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芸

北京医院

擅长:擅长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各种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各种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展开
  • 骨髓灰质炎的含义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易感染,临床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瘫痪型儿童需注重肢体护理并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等细致护理。 一、定义 骨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其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影响最为显著。病毒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二、临床分型 (一)无症状型 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体内存在病毒且能排出病毒,是重要传染源。 (二)顿挫型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3-4天可恢复。 (三)无瘫痪型 除有前驱期症状外,还会出现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但无肌肉瘫痪。 (四)瘫痪型 患者出现肌群无力、瘫痪等严重表现,可累及肢体、呼吸肌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三、预防措施 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实现预防,不同年龄段人群应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 四、护理要点(以儿童为例) 对于瘫痪型儿童患者,需注重肢体护理,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护理过程安全科学。特殊人群如儿童,因其免疫系统、身体机能等特点,在护理和预防方面需格外关注疫苗接种及患病后的细致护理,以保障其健康,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

    2025-08-13 15:26:12
  • 皮下出血的医学术语是什么

    皮下出血的医学术语包含瘀点、紫癜和瘀斑,瘀点是直径小于的皮下出血由血管壁异常或血小板数量功能异常等引起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且儿童需关注血液系统发育或感染影响血小板功能情况,紫癜是直径为的皮下出血成因与瘀点类似多种原因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小板异常引发成人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儿童要考虑感染后诱发血管炎,瘀斑是直径大于的皮下出血常由较严重血管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成人要评估凝血功能及是否长期服抗凝药物儿童出现大面积瘀斑需警惕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瘀点(petechia):直径小于2mm的皮下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渗出所致,多因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儿童若出现瘀点需关注是否存在血液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感染等因素影响血小板功能等情况。 紫癜(purpura):直径为3-5mm的皮下出血,其成因与瘀点类似,多种原因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小板异常从而引发紫癜,成人出现紫癜需排查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儿童紫癜要考虑是否为感染后诱发的血管炎等问题。 瘀斑(ecchymosis):直径大于5mm的皮下出血,常由较严重的血管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比如外伤导致较大面积血管破裂可形成瘀斑,成人有瘀斑要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儿童出现大面积瘀斑需警惕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等疾病。

    2025-08-13 15:25:15
  • 全血粘度高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全血黏度偏高往往与高脂血症、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高脂血症 1.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这会直接致使血液黏度增加,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 2.改善方法:可以遵医嘱使用洛伐他汀片、依折麦布片等药物来辅助改善。平时要特别注意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并且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血脂水平。 二、糖尿病 1.糖尿病是因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而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在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有伤口难愈合、视力下降等表现。 2.改善措施:可遵医嘱使用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进行辅助改善。日常可以多进食一些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苹果、芹菜等。 三、凝血功能异常 1.凝血功能异常指的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凝固障碍。患者可能会有出血、乏力等症状出现。 2.改善途径: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方式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维持居住环境的卫生,防止感染。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全血黏度偏高。需要到医院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当发现全血黏度偏高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理,以维护身体健康。

    2025-08-13 15:20:04
  • rh阴性a型血

    RH阴性A型血是一种罕见血型,其特点为RH阴性和A型血,可能带来输血和妊娠风险,治疗时寻找同型血更困难。 1.特点: RH阴性血型: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一种RH血型系统,RH阴性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 A型血:A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含有A抗原。 2.可能的影响: 输血风险:由于RH阴性血型的人血清中不含抗RH抗体,当输入RH阳性血液时,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妊娠风险:RH阴性血型的女性在怀有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内,使母亲产生抗RH抗体。如果母亲再次怀孕,且胎儿仍为RH阳性,可能会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病,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危害。 治疗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如需要输血或进行手术时,寻找RH阴性血液可能会更加困难,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3.与其他血型的区别: RH血型系统:除了RH阴性和阳性血型外,还有其他RH血型系统,如C、c、D、E、e等。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另一种常见的血型系统,包括A、B、AB和O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血型都是由遗传决定的,并且对健康的影响因人而异。对于RH阴性A型血的人来说,了解自己的血型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如果有任何关于血型或健康的具体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8-13 15:18:54
  • 血黑怎么回事

    血液变黑可能是由血液缺氧、其他物质存在、血液稀释或特殊情况引起,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症状,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应咨询专业医生。 1.血液缺氧:当人体缺氧时,血红蛋白会更容易与氧气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出暗黑色。这种情况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或其他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2.血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其他外来物质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改变血液的颜色。例如,亚硝酸盐、苯胺等可以使血液变成棕黑色。 3.血液稀释:如果人体失血过多或水分摄入不足,血液会变得稀释,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导致血液颜色变浅。 4.特殊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后或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血液可能会暂时变黑,但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变黑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信号。如果发现血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实验室测试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血液变黑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面对任何健康问题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保健提供者,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指导。

    2025-08-13 15:16: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