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擅长关节外科,尤其关节置换、无痛快速康复技术,以及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关节外科,尤其关节置换、无痛快速康复技术,以及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治。展开
  • 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要睡硬板床

    睡硬板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等多类人群有益,能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促进椎间盘复位,对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及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者均有作用,是保守治疗重要一环。 一、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硬板床能够为腰椎提供较为均匀的支撑,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常人体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腰椎处于前凸状态,睡硬板床时,脊柱各部位能更好地贴合床面,避免脊柱过度弯曲或扭曲,从而减轻椎间盘所受的异常压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可防止椎间盘进一步突出或加重突出对周围神经等组织的压迫。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保持正常脊柱生理曲度有利于椎间盘内压力的平衡,减少椎间盘突出相关病变的进展风险。 二、促进椎间盘复位 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睡硬板床时,腰椎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能更好地放松,有助于减轻腰部肌肉的紧张度,使椎间盘所受的压力相对减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复位。比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坚持睡硬板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椎间盘突出的情况相对较轻,且症状缓解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睡硬板床有助于其脊柱和椎间盘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因不良的睡眠姿势和床铺导致脊柱及椎间盘发育异常;中老年患者睡硬板床则能更好地维持脊柱和椎间盘的现有状态,延缓病情进展。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特点,睡硬板床对维持腰椎正常力学环境更为重要,可减少因腰椎力学失衡导致的椎间盘突出加重风险;男性患者同样能从硬板床对腰椎生理曲度的维持和椎间盘压力的调节中获益。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睡硬板床能有效抵消因这些生活方式对腰椎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风险或减轻已发病的症状。而对于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群,睡硬板床是保守治疗中重要的一环,能帮助稳定病情,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

    2025-10-10 09:59:41
  • 颈椎操的步骤

    颈椎操需按准备姿势要求,依次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环绕颈部动作,各动作有重复次数及幅度要求,操作中要缓慢平稳,出现不适立即停并咨询医生,需长期坚持以预防缓解颈椎不适。 一、准备姿势 患者需坐在椅子上或站立,保持身体放松,颈部自然挺直,双眼平视前方,双脚平稳着地,与肩同宽。对于儿童,应确保其坐姿正确且身体处于舒适状态,避免因姿势不当影响颈椎操效果及造成不适。 二、具体步骤 1.前屈后伸 动作: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部,然后再缓慢向后伸展,恢复到起始位置。重复10-15次。对于老年人或有颈椎病史者,动作幅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前屈或后伸导致颈椎损伤;儿童进行此动作时,幅度也不宜过大,以其能耐受为准。 2.左右侧屈 动作:头颈部向左侧弯曲,使左耳尽量贴近左肩,然后向右侧弯曲,使右耳尽量贴近右肩,左右交替进行,各重复10-15次。成年人进行该动作时要缓慢平稳,特殊人群如患有严重颈椎病的患者,侧屈幅度需减小,儿童操作时家长应在旁协助把控幅度。 3.左右旋转 动作:头部缓慢向左侧旋转,目视左后方,然后向右侧旋转,目视右后方,左右交替,重复10-15次。旋转过程中要注意颈部转动的速度不宜过快,特殊体质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旋转时动作更要轻柔,儿童进行此动作需谨慎,避免因旋转不当引发不适。 4.环绕颈部 动作:以颈部为中心,头部做顺时针环绕运动,然后再做逆时针环绕运动,各进行5-10圈。环绕时要保持颈部放松,速度均匀。老年人进行环绕时速度应放慢,儿童操作时需有适当引导,确保运动的平稳性。 在进行颈椎操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动作都应缓慢、平稳,避免突然用力。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同时,颈椎操应长期坚持,才能更好地起到预防和缓解颈椎不适的作用。

