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怎样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冠感染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短多无明确特定流行病学接触史相关病毒检测通常阴性;新冠感染除有呼吸道症状外常伴中高热等且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核酸或抗原检测呈阳性儿童感染新冠症状不典型老人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基础疾病人群感染新冠恶化风险高普通感冒时也需关注基础疾病影响。 一、症状表现差异 1.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无高热或仅有低热,病程通常较短,多在1周左右缓解。 2.新冠感染:除有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多为中高热)、乏力、干咳,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病程相对普通感冒可能更长,且症状可能进行性加重。 二、流行病学史区别 1.普通感冒:多无明确的特定流行病学接触史,通常是在受凉、劳累等诱因下由普通病毒(如鼻病毒等)引起。 2.新冠感染: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比如近14天内有新冠感染者接触史、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有聚集性发病情况等。 三、实验室检查区分 1.新冠感染: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时结果呈阳性,这是区分新冠感染与普通感冒的重要依据。 2.普通感冒:相关病毒检测(如普通感冒常见病毒的检测)通常为阴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新冠可能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情况,若出现精神差、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就医;而儿童普通感冒一般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相对症状较轻,但也需注意护理。 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加强健康监测,如定期测量体温、关注呼吸状态等,一旦有异常需尽快就医;老年人普通感冒相对来说全身症状可能较中青年更易被忽视,但也应注意休息和对症处理。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病情恶化风险较高,需更严格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如血糖、血压波动情况等,感染普通感冒时也需关注基础疾病的影响,及时调整基础疾病的管理措施。

    2025-10-15 13:14:49
  • 常见感冒与新冠肺炎分别具有哪些症状特征

    常见感冒多以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约五至七天可自行缓解新冠肺炎早期多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有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重症可出现严重表现儿童患普通感冒症状可能不典型新冠或有呕吐腹泻等不典型症状老年人患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明显新冠进展重症风险较高基础疾病患者患普通感冒可加重基础疾病症状新冠病情进展更凶险需遵医嘱防护治疗。 一、常见感冒的症状特征 常见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1.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常见鼻塞、流清涕、咽痛、咳嗽等,症状相对局限于上呼吸道部位,一般无明显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 2.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可能出现轻度头痛、乏力等,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病程通常为5~7天可自行缓解。 二、新冠肺炎的症状特征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症状表现相对多样,且部分患者症状较重。 1.典型症状:早期多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味觉减退或丧失,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2.重症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需密切关注。 三、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普通感冒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需及时就医;儿童感染新冠肺炎时,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呕吐、腹泻等,需加强监测。 2.老年人:老年人患普通感冒时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恢复相对较慢;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进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指标,注意保暖及营养支持。 3.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普通感冒时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症状;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凶险,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防护和治疗,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2025-10-15 13:14:20
  • 新冠感染与感冒症状区别

    新冠与普通感冒在症状表现上有差异,新冠多为中高且持续较长发热、常伴明显乏力肌痛等全身症状、干咳常见及部分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普通感冒为轻中度短持续发热、全身症状相对轻、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且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新冠核酸或抗原呈阳性、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等,普通感冒是普通感冒相关病毒阳性且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新冠病程相对长部分重症会进展,普通感冒病程短多可自愈;儿童感染新冠需密切观察异常情况并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感染新冠重症风险高需及时就医关注病情变化。 一、症状表现差异 1.发热特点:新冠感染多为中高热,部分可为低热,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普通感冒一般为轻中度发热,发热持续时间较短。 2.全身症状:新冠感染常伴有明显乏力、肌痛,部分患者有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普通感冒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乏力、肌痛等表现不突出。 3.呼吸道症状:新冠感染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等,但相对普通感冒,干咳更为常见;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干咳相对少见。 4.消化道症状:新冠感染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普通感冒一般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区别 1.核酸或抗原检测:新冠感染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呈阳性,普通感冒病毒检测为普通感冒相关病毒阳性。 2.血常规:新冠感染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普通感冒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 三、病程差异 新冠感染病程相对较长,部分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出现病情进展;普通感冒病程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新冠可能症状与成人有差异,需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且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需严格遵循,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 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较高,应更谨慎对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评估,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因其机体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

    2025-10-15 13:13:59
  • 过敏性体质能打新冠疫苗吗

    过敏性体质人群非发作期且无疫苗成分明确过敏通常可接种,发作期或明确对疫苗成分过敏则暂缓或禁忌,儿童接种需详告过敏史留观,孕妇评估后决定且关注状况,有基础病史者需医生评估基础病控制及过敏状态后权衡接种利弊。 一、非发作期且无疫苗成分明确过敏的过敏性体质人群 若过敏性体质处于非发作状态,且不对新冠疫苗所含成分(如某些辅料等)存在明确过敏史,通常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例如,常见的对食物、花粉等过敏,但并非对疫苗特定成分过敏的人群,在身体状态稳定时接种一般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二、发作期或明确对疫苗成分过敏的过敏性体质人群 1.发作期:当过敏性体质处于急性发作阶段,伴有明显的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时,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因为此时机体处于较为敏感的免疫激活状态,接种疫苗可能加重过敏反应或干扰对疫苗接种后反应的判断。 2.明确对疫苗成分过敏:若既往明确知晓对新冠疫苗中的某一特定成分(如某些蛋白质、防腐剂等)过敏,则属于禁忌接种人群,绝对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以免引发严重过敏事件。 三、特殊人群过敏性体质接种注意事项 1.儿童过敏性体质:儿童过敏性体质接种新冠疫苗时,需在接种前详细告知医生儿童的过敏史及当前健康状况。接种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异常反应。若儿童既往因过敏曾发生过较严重的反应,接种需更加谨慎,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2.孕妇过敏性体质:孕妇过敏性体质接种新冠疫苗时,首先要评估过敏状态。若处于非发作期且无疫苗成分过敏,可接种新冠疫苗;若处于发作期或明确对疫苗成分过敏,则不建议接种。同时,接种后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有基础病史的过敏性体质人群:对于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哮喘等同时合并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前需由医生全面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及过敏状态。若基础疾病控制稳定,过敏处于非发作期且无疫苗成分过敏,可接种;若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或过敏发作,则需谨慎权衡接种利弊后再做决定。

    2025-10-15 13:13:20
  • 出血热会传染吗

    出血热会传染,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母婴、虫媒传播,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要远离鼠类活动环境,成年人从事相关工作要做好防护,老年人要避免去鼠类易出没环境,有基础病史人群要注重预防及及时就医并告知病史。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例如,在清理鼠类活动过的环境时,没有做好防护,皮肤有细微破损就可能感染。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人吸入后可感染。比如,鼠类在室内的排泄物飞扬,被人吸入后引发感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病毒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感染人体。像食用了被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患病。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汉坦病毒后,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虫媒传播:一些革螨、恙螨等节肢动物可携带病毒,叮咬人后可能传播出血热。 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活泼好动,接触鼠类及其污染物的机会相对较多,如在户外玩耍时可能接触到鼠类活动区域。家长需注意让儿童远离鼠类可能活动的环境,教育儿童不随意接触不明来源的鼠类排泄物等。 成年人:如果从事与鼠类接触较多的工作,如农田劳作、环境卫生清理等工作的成年人,感染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在工作中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相关污染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出血热,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所以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前往鼠类易出没的阴暗潮湿环境,如旧仓库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鼠类滋生。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感染出血热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且恢复相对困难。这类人群更要注重预防,严格防止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鼠类相关物质,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出血热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病史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2025-10-15 13:13: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