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急腹症,多发性的急症处置与围手术期综合管理,蚊虫叮咬,严重蜂蜇的救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腹症,多发性的急症处置与围手术期综合管理,蚊虫叮咬,严重蜂蜇的救治。展开
  • 慢性铅中毒症状是什么

    慢性铅中毒会引发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症状,且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影响不同,儿童血脑屏障不完善、造血系统敏感,孕妇铅可致胎儿发育问题,老年人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易蓄积铅加重原有疾病,需关注各人群铅暴露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血液系统症状 慢性铅中毒会影响血液系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这是由于铅抑制了血红素的合成。铅可以与红细胞内的巯基结合,影响相关酶的活性,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同时,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出现点彩红细胞等异常形态的红细胞。 消化系统症状 在消化系统方面,慢性铅中毒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铅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异食癖,这是因为铅中毒影响了味觉等感官功能,导致儿童出现异常的进食行为。成人则可能出现腹部隐痛,疼痛部位多不固定等情况。 泌尿系统症状 对于泌尿系统,慢性铅中毒可导致肾小管功能损害。早期可能出现尿中氨基酸、葡萄糖、磷酸盐等成分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影响肾小球功能,出现蛋白尿等。长期的铅暴露还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因为铅会干扰体内钙磷代谢,导致尿液中相关成分异常,容易形成结石。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及提示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铅中毒对其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铅更容易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儿童的造血系统对铅的敏感性较高,更容易出现贫血等血液系统症状。所以要特别注意儿童生活环境中铅的暴露情况,如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的玩具、涂料等,定期进行血铅检测。 孕妇:孕妇慢性铅中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铅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干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可能导致胎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问题。所以孕妇要避免接触铅污染源,如避免在铅作业环境中工作等,定期监测自身及胎儿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铅中毒可能会加重原本就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老年人的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对铅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蓄积铅。可能会使原本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病情加重,所以老年人要注意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中铅的含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铅暴露的风险。

    2025-10-11 11:29:01
  •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生肺水肿的治疗方案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包括清除毒物、应用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清除毒物时皮肤接触中毒要脱衣用肥皂水清洗,口服中毒要催吐、洗胃;应用解毒药物包括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和抗胆碱药;对症支持治疗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肺水肿、监测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一、清除毒物 1.皮肤接触中毒: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肥皂水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有机磷农药,减少毒物吸收,对于儿童需特别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皮肤加重吸收。 2.口服中毒:迅速进行催吐、洗胃。催吐适用于清醒能合作的患者,洗胃要尽早进行,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较好,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中毒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中毒忌用)反复洗胃,直至洗清为止。儿童口服中毒时,催吐需谨慎,防止误吸,洗胃要注意胃管插入深度和洗胃液量。 二、应用解毒药物 1.胆碱酯酶复活剂:常用药物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等,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改善烟碱样症状如肌束震颤等。对于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药物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但要遵循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 2.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能拮抗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如多汗、流涎、肺水肿等。阿托品应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至达到阿托品化,即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加快等,但要注意避免阿托品中毒。在儿科患者中,要密切观察阿托品化的指标,因为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 三、对症支持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于有肺水肿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防止窒息和进一步缺氧加重病情。儿童的气道较狭窄,更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的操作规范。 2.治疗肺水肿:除上述措施外,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减轻肺水肿和炎症反应。同时,严格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防止加重肺水肿。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病史的患者,补液需更加谨慎评估。 3.监测与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电解质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支持,如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合理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对各脏器的影响及儿童的耐受情况。

