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治愈新冠后失眠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调整睡眠卫生保持规律作息营造安静黑暗适中温度环境,通过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松弛放松训练缓解紧张减轻焦虑,正视失眠现实调整负面认知,选择散步瑜伽等适度运动并避临近睡前剧烈运动,老年人调作息循序渐进选低强度运动,儿童保充足规律睡眠选轻柔运动避睡前,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注重睡眠环境运动遵医嘱选安全方式。 一、睡眠卫生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尽量固定每天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让人体生物钟形成稳定节奏。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中(一般18~25℃较为适宜),避免卧室有强光、噪音等干扰因素,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二、认知行为疗法相关干预 1.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练习来缓解身体紧张,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腹部缓缓收缩,每次练习5~10分钟;渐进性肌肉松弛也是有效方法,从脚部开始,依次紧张和放松各肌肉群,如先紧绷脚部肌肉数秒后再放松,逐步向上至头部,每次练习15~20分钟,能减轻因新冠康复后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进而改善失眠状况。 2.认知重构 正视新冠康复后出现失眠的现实,避免过度担忧失眠会带来严重后果而产生焦虑,以平和心态对待睡眠,可通过自我暗示等方式调整负面认知,让心理状态更利于入睡。 三、适度运动干预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1~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包含的伸展、呼吸和冥想动作有助于身心放松,对改善失眠有帮助,但同样要把握运动时间,避免影响睡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调整作息时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大幅改变作息时间导致身体不适应。例如可先每天提前或推迟15分钟左右调整起床和睡觉时间,逐步适应新的作息节奏。同时,运动时要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慢走等,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对身体造成负担。 2.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特别注意睡眠对其生长的重要性。在调整作息时,要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因失眠影响身体发育。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轻柔运动,如儿童体操等,且同样要避免临近睡觉前运动。 3.孕妇 孕妇在新冠康复后出现失眠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干预方法。在睡眠卫生习惯调整上要更加注重,营造舒适睡眠环境,运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如孕妇瑜伽等,且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5 14:35:26
  • 发烧原因不明应挂哪个科室

    发烧原因不明且怀疑与感染相关时优先考虑挂感染内科,其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检查感染指标探寻感染线索;发烧伴随关节疼痛、皮疹等表现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发烧需挂风湿免疫科,医生可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排查;年龄较大且有肿瘤高危因素出现不明原因发烧应考虑挂肿瘤科,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排查;发烧伴随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需考虑血液系统疾病挂血液科,医生可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排查;儿童发烧原因不明建议挂小儿内科,因其免疫系统等与成人不同,且需注意儿童特点及时就医避免不恰当用药。 一、感染内科 当发烧原因不明且怀疑与感染相关时,可优先考虑挂感染内科。许多感染性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烧,例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感染内科医生具备专业知识来排查常见感染性因素,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近期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是否有可疑感染源接触等)、进行相关感染指标检查(如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变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检测)来探寻感染相关线索以明确发烧原因。 二、风湿免疫科 若发烧伴随关节疼痛、皮疹等表现,需警惕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发烧,此时应挂风湿免疫科。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可引发长期或反复的不明原因发烧,风湿免疫科医生可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谱等)等相关检查来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因素以明确发烧原因。 三、肿瘤科 对于年龄较大且有肿瘤高危因素(如长期消瘦、家族肿瘤史等),出现不明原因发烧的患者,应考虑挂肿瘤科。部分肿瘤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热,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烧,肿瘤科医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来排查肿瘤相关因素导致的发烧。 四、血液科 当发烧伴随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时,需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此时应挂血液科。血液科医生可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因素以明确发烧原因。 五、儿童特殊情况 儿童发烧原因不明时,建议挂小儿内科。儿童的免疫系统、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不明原因发烧可能涉及多种儿科特有的疾病,如川崎病等,小儿内科医生更熟悉儿童相关疾病的特点,能从儿童的生长发育、病史(如是否有疫苗接种史等)等多方面综合排查儿童发烧的原因。同时,对于儿童发烧,需特别注意儿童的年龄因素,低龄儿童病情变化快,应及时就医排查,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儿童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5 14:34:53
  • 戴哪种口罩能防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符合相关要求,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高,适用于特定人群;医用外科口罩符合相应标准,可阻挡飞溅等,适用人群有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符合规定,用于一般卫生护理等场景,且佩戴要保证贴合,及时更换,要通过正规渠道买符合标准的口罩。 一、医用防护口罩 1.防护原理: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能有效阻挡新型冠状病毒。 2.适用人群: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佩戴,是防护等级较高的口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在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场景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能提供更可靠的防护;对于儿童,由于其面部结构与成人不同,选择儿童专用的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至关重要,以确保贴合面部,发挥防护作用。 二、医用外科口罩 1.防护原理: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可阻挡血液、体液飞溅,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在95%以上,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2.适用人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也可用于普通民众在人员密集场所或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接触时佩戴。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在一般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起到防护作用;对于女性,在佩戴时要注意避免妆容影响口罩的密闭性;对于老年人,要选择大小合适、佩戴舒适的医用外科口罩,确保贴合面部;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注意选择不过敏材质的医用外科口罩。 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1.防护原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符合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规定要求,能过滤部分飞沫等污染物。 2.适用人群: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环境下使用,作为基础防护。对于日常生活中短时间在低风险场所活动的人群可以佩戴,如在户外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对于儿童在日常轻度防护场景下可选择符合标准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但要注意及时更换;对于上班族在办公室等相对低风险环境中可佩戴,但要注意保持口罩的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口罩,佩戴时都要保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如医用防护口罩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防护效果。同时,口罩一旦潮湿、破损或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在选择口罩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

