只是初步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式,若自测结果异常或有相关症状且怀疑感染,都应及时向社区、疾控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2025-10-29 12: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