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擅长关节外科,尤其关节置换、无痛快速康复技术,以及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关节外科,尤其关节置换、无痛快速康复技术,以及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治。展开
  • 腰椎退行性变可以不手术吗

    腰椎退行性变多数情况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轻度症状人群、伴有神经受压但症状较轻者等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辅助、康复锻炼等非手术方式治疗;而症状严重且进行性加重、神经受压严重且出现二便功能障碍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医生综合患者多方面因素判断。 非手术治疗适用情况及方法 轻度症状人群:对于一些症状较轻,如仅有轻度腰痛,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首先可采用休息的方式,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搬重物等加重腰椎负担的动作。一般建议卧床休息1-2周,以缓解腰椎压力。另外,物理治疗也是常用手段,包括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还有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往往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伴有神经受压但症状较轻者:当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神经受压,但症状较轻,如仅有下肢轻度麻木,无明显肌力下降等情况时,可先进行药物辅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结合康复锻炼,比如进行五点支撑法等简单的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从而稳定腰椎,减轻神经受压情况。青年患者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久坐、缺乏锻炼等导致的轻度腰椎退行性变,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结合非手术治疗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 症状严重且进行性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肢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或者出现下肢肌力明显下降,如行走困难,抬腿无力等情况,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往往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椎不稳,经常出现腰部疼痛伴下肢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一些年轻患者由于外伤等因素导致腰椎退行性变相关症状突然加重,经评估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时,也可能需要手术。 神经受压严重且出现二便功能障碍等情况:当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神经受压严重,出现二便功能障碍时,这是比较紧急的情况,通常需要尽快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否则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对于有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如果腰椎退行性变导致神经受压严重,虽然身体状况较差,但经过评估手术风险在可耐受范围内,也需要考虑手术,因为长期神经受压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腰椎退行性变多数情况可以先尝试非手术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包括症状严重程度、年龄、身体一般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025-10-15 14:45:00
  •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表现

    股骨头坏死会有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表现。疼痛早期为髋关节周围或腹股沟隐痛等,活动后加重,年轻患者多与饮酒、用激素等生活方式有关,中老年患者与髋关节退变、外伤等有关;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屈伸等活动不灵活,年轻患者影响运动生活,中老年患者影响基本生活动作;跛行是因疼痛和活动受限致步态异常,年轻患者影响社交活动,中老年患者影响行走安全及工作生活能力。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对于年轻患者,可能因长期大量饮酒、使用激素等原因导致股骨头坏死,疼痛出现时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酗酒者,酒精在体内代谢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脂肪栓塞等,进而影响股骨头的血运,引发疼痛;对于中老年患者,可能与髋关节的退行性变、既往髋部外伤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髋关节软骨逐渐磨损,血运也逐渐下降,更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相关疼痛。 髋关节活动受限 表现及特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不灵活。比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抬腿困难,髋关节弯曲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限制,或者旋转髋关节时感觉不如以前灵活。这是因为股骨头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髋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炎症反应等也会导致周围组织的粘连、挛缩,从而限制髋关节的活动。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年轻患者如果因特殊生活方式导致股骨头坏死,如长期使用激素的年轻患者,在疾病早期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运动和生活,如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等;中老年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行走、穿衣、下蹲等基本生活动作,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本身关节的灵活性就逐渐下降,再加上股骨头坏死的影响,会使这种活动受限更加明显。 跛行 表现及特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跛行,这是因为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行走时步态异常。患者行走时可能会出现一瘸一拐的情况,尤其是在疼痛明显或髋关节活动受限较严重时更为明显。跛行的产生是为了减轻疼痛对髋关节的刺激,通过改变步态来调整身体的受力情况,但这种跛行往往是间歇性的,在疾病早期可能不十分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加重。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年轻患者跛行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社交和活动,比如在运动场合或正常的行走中出现跛行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尴尬;中老年患者跛行可能会影响其行走的安全性,容易摔倒等,因为跛行时身体的平衡和受力分布与正常行走不同,尤其是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行走时,风险更高。同时,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跛行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能力,因为需要频繁行走或负重。