    2025-10-15 14:33:59
  • 新冠病毒在房间存活多久

    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中存活时间不同,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卫生等措施降低房间内新冠病毒存活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各方面需注意相关事项以减少感染风险。 在纸张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大约1-2天。纸张的纤维结构等因素会影响病毒的存活,随着时间推移,病毒活性会逐渐降低。在家庭环境中,信件、报纸等纸张物品如果有接触病毒的可能,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用含消毒液的湿巾擦拭等。 在空气中:飞沫中的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较短,一般数小时内就会失去活性,但如果是在相对封闭、空气不流通的空间中,病毒可能会附着在灰尘等颗粒上存活较长时间,不过总体来说也就在几个小时到一天左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感染风险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要注意通风换气。 影响新冠病毒存活时间的因素 温度:温度对新冠病毒存活时间有影响,一般来说,较低温度下病毒存活时间相对较长,较高温度下存活时间会缩短。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如果温度较低,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可能比温暖季节长;而在炎热的夏季,病毒存活时间会相对短一些。对于有老人和儿童的家庭,冬季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同时做好环境清洁;夏季也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湿度: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新冠病毒存活时间可能更长,而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不利于病毒存活。例如在潮湿的南方地区,室内湿度大时,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可能比干燥的北方地区长。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不同湿度环境下都要注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以降低感染风险。 光照:紫外线等光照可以灭活新冠病毒,阳光直射下,病毒存活时间会大大缩短。在天气好的时候,多让房间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减少室内病毒存活量。儿童和老年人可以多在有阳光的房间活动,但要注意避免晒伤等问题。 降低新冠病毒在房间存活风险的措施 清洁与消毒:定期用含氯消毒液等合适的消毒剂对房间内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如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对于儿童的玩具等物品,可以用温和的消毒剂进行清洁。老年人使用的拐杖等物品也需要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要保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儿童活动的房间、老年人的卧室等都要注意定期通风。 个人卫生: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病毒通过手接触传播到房间物体表面的机会。儿童在玩耍后要及时洗手,老年人也要注意手部清洁,避免病毒在房间内的传播。

    2025-10-15 14:33:38
  • 艾滋病多久才能查出来

    艾滋病检测时间因检测方法和人群而异。抗体检测窗口期一般2-6周,不同方法有差异;核酸检测窗口期约1-2周,多用于辅助诊断;儿童、特殊病史人群、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检测时间各有特点,如儿童6个月内可能需核酸检测,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测。 一、抗体检测 窗口期: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免疫系统需要一定时间产生抗体,这个时间段称为窗口期。一般来说,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窗口期在2-6周左右。在窗口期内,可能无法检测到艾滋病抗体,此时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但实际上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例如,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感染后的2-4周可检测到抗体,少数人可能在6周内检测到。 不同检测方法的时间差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是较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一般在感染后2-6周可检测到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存在一定的检测窗口期。 快速检测试纸:操作相对简便,一般在感染后3-6周可检测到抗体,其检测时间也受到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部分人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检测到抗体。 二、核酸检测 检测时间:核酸检测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核酸,其检测窗口期相对较短,一般在感染后1-2周左右就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因为核酸检测是直接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所以在抗体产生之前就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例如,有研究显示,感染后11天就有可能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核酸。不过,核酸检测一般用于抗体检测窗口期的辅助诊断或者高危后早期怀疑感染的情况,因为其检测成本相对较高,通常不作为常规的筛查手段。 三、不同人群的检测时间特点 儿童:儿童感染艾滋病后的检测时间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抗体产生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慢。一般来说,对于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在出生后6个月内由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还未完全消失,可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来早期诊断,在6个月后可以进行抗体检测等相关检查来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 特殊病史人群:如果有过输血史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并且有相关病史,在进行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进行检测。例如,有输血史的人群,在输血后就应按照艾滋病检测的时间窗进行相应的抗体或核酸检测,因为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窗口期相对较短,及时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情况。 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生活方式的人群,应定期按照艾滋病检测的时间要求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高危行为后,应在合适的时间窗内进行多次检测,因为高危行为后可能很快感染艾滋病,及时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感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15 14:32: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