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合并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表现

    伤寒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成人多稽留热、婴幼儿波动大)、神经系统成人表情淡漠等儿童易激惹嗜睡等、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等儿童易腹泻、病程7-14天左右出现胸腹部玫瑰疹、病程中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中性粒降低淋巴相对增多,血培养1-2周阳性率高骨髓培养更高,肥达反应解读需结合年龄不能单纯依成人标准要综合临床表现等。 一、临床表现特征 1.发热表现:多为持续发热,常呈稽留热型,体温可于39~40℃左右持续1~2周以上,婴幼儿体温波动相对较大,可能不呈现典型稽留热,需结合其体温调节特点综合判断。 2.神经系统表现:成人多有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等表现,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可能出现易激惹、嗜睡等非典型神经精神症状,需关注其精神状态变化。 3.消化系统表现:常见食欲不振、腹胀,部分患者有便秘或腹泻,儿童消化系统功能未完全成熟,腹泻相对更易发生,需留意大便性状及频率变化。 4.皮疹特征:病程7~14天左右可出现玫瑰疹,多见于胸腹部,儿童皮肤娇嫩,观察皮疹时需轻柔且细致,注意与其他皮疹鉴别。 5.肝脾肿大情况:病程中可出现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儿童肝脏相对成人更为脆弱且发育未成熟,肿大时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腹部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特征 1.血常规改变: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儿童血细胞计数有其生理范围,需依据儿童年龄对应的正常参考值判断异常情况。 2.病原学检查特点: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较高,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更高,儿童采血难度相对较大,骨髓穿刺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及规范流程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3.肥达反应特点:伤寒杆菌抗体检测的肥达反应结果解读需结合年龄因素,儿童抗体产生规律与成人不同,不能单纯依据成人标准判断,需综合临床表现与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025-10-23 12:19:01
  • 乙肝严重吗

    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多数患者经规范休息及适当支持治疗可康复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变化,慢性乙肝患者部分会出现肝脏炎症、纤维化,病情控制不佳可进展为肝硬化并大幅提升肝癌风险需长期规范管理,儿童感染乙肝后若转为慢性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成年人感染乙肝后慢性化几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关注自身免疫状态避免加重肝脏负担,有基础肝脏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乙肝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加强监测并严格避免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肝脏损伤风险。 一、乙肝的定义与基本情况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肝脏传染性疾病,分为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急性乙肝多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出现,部分可自然痊愈;慢性乙肝指病毒持续感染超6个月,会逐步对肝脏造成病理损伤。 二、急性乙肝的严重程度表现 多数急性乙肝患者经规范休息及适当支持治疗可康复,预后较好,极少发展为重型肝炎等严重病症,但仍需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变化,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若指标异常需及时干预。 三、慢性乙肝的严重程度及潜在风险 慢性乙肝患者中部分会出现肝脏炎症、纤维化,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大幅提升肝癌发生风险。依据相关研究,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发生肝硬化的概率约2%-10%,其发生肝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增高,需长期规范管理。 四、不同人群的乙肝情况差异与注意要点 儿童感染乙肝后若转为慢性,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监测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成年人感染乙肝后慢性化几率相对儿童较低,但仍需关注自身免疫状态,避免因过度劳累、饮酒等加重肝脏负担; 有基础肝脏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乙肝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加强监测,严格避免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肝脏损伤风险。

    2025-10-23 12:18:30
  • 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指的是什么

    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是体内有乙肝表面抗体但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的人群,其产生常见于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因相应情况产生,健康生活方式有一定帮助但不直接决定,有乙肝感染史恢复者多留存抗体,未感染未接种者一般无抗体且抗体低可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免疫力。 一、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的定义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指体内存在乙肝表面抗体,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的人群。这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通常不存在乙肝病毒的现症感染。 二、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常见情况 (一)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自身免疫系统成功清除病毒,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仅留存乙肝表面抗体,属于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复的状态。 (二)接种乙肝疫苗后 健康人接种乙肝疫苗,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此时乙肝表面抗原也是阴性的。 三、相关因素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因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儿童通过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抗体,成年人若既往未感染过乙肝且未接种疫苗,也可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抗体。 (二)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乙肝表面抗体水平有一定帮助,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但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决定乙肝表面抗体的存在,主要依赖于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 (三)病史因素 有乙肝感染史且已恢复的人群,体内多留存乙肝表面抗体;而从未感染过乙肝且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一般不存在乙肝表面抗体。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较低,可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足够的免疫力,保障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

    2025-10-23 12:18:13
  •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具病程长特点,临床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咳嗽末鸡鸣样吸气吼声,病原体分四血清型经飞沫传播,症状分卡他期似普通感冒、痉咳期有典型痉咳及鸡鸣样吼声、恢复期咳嗽减轻,诊断依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预防可接种百白破疫苗及避免接触传染源,婴幼儿感染风险高需关注健康并遵预防接种程序。 一、定义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末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主要特征。 二、病原体 主要病原体为百日咳鲍特菌,该菌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三、症状表现 1.卡他期:类似普通感冒症状,包括流涕、打喷嚏、轻度咳嗽等,此期持续1~2周,具有传染性但易被忽视。 2.痉咳期:出现典型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呈连续性短咳,随后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吼声,此期可持续2~6周或更久。 3.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持续2~3周。 四、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接触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后即可被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尤其易受感染。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可快速检测病原体核酸以明确诊断。 六、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婴幼儿应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2.避免接触传染源:易感人群如婴幼儿应避免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若接触后需观察并采取防护措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感染百日咳风险较高,若发生接触或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感染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需特别关注婴幼儿健康状况,严格遵循预防接种程序以降低感染风险。

    2025-10-23 12:17:40
  • 乙肝五项检查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乙肝五项检查最好结果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四项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其出现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分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和既往感染病毒后清除病毒后产生两种情况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需检测抗体成年人有此结果一般有较好免疫力但高危暴露仍需监测抗体滴度必要时加强接种特殊病史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及监测需遵医生评估和定期监测。 乙肝五项检查最好的结果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的意义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出现这种结果:一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二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已经将病毒清除,并且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这种情况也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通过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可使儿童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降低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接种成功产生保护性抗体。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乙肝五项检查呈现抗-HBs阳性、其余四项阴性,一般意味着自身对乙肝病毒有较好的免疫力。但如果有高危暴露风险,比如经常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情况,仍需要定期监测乙肝五项,观察抗体滴度情况,如果抗体滴度较低,必要时可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本身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相关决策,并且要定期监测乙肝五项指标,因为这类人群的免疫状态可能影响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情况。

    2025-10-23 12:17: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