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急腹症,多发性的急症处置与围手术期综合管理,蚊虫叮咬,严重蜂蜇的救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腹症,多发性的急症处置与围手术期综合管理,蚊虫叮咬,严重蜂蜇的救治。展开
  • 蒿草过敏怎么办

    为应对蒿草过敏,需避免接触蒿草,了解其分布并做好外出防护;出现过敏症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治疗,还需对症处理眼部、皮肤过敏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者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格外防护、及时就医,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过敏体质者要重视预防和及时治疗。 一、避免接触蒿草 了解蒿草分布:清楚蒿草常生长的区域,如野外荒地、路边等,在蒿草生长旺盛的季节(一般为夏季到秋季),尽量避免前往这些区域。例如在蒿草较多的公园游玩时,选择蒿草较少的林间步道等区域活动。 外出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能有效过滤花粉等过敏原的口罩;穿戴长袖衣物、长裤,减少皮肤与蒿草接触的机会。如果是儿童,要更加注意防护,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接触到过敏原而引发过敏反应。 二、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过敏症状。对于成人来说,有氯雷他定等药物可供选择;对于儿童,需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抗组胺药物,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合理选择,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用药安全。 糖皮质激素:在过敏症状较为严重时,如出现严重的鼻塞、呼吸困难等情况,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但糖皮质激素药物一般不首选,且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等,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谨慎使用,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三、对症处理 眼部过敏:如果出现眼部过敏症状,如眼睛瘙痒、红肿等,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清除眼睛表面可能接触到的蒿草过敏原。对于儿童,要轻柔地进行冲洗操作,避免造成眼部损伤。如果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的眼药水。 皮肤过敏: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如皮疹、瘙痒等,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用清水清洁皮肤,然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的抗过敏药物。对于儿童,要注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外用药物,并且密切观察皮肤过敏情况的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蒿草过敏的反应可能相对更强烈。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防护,如上述的外出防护等。一旦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带来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过敏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出现过敏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的过敏反应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本身更容易对蒿草等过敏原产生反应,所以这类人群要更加重视预防措施,如在蒿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者外出时做好充分的防护。一旦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过敏症状的发展。

    2025-10-11 13:05:01
  • 简述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需先确保现场安全,然后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胸外按压要注意部位、姿势、频率、深度,开放气道要清除异物并选合适方法,人工呼吸有相应方式及双人心肺复苏配合比例,还要关注儿童、婴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一、环境要求 确保心肺复苏现场环境安全,需迅速评估并脱离如漏电、火灾、有危险物体等可能对施救者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环境,避免自身及患者处于危险境地,保障操作能安全进行。 二、患者评估与现场判断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一般在5-10秒内完成判断,若患者无反应则提示可能心跳呼吸骤停。 2.判断呼吸:通过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拂面)来判断患者呼吸情况,同样在10秒内完成,若没有正常呼吸则需进行心肺复苏。 三、胸外按压要点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这是胸外按压较为准确的部位,能有效保证心脏血流灌注。 2.按压姿势:施救者应跪在患者一侧,双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肘关节不得弯曲。 3.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这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的合适频率,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4.按压深度:成人胸骨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合适的按压深度能保证心脏有效泵血。 四、开放气道要点 1.清除异物:若患者口中有异物,应迅速清除,避免异物阻塞气道影响心肺复苏效果。 2.气道开放方法:常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需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防止加重颈椎损伤。 五、人工呼吸要点 1.人工呼吸方式: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表明吹气有效,每次吹气后应允许胸廓完全回弹,成人每分钟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儿童和婴儿略快。 2.双人心肺复苏配合:若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肺复苏时要注意按压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因为儿童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同时要根据儿童年龄调整按压和通气的比例等操作细节,体现对儿童生理特点的关注。 2.婴儿:婴儿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可用两手指尖按压胸骨中下1/3处,力度更要轻柔,人工呼吸时注意用口对口鼻的方式,充分考虑婴儿身体较小、各器官脆弱的特点,严格遵循婴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以保障复苏效果和安全。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胸外按压时要注意避免用力不当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可能较多,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2025-10-11 13:04:18
  • 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有哪些症状