    2025-10-15 14:43:54
  • 为何肩周炎夜晚疼痛加重

    肩周炎夜晚疼痛加重与炎症反应、肌肉痉挛、姿势影响、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炎症致代谢产物积聚刺激神经、肌肉因炎症易痉挛加重缺血缺氧、睡眠姿势不当致组织受异常牵拉压迫、夜晚神经调节变化放大病变部位神经末梢敏感等使得夜晚疼痛比白天显著,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受影响有差异,肩周炎病史者更突出。 一、炎症反应因素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夜晚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局部血液循环的调节机制发生变化,使得炎症部位的代谢产物积聚相对增多。炎症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等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而且在夜晚相对安静的状态下,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更为敏感,所以会感觉疼痛加重。 二、肌肉痉挛因素 白天人体处于活动状态,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会有一定的活动和调节,肌肉痉挛的程度相对较轻。而到了夜晚,人体肌肉放松,尤其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由于炎症的刺激,更容易出现痉挛。肌肉痉挛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缺血缺氧状态,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疼痛加剧。例如,研究发现肩周炎患者夜晚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夜晚疼痛加重密切相关。 三、姿势影响因素 白天人们的姿势多样,肩关节的位置和受力情况不断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的压力。但夜晚睡眠时,很难保持一个完全舒适且能减轻肩关节负担的姿势。如果睡眠姿势不当,比如长时间侧卧压迫患侧肩关节,或者枕头高度不合适导致肩关节处于不良体位,都会使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到异常的牵拉或压迫,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增加,进而使得疼痛在夜晚更为明显。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睡眠姿势的习惯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可能睡眠姿势相对固定,更容易因姿势问题导致肩周炎夜晚疼痛加重;而年轻人如果睡眠时经常翻身等动作,相对来说受姿势影响可能相对小一些,但如果姿势不当也会出现疼痛加重情况。 四、神经调节因素 人体的神经调节在白天和夜晚有所不同。夜晚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处于相对特殊的状态,对于疼痛的传导和感知的神经调节机制发生改变。肩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神经末梢本身就处于敏感状态,夜晚神经调节的变化使得这种敏感状态被放大,导致疼痛感觉比白天更为显著。而且不同性别在神经调节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神经敏感性可能相对更高一些,在肩周炎夜晚疼痛加重方面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会受到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有肩周炎病史的人群,夜晚疼痛加重的情况可能会更为突出,因为他们的肩关节周围组织已经处于慢性炎症等病理状态,对夜晚的各种生理变化更为敏感。

    2025-10-15 14:40:59
  • 手指关节痛看什么科室

    手指关节痛可能涉及风湿免疫科和骨科等相关疾病。风湿免疫科常见类风湿关节炎(35-50岁女性好发,有自身抗体,早期手指关节痛、肿胀、晨僵)和痛风性关节炎(4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女性易患,尿酸代谢异常致关节红肿热痛);骨科常见骨关节炎(中老年人退行性病变,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和腱鞘炎(频繁用手指人群易患,手指掌侧疼痛、弹响),此外外伤因素、孕期哺乳期及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手指关节痛,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科室就诊。 一、风湿免疫科 1.常见相关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35-50岁女性,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早期表现为手指关节痛、肿胀、晨僵,晨僵常持续1小时以上,活动后可缓解。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等,可通过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也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反应。手指关节是痛风的常见受累部位,常在夜间突然起病,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像刀割样或咬噬样。血尿酸检查可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 二、骨科 1.常见相关疾病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有关。手指关节骨关节炎常表现为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伴有手指变形,如远侧指间关节的Heberden结节或近侧指间关节的Bouchard结节。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 腱鞘炎:多见于频繁使用手指的人群,如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手指屈肌腱鞘炎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手指关节掌侧疼痛,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可摸到结节,屈伸手指时可有弹响或卡顿现象,称为弹响指。 三、其他可能情况 1.外伤因素 如果有明确的手指外伤史,如扭伤、挫伤等导致手指关节痛,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到骨科进一步就诊,评估是否有骨折、韧带损伤等情况。例如,儿童手指关节痛若有外伤史,需考虑是否有骨骺损伤等情况,骨科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X线等检查明确诊断。女性如果在孕期或哺乳期出现手指关节痛,也需要考虑是否与激素变化、劳损等有关,可能需要多学科会诊,如风湿免疫科和骨科共同参与评估。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伏案工作、手指过度劳累的人群,出现手指关节痛时,首先考虑骨科或风湿免疫科相关疾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手指过度活动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科室就诊。

    2025-10-15 14:39:37
  • 怎样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改善不良姿势与生活习惯,如不同年龄人群注意相应姿势、睡眠及颈部锻炼等;物理治疗有牵引、按摩推拿(需注意脊髓型颈椎病谨慎)、热敷;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但要合理用药。手术治疗有适应证,如神经根型半年非手术无效等,也有禁忌证,不同类型颈椎病治疗方案有差异,治疗中要关注病情变化调整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一)改善不良姿势与生活习惯 1.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长期不良姿势可能引发颈椎问题,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电子设备;成年人应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定时起身活动颈部,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一般以一拳高左右为宜,保持颈椎生理曲度;老年人则要尤其注意避免快速转头等危险动作,防止颈椎损伤加重。 2.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高枕睡眠等不良习惯,适度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等,每天可分多次进行,每次几分钟,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稳定性。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情况,但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确定,避免过度牵引导致损伤。 2.按摩推拿: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推拿,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等情况,按摩推拿需谨慎,不当的手法可能加重脊髓损伤,所以需先明确颈椎病类型再决定是否适合按摩推拿。 3.热敷:利用热传导原理,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炎症等症状,但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谨慎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 2.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因为脊髓受压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3.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有明显的神经、血管压迫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禁忌证 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以及全身情况差、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一般不适合手术治疗。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根据个体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治疗方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2025-10-15 14:36: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