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陆海英主任医师(3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95度酒精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95度酒精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75%酒精才可以。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等均可灭活病毒。使用酒精消毒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明火和静电,远离高温物体,避免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 95度酒精不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具有刺激性,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明火和静电。同时,酒精过敏者应避免接触酒精。如果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应注意通风,远离高温物体,避免在厨房等有明火、高温设备的地方使用,防止发生火灾。在使用酒精消毒时,还应避免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中毒或其他危险。 总之,正确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专业人士。

    2025-06-13 17:05:22
  • 狂犬疫苗多久打有效

    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疫苗,一般来说,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超过24小时仍需接种,首针剂量需要加倍。 被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疫苗,一般来说,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但超过24小时也需接种,只是首针剂量需要加倍。 这是因为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狂犬疫苗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其原理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中和病毒。接种时间越早,抗体产生的速度就越快,效果也就越好。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接种狂犬疫苗的时间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狂犬疫苗只是预防狂犬病的一种措施,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应注意伤口的处理,如清洗、消毒等。此外,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头痛、乏力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5-06-13 17:03:17
  • 支原体阳性严重吗

    支原体阳性严不严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较轻可自愈,严重感染或有基础疾病者需就医治疗;解脲脲原体或人形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道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对孕妇和有性生活的女性影响较大。 如果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且患者症状较轻,通常可以自愈。但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如免疫功能低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或者感染的支原体类型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是解脲脲原体或人形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道,可能会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感染支原体后可能会导致不孕或流产。此外,孕妇感染支原体还可能会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后果。 因此,如果检查发现支原体阳性,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洁性生活,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5-06-13 17:00:56
  • 冠状病毒用什么消毒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冠状病毒的消毒可采用这些方法。 1.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灭活冠状病毒。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使用时,应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使用,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使用时,应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使用,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3.75%乙醇:75%乙醇可以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火源和静电。 4.其他消毒剂: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也可以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同时,应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

    2025-06-13 16:58:40
  • 艾滋病窗口期是什么

    艾滋病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能够被检测出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到3个月,窗口期内具有传染性,需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窗口期长短因人而异。 在窗口期内,虽然HIV抗体检测可能呈阴性,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在窗口期内,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以减少感染HIV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窗口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它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有过高危行为,应及时进行HIV检测,并咨询医生的建议。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窗口期可能会更长。 如果对艾滋病窗口期或其他相关问题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他们将能够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避免高危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5-06-13 16:53: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