    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有多种症状表现,神经系统早期有头痛、头晕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抽搐、惊厥、意识障碍;心血管系统有心率加快、初期血压升高后期下降;呼吸系统早期呼吸加快加深,加重后出现呼吸抑制;还可有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及眼部的瞳孔变化等症状。 早期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易激动等症状,这是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的早期反应。例如,过量使用尼可刹米等中枢神经兴奋药时,早期就可能出现上述表现,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更高,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药物影响更容易出现烦躁等情绪改变。 进一步发展:随着中毒程度加重,可出现抽搐、惊厥等表现。这是因为药物过度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惊厥持续状态,对大脑神经细胞造成严重损伤,不同年龄患者惊厥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惊厥可能更频繁且形式多样。同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从嗜睡逐渐进展到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与中毒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重度中毒时患者可陷入深度昏迷,这是由于中枢神经受到严重抑制和损伤。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变化:中毒后可出现心率加快,这是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可能影响心血管中枢的功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等物质,引起心率增快。例如,使用苯丙胺等中枢神经兴奋药时,常可观察到心率加快的情况,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就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加快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等。 血压改变:初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所致。但随着中毒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血压下降,这是因为心血管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心输出量减少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由于本身心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血压波动可能更明显,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血压异常波动情况。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早期可能出现呼吸加快、加深,这是中枢神经兴奋药刺激呼吸中枢的表现。但随着中毒加重,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呼吸频率减慢、深度变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例如,过量使用洛贝林等中枢神经兴奋药时,就可能出现呼吸方面的这种先兴奋后抑制的过程,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呼吸功能相对较弱,呼吸抑制时更易发生危险,需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 其他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眼部症状:可能出现瞳孔变化,如瞳孔扩大等,这与药物对眼部交感神经的影响有关。不同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可能导致不同的瞳孔改变情况,通过观察瞳孔变化有助于辅助判断中毒的药物种类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眼部调节功能本身可能有一定变化,瞳孔改变的观察需要更细致准确。

    2025-10-11 13:03:37
  • 宝宝中暑有哪些症状

    宝宝中暑有不同症状,轻度中暑体温升高、皮肤有相应表现、神经系统有烦躁头痛等;中度中暑体温进一步升高、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有相应症状;重度中暑体温极高、神经系统严重且有脏器功能损害表现,婴幼儿易中暑,夏季要避免宝宝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发现中暑要及时处理,严重送医。 体温升高:宝宝轻度中暑时体温会有所升高,一般可达到38.5℃以上。这是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在高温环境下受到影响,身体散热困难,导致体温上升。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宝宝长时间处于户外高温环境中,体温就可能逐渐攀升。 皮肤表现:皮肤可能会变得潮红,触摸起来比较灼热。同时,宝宝可能会出汗增多,但随着中暑情况发展,后续可能会出现出汗减少的情况。这是由于身体在试图散热过程中,初期通过出汗来散热,但随着中暑加重,汗腺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出汗情况发生变化。 神经系统表现: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还可能有头痛的表现。因为高温影响了宝宝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这些情绪和头部不适的症状。比如,宝宝在中暑后会不停地哭闹、烦躁,并且用手触碰头部,表现出头痛的迹象。 中度中暑症状 体温进一步升高:体温会持续升高,可能达到39℃-40℃甚至更高。此时宝宝的体温调节机制进一步失调,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持续上升。 循环系统表现:宝宝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呼吸也会变得急促。这是因为身体为了应对中暑带来的影响,循环系统需要加快工作来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和散热等功能。同时,宝宝的面色可能会变得苍白,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导致的。 消化系统表现: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中暑影响了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胃肠道受到刺激,从而引发恶心、呕吐。例如,宝宝可能会突然出现呕吐现象,吐出胃内的内容物。 重度中暑症状 体温极高:体温可能会超过40℃,并且持续不降。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严重影响宝宝的各个脏器功能。 神经系统严重表现:宝宝可能会出现抽搐、惊厥的症状,甚至可能陷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高温导致神经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 脏器功能损害表现: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况。例如,宝宝的呼吸会变得不规则,心率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也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中暑已经累及到了呼吸和循环等重要脏器,导致脏器功能受损。 对于宝宝中暑,要特别注意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特点。婴幼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中暑影响。在夏季高温天气,要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如必须外出,要采取防晒、降温等措施,如给宝宝打遮阳伞、穿透气轻薄的衣物等。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迹象,要及时将宝宝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并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025-10-11 13:02:52
  • 苯二氮卓类中毒的药理和毒理

    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增强GABA与受体亲和力等发挥药理效应,过量中毒时会因过度增强GABA介导抑制效应,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深,还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不同人群中毒表现和严重程度有差异,需依具体情况评估处理。 一、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发挥药理效应。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增强GABA与GABA受体的亲和力,促进GAB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从而增强GABA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例如,在镇静催眠方面,它可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对于抗焦虑作用,能缓解焦虑患者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在抗惊厥方面,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如对癫痫大发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等。 二、苯二氮卓类中毒的毒理机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深 过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会进一步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效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度加深。轻者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等,随着中毒程度加重,可出现深度昏迷、呼吸抑制等。严重的呼吸抑制会使机体氧供不足,影响各个脏器的功能,尤其是对脑、心、肺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例如,长期处于严重呼吸抑制状态,脑部会因缺氧出现脑水肿等病理改变,心脏也可能因缺氧导致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 (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1.呼吸系统:苯二氮卓类中毒时,药物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更为敏感,更容易发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循环系统:中毒药物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导致血压下降。同时,心脏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在老年人中,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病变,如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等,苯二氮卓类中毒时更易发生低血压、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等情况。 (三)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肝脏: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中毒时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对于本身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如肝炎、肝硬化等,中毒后肝脏受损程度可能更严重。 2.肾脏:严重的中毒情况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这与中毒引起的休克、缺氧导致肾灌注不足以及药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等有关。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其肾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在苯二氮卓类中毒时出现肾功能异常。 总之,苯二氮卓类中毒是由于药物过量后过度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效应,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在中毒后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11 13:01: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