    2025-10-10 09:57:03
  • 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挂什么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挂骨科、脊柱外科、疼痛科就诊,骨科针对该病症进行常规评估与治疗,脊柱外科对复杂病情有更精准诊疗,疼痛科专注缓解疼痛症状,儿童、孕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患此症也需相应科室评估制定诊疗计划。 脊柱外科 原因:当医院的科室细分较为明确时,脊柱外科专门针对脊柱相关的疾病进行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脊柱外科医生在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更加专业和精细。对于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外科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突出的部位、程度、对神经的压迫情况等,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比如精准的手术治疗等。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脊柱结构和病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脊柱外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性别差异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及治疗中可能不是关键区分因素,但生活方式等因素同样会影响病情,有脊柱病史的患者更需脊柱外科医生的专业诊疗。 疼痛科 原因: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疼痛为突出表现,疼痛科可以专注于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疼痛科医生擅长通过多种方法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症状,例如采用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微创疼痛治疗技术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一些不适合立即进行手术或需要先缓解疼痛症状的患者,疼痛科的治疗可以作为过渡或辅助治疗手段。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疼痛的感受和耐受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疼痛的程度和发作,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挂疼痛科来缓解痛苦。 儿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较少,但如果儿童有腰部外伤等情况导致疑似腰椎间盘突出,也可能需要挂骨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评估;孕期女性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等因素,在选择科室和治疗方案时需要特别谨慎,同样建议挂骨科等相关科室,由医生综合考虑孕期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

    2025-10-10 09:55:03
  • 头吊床边能治疗颈椎病吗

    头吊床边不能治疗颈椎病,颈椎病需依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如正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专业康复锻炼)和手术治疗(病情严重非手术无效时考虑且有严格适应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患颈椎病需特殊对待,应前往正规医院规范诊治。 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牵引治疗,正规的牵引治疗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合适的牵引重量、角度等参数,能一定程度上拉开椎间隙,减轻对神经、脊髓等的压迫,但头吊床边这种随意的方式无法保证牵引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比如通过专业的颈椎牵引设备进行牵引,有相关研究显示规范牵引可改善部分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炎症等症状,但药物使用需遵循正规医疗指导。 康复锻炼: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颈椎康复锻炼,如颈部的伸展、旋转等运动,能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稳定性,但头吊床边无法配合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颈椎病相对少见,但若有相关症状,头吊床边更不适用,儿童颈椎处于发育阶段,随意的头吊床边操作可能会对颈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头吊床边可能会因操作不当导致颈椎损伤等严重后果,老年人若怀疑有颈椎病,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头吊床边可能会因体位变化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这类人群患颈椎病后应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颈椎病诊疗方式。

    2025-10-10 09:53:26
  • 拇外翻怎么治

    拇外翻治疗包括非手术的选择宽松宽大鞋履及佩戴矫形支具,手术的软组织手术适用于畸形较轻且以软组织挛缩为主者、截骨手术适用于中重度拇外翻患者需据病情选方式,儿童拇外翻优先非手术需遵儿科骨科医生指导,老年患者手术需评估身体状况非手术重舒适可配合辅助器具改善生活质量。 一、非手术治疗 1.选择合适鞋履:应穿着宽松、鞋头宽大的鞋子,避免尖头鞋、高跟鞋等对拇外翻部位造成压迫,研究表明不合适的鞋履会加速拇外翻畸形进展(有临床研究支撑)。例如,选择鞋头内部空间充足、鞋跟高度适中的鞋子,可减轻拇囊炎处的压力。 2.佩戴矫形支具:如分趾垫等,通过物理方式对拇指向外偏移进行一定程度矫正,适用于轻度拇外翻患者,能缓解疼痛并阻止畸形进一步发展(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二、手术治疗 1.软组织手术:通过松解挛缩的软组织纠正拇外翻,适用于畸形较轻且以软组织挛缩为主的患者,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基于临床手术经验及相关文献)。 2.截骨手术:包括Chevron截骨、Akin截骨等多种截骨方式,通过截断跖骨等进行骨骼重塑以纠正畸形,适用于中重度拇外翻患者,能较彻底纠正畸形,但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截骨方式(有临床手术指南依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拇外翻:多与先天因素或鞋履不合适相关,优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如调整鞋履、佩戴合适矫形装置,需密切观察畸形进展,因儿童骨骼仍处发育中,过度干预可能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建议在儿科骨科医生指导下处理(遵循儿科骨科相关指南)。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非手术治疗中更注重足部舒适,可配合使用鞋垫等辅助器具缓解症状,手术风险较高时优先考虑非手术以改善生活质量(结合老年医学及骨科的临床观点)

    2025-10-10 09:51: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