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粟粒性肺结核传染吗

    粟粒性肺结核会传染,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经空气飞沫传播,儿童因免疫力低感染风险高,免疫力低下人群及有肺结核病史者感染几率增加,护理儿科患者时要隔离粟粒性肺结核患者避免患儿密切接触降传染风险。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若接触到粟粒性肺结核患者的飞沫,感染风险更高。在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的几率增加,且更易被传染。对于有肺结核病史的人群,自身免疫力在患病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也更易感染粟粒性肺结核。在护理儿科患者时,要注意将粟粒性肺结核患者进行隔离,避免患儿与患者密切接触,以降低传染风险。

    2025-07-30 10:20:56
  • 颈部淋巴结结核会传染吗

    颈部淋巴结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儿童等免疫力低人群易感染,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可降低传播几率。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接触到结核分枝杆菌后更容易受到感染,所以更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避免与活动性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过于密切的接触等。对于有结核病家族史或者本身有免疫低下情况的人群,在接触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时也需要格外谨慎。而对于已经确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等处理,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等有助于降低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几率。

    2025-07-30 10:20:38
  • 这样会感染HIV吗

    一般情况下,与HIV感染者礼节性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行为不会感染HIV,但存在极低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行为感染HIV的风险较低,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如果您有疑虑或担心,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咨询。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歧视和偏见,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

    2025-07-30 10:20:07
  • 新冠感染诊断依据是什么

    新冠感染的诊断可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进行,核酸检测是重要依据,抗原检测是辅助手段,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同人群有差异,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异常改变且不同人群表现需综合判断。 一、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新冠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明确诊断为新冠感染。不同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时,需注意采样规范等,比如儿童采样时要安抚好避免乱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二、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也是新冠感染诊断的辅助手段。其原理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通过检测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抗原。一般来说,抗原检测具有操作相对简便等特点,但灵敏度相对核酸检测可能稍低。不同年龄人群进行抗原检测时,操作上要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比如儿童要小心样本采集过程中的失误等情况。 三、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 1.临床症状:新冠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感染后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呼吸增快等;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感染,症状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有一定变化。 2.影像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等可能发现肺部有磨玻璃影、浸润影等异常改变,对于辅助诊断新冠感染有一定价值。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吸烟人群肺部基础情况不同,在影像学表现上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有基础肺部病史的人群,新冠感染后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无基础病史人群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2025-07-29 15:49:00
  • 腮腺炎传染期是什么时候

    腮腺炎主要分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期在前驱期(发病前1-2天至腮腺肿大高峰期)及腮腺肿大期(肿大至消退后3-5天内,传染性渐降),化脓性腮腺炎一般无传染性或传染性极低,特殊人群需注意防护。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 1.前驱期:在发病前1-2天至腮腺肿大高峰期都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前1-2天,患者的唾液中就已经存在腮腺炎病毒,此时就能够通过飞沫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有研究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数天,其唾液中的病毒载量就已经达到了可以传染他人的水平。 2.腮腺肿大期:从腮腺开始肿大至肿大消退后的3-5天内仍具有一定传染性,但传染性逐渐降低。腮腺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比较典型的症状,在腮腺肿大期间,患者唾液中的病毒持续存在,仍可通过空气飞沫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尤其是未感染过腮腺炎且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 二、化脓性腮腺炎的传染期 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或者传染性极低。因为它不是由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如病毒)引起,而是局部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所以不存在像流行性腮腺炎那样明确的传染期概念。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儿童接触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儿童。对于既往接种过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人群,其感染后的传染性相对较弱,但仍需注意防护,避免将病毒传播给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2025-07-29 15:48: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