    2025-10-11 11:27:06
  • 附子怎么煮才不会中毒

    附子用药需注意先煎降毒,先煎时长1-3小时,水量超表面3-5厘米,儿童低龄禁用、稍大遵医嘱且密切观察,老年人先煎2-3小时并监测肝肾功能,有基础病史者先煎延长且监测相关指标,煎煮用砂锅。 一、先煎的重要性及方法 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先煎是降低其毒性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先煎时间需较长,通常应先将附子放入锅中,以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1-3小时。通过长时间的先煎,能够使乌头碱分解,从而降低毒性。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先煎1-3小时可使附子中的乌头碱含量大幅降低,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 二、水量的控制 加水的量要充足,一般以超过附子表面3-5厘米为宜。充足的水量有助于药物成分的充分煎出以及毒性成分的稀释。如果水量过少,可能导致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增加中毒风险;而水量过多则可能影响煎煮效果,但只要保证超过一定高度即可满足基本要求。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儿童 低龄儿童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附子毒性的耐受能力更差,所以应绝对避免使用附子。如果是年龄稍大的儿童,在需要使用附子时,先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并且要在专业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毒性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和迅速。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使用附子时,先煎时间要保证足够,一般建议先煎2-3小时,同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因为附子的煎煮情况对其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三)有基础病史者 对于患有肝肾功能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附子时先煎时间需严格按照要求延长至2-3小时,并且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附子的煎煮状态,确保毒性充分降低。同时,在用药前要评估患者的基础病情对附子毒性的耐受程度,用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煎煮器具的选择 应选择砂锅等性质稳定的器具进行煎煮,避免使用铁器等可能与附子发生化学反应的器具。因为铁器等可能会影响附子中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及毒性成分的稳定性,使用砂锅能够更好地保证煎煮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附子的煎煮达到预期的降低毒性的效果。

    2025-10-11 11:26:10
  • 遇到溺水触电怎么办

    溺水和触电均需采取应对措施,溺水要迅速救离水域、判断状况急救及后续医疗处理,触电要切断电源、判断状况急救及医院进一步治疗,儿童在溺水和触电应对中因自身特点需特别关注相关要点 一、溺水的应对措施 1.迅速将溺水者救离水域:尽快让溺水者脱离水源,若在泳池,可迅速拉拽其上岸;若在江河湖海,可使用救生圈、长杆等工具将溺水者拉至安全地带,施救者需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自身也溺水。对于儿童,由于体力有限,更需迅速且轻柔地将其转移至安全处。 2.判断溺水者状况并展开急救:将溺水者平放,检查其呼吸和心跳情况。若溺水者无呼吸或仅有微弱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约5-6厘米,频率至少100次/分钟。对于婴儿,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深度约4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若溺水者有呼吸但意识不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注意保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儿童溺水后更易出现缺氧导致的脑损伤,所以急救要争分夺秒且规范。 3.后续医疗处理:溺水者被救至医院后,会进一步接受检查和治疗,如进行血气分析了解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进行胸部X线检查看是否有吸入性肺炎等,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二、触电的应对措施 1.切断电源: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可关闭电闸,若无法找到电闸,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避免施救者自身触电。对于儿童,由于其身高较矮,接触电源的高度相对较低,且好奇心强易接触到电源,所以在家庭环境中要确保电源插座安装在儿童不易触及的位置,并教育儿童不要随意触碰电源。 2.判断触电者状况并急救:将触电者移至安全处后,检查其呼吸和心跳。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同溺水的心肺复苏。对于儿童触电,因为儿童的身体耐受性和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在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力度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 3.医院进一步治疗:触电者到达医院后,会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情况,进行全身检查看是否有内部组织损伤等,给予营养神经、保护心肌等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等处理。

    2025-10-11 11:25:13
  • 吃海螺中毒症状

    海螺中毒后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症状,消化系统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儿童更易严重及脱水;神经系统有头晕、肢体麻木、抽搐、意识障碍等,老年人反应可能更重;还可能有发热、乏力等,有基础疾病者可诱发发作,孕妇中毒影响自身及胎儿,怀疑中毒应停食并尽快就医。 一、消化系统症状 海螺中毒后较常见的是消化系统方面的表现。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这是因为毒素刺激胃肠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部不适,有想呕吐的感觉;还可能出现呕吐症状,毒素进一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胃内容物经食管排出体外;腹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毒素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痉挛等,从而产生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是隐痛、绞痛等不同表现;腹泻也较为多见,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大便可能为稀水样等。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情况,可能导致脱水等更严重后果,需格外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 二、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海螺中毒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轻者可能有头晕,这是因为毒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等功能;重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毒素作用于外周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引起肢体感觉异常;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这是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本身有所衰退,对毒素的耐受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这是身体对毒素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因为毒素在体内影响了机体的代谢等功能,使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海螺中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悸等心脏方面的不适加重情况;有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等情况。孕妇若发生海螺中毒,不仅自身健康受影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需特别重视,及时就医处理。 一旦怀疑发生海螺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海螺,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中毒情况采取合适的救治措施。

    2025-10-11 11:24: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