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破伤风疫苗应在受伤后多久内接种

    普通伤口建议受伤后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污染严重或延迟就诊需同时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儿童遵国家免疫规划结合既往接种史及伤口情况判断接种时机,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及时评估伤口并调整免疫制剂使用方案。 一、普通伤口的接种时间建议 对于一般清洁的伤口,通常建议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以有效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这是因为破伤风梭菌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7~8天,但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尽早接种能及时激发机体免疫应答。 二、污染严重或延迟就诊的情况 若伤口污染严重(如被泥土、粪便、铁锈等污染)或受伤后超过24小时才就诊,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外,还应同时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这是由于污染严重的伤口更易滋生破伤风梭菌,而延迟就诊时机体自身产生抗体的时间可能滞后,需借助被动免疫制剂快速提供保护。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应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的破伤风疫苗接种程序,若发生外伤,需结合既往接种史及伤口情况判断接种时机,确保免疫保护到位。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免疫缺陷病史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受伤后更需及时评估伤口情况并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必要时调整免疫制剂使用方案,因这类人群自身免疫应答可能受限,需加强防护。

    2025-08-15 11:54:06
  • 乙肝早期症状

    乙肝早期有全身乏力疲倦且与肝脏代谢受影响有关不同年龄表现各异,消化道有食欲减退、对油腻兴趣低及恶心呕吐等,女性激素影响或既往病史会致消化道不适加重,部分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儿童黄疸易被忽视、老年人黄疸常提示病情较重,肝区有隐痛胀痛等,不同年龄感知表述不同且有基础病史者敏感度更高。 一、全身症状 乙肝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倦感,这与肝脏受损后代谢功能受影响,能量产生不足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成年人日常工作生活易感疲惫。 二、消化道症状 早期常出现食欲减退,对油腻食物兴趣降低,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此因肝脏炎症影响消化液分泌及胃肠功能,不同性别差异不大,女性或因激素影响情绪波动时消化道不适加重,有既往胃肠道病史者相关症状易加重。 三、黄疸相关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系肝细胞受损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升高所致,尿色可加深如浓茶色,儿童黄疸表现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老年人肝脏代偿能力下降,黄疸出现常提示病情相对较重。 四、肝区不适 右上腹肝区可能有隐痛、胀痛或钝痛,因肝脏炎症使肝包膜受刺激引发,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感知与表述不同,儿童多以哭闹表达不适,有肝脏基础病史者对肝区不适敏感度更高。

    2025-08-15 11:52:21
  • 与乙肝患者共用碗筷会传染吗

    乙肝传播途径有血液、母婴及性传播,与乙肝患者共用餐具通常不传染因病毒体外存活弱且消化道可灭活,儿童按程序接种疫苗有抗体可抵御,成年人自身免疫正常日常接触不易感染但口腔破损有极少量潜在风险实际概率低,总体共用餐具传染可能性小可通过接种疫苗降风险。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血液传播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将病毒传给婴儿;性传播则是与乙肝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时可能感染。二、与乙肝患者共用餐具通常不会传染乙肝,因为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弱,且人体消化道的胃酸等环境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灭活作用,正常情况下口腔黏膜完整时,病毒难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三、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若已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足够滴度的抗体,能有效抵御乙肝病毒感染;成年人中自身免疫功能正常者,日常接触包括共用餐具等一般不易被感染,但如果自身口腔存在破损创面(如口腔溃疡等),理论上存在极少量病毒通过破损处进入人体的潜在风险,但实际发生概率极低。总体而言,与乙肝患者共用餐具导致传染的可能性非常小,无需过度恐慌,但仍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2025-08-15 11:51:52
  • 何为丙肝病毒量正常值

    丙肝病毒量通常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以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正常值标准,高于下限提示有病毒复制需评估病情,孕妇高于下限要监测母婴传播及产后新生儿检测,儿童检测方法同成人,监测助评估病情且需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丙肝病毒量检测方法及正常值界定 丙肝病毒量通常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其正常值一般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标准,常见检测下限为15IU/mL或更低。若检测结果低于该下限,则判定为丙肝病毒量正常,提示体内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或未检出病毒;若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下限,则表明存在丙肝病毒复制,需进一步评估病情。 二、特殊人群的病毒量监测考量 (一)孕妇群体 孕妇感染丙肝时,病毒量监测同样依据上述检测下限标准。若孕妇丙肝病毒量高于检测下限,需在孕期密切监测母婴传播风险,并在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相关检测评估,因孕妇体内病毒复制活跃可能增加母婴垂直传播的几率。 (二)儿童群体 儿童感染丙肝后,病毒量检测方法与成人一致,正常值同样以检测下限为判断依据。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丙肝后病情进展可能有其特殊性,监测病毒量有助于评估疾病状态及制定个性化监测方案,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医疗干预。

    2025-08-15 11:49:46
  • 145阳性是什么意思啊

    小三阳提示感染乙肝,通常病毒复制低或不复制,但仍有传染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饮酒和服用损肝药物、均衡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血液传播、使用安全套、接种乙肝疫苗等。如有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 乙肝五项检查中1、4、5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为小三阳,通常提示病毒复制较低或不复制,但仍有传染性。 小三阳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如果肝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指标。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脏B超有肝硬化表现,需要及时治疗。 小三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 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避免乙肝病毒传播。 家属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后,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如果对乙肝小三阳有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15 11:49: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