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芸

北京医院

擅长:擅长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各种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擅长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各种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展开
  • 女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白血病早期有贫血、发热、出血倾向、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育龄期女性患病需告知生育计划,日常要注意休息、防感染并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一、贫血相关症状 女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常出现贫血表现,主要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影响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会感觉乏力、易疲倦,活动后心慌、气短等。例如,研究表明约60%以上的白血病患者在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得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全身组织器官缺氧的一系列表现。 二、发热症状 发热也是女性白血病早期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表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者是继发感染。由于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进而引起发热。据统计,约有一半的白血病患者早期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感染相关发热较为常见,如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都可能导致发热情况出现。 三、出血倾向 女性白血病早期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常见的有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血小板正常数值是(100-300)×10/L,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往往低于正常范围,当低于50×10/L时,就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当低于20×10/L时,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可能会加重。 四、骨关节疼痛 部分女性白血病患者早期会出现骨关节疼痛,尤其是儿童白血病患者更为常见,但成年女性也可能发生。疼痛主要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刺激骨膜神经或者破坏骨质引起。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四肢长骨等部位,表现为隐痛、胀痛或酸痛等。有研究发现,约20%-30%的白血病患者早期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和日常生活。 五、肝脾淋巴结肿大 早期女性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可导致肝脾肿大,一般是轻至中度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也较为常见,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肝脾组织中浸润增殖,使得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例如,约有30%左右的白血病患者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表现。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女性白血病患者在早期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育龄期女性,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生育计划等情况,因为白血病的治疗可能会对生育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血情况、发热情况等的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2025-09-22 20:48:41
  • 造血最好的食物

    要保证造血正常需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儿童、孕妇、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均衡饮食,孕妇需增摄入并避影响吸收因素,老年人要注重营养搭配且定期监测。 具体食物及原理: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猪瘦肉中含有约20克左右的蛋白质,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鱼类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极佳来源,例如每100克鳕鱼含有约20.4克蛋白质,鱼类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还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对造血有帮助;鸡蛋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一个鸡蛋约含6-7克蛋白质,而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利用率高。 富含铁的食物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补充铁元素对于造血至关重要。 具体食物及原理:动物肝脏是含铁量很高的食物,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例如每100克猪肝含铁约22.6毫克,每周适当食用动物肝脏可以较好地补充铁;红色肉类如牛肉,每100克牛肉含铁约2.8毫克,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造血;豆类中红豆的含铁量较为突出,每100克红豆含铁约7.4毫克,豆类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但也是饮食中铁的重要来源之一。 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维生素B12和叶酸参与DNA的合成,缺乏时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影响造血过程。 具体食物及原理: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B12,每100克猪肝中维生素B12含量约为26微克,维生素B12对于神经系统功能和造血细胞的成熟非常重要;绿叶蔬菜是叶酸的良好来源,例如每100克菠菜含叶酸约194微克,叶酸参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红细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肉类、蛋类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鸡蛋中每100克约含0.56微克维生素B12。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造血相关营养需求较大,应保证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例如对于1-3岁的幼儿,可通过每天保证一定量的奶制品、适量的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来满足造血营养需求。 孕妇:孕妇不仅自身需要造血相关营养来维持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还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用于胎儿的造血等过程。孕妇应增加富含蛋白质、铁、叶酸等食物的摄入,如多吃瘦肉、鱼类、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如避免大量饮用咖啡和浓茶,因为其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 老年人:老年人造血功能有所下降,且消化吸收能力可能减弱,在饮食上更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可以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蛋白质、铁等营养的食物,如喝些营养丰富的鱼汤、吃易消化的瘦肉粥等,同时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造血相关问题并调整饮食。

    2025-09-22 20:47:56
  • 嗜酸性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嗜酸性细胞白血病有血液系统相关症状,如不同程度贫血致面色苍白等、血小板异常致出血倾向及肝脾淋巴结轻至中度肿大;有器官浸润相关症状,如肺部浸润致咳嗽等、皮肤浸润现皮疹等、神经系统浸润现头痛等;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及体重减轻。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因自身特点有差异,需关注各症状表现及变化。 一、血液系统相关症状 1.贫血表现:嗜酸性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克隆性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可能会有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表现,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生长迟缓等情况,这是由于贫血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2.出血倾向: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是导致出血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能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较为常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黏膜相对娇嫩,更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等情况,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出血后不易止血。 3.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导致肝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儿童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发现,而老年患者的肿大可能因机体反应性不同而表现各异。 二、器官浸润相关症状 1.肺部浸润:嗜酸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浸润肺部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是儿童患者,可能因为呼吸道相对狭窄,呼吸困难表现得更为明显,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肺部浸润可能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不适。 2.皮肤浸润: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损害,表现为皮疹、结节等。皮肤浸润的皮疹形态多样,可能为红斑、丘疹等,结节可大小不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皮肤浸润的表现可能因皮肤厚度、个体差异等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皮肤较薄,皮疹可能更易观察,但也更需要注意避免搔抓引起感染。 3.神经系统浸润: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浸润症状,如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神经系统浸润可能对其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 三、全身症状 1.发热:患者常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导致机体发热,也可能合并感染。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合并感染而出现高热,需要特别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处理。老年患者发热时要警惕潜在的感染病灶,因为其机体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 2.体重减轻:由于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能量,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无论是儿童、成年还是老年患者,体重短期内不明原因的减轻都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排查病因。

    2025-09-22 20:44:38
  • 人贫血了会有什么症状

    贫血时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尤以睑结膜、甲床、口唇等部位明显,神经系统轻度贫血可致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贫血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情况且儿童严重贫血会影响智力发育及神经精神行为,心血管系统活动后常有心慌、气短,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甚至诱发心力衰竭且老年人贫血会加重基础病风险,呼吸系统轻度贫血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重度贫血时出现呼吸困难,消化系统常见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重度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多尿,女性患者可能月经周期紊乱,免疫系统贫血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儿童更易受侵袭,儿童贫血可影响生长发育速度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老年人本身有基础病贫血会加重病情且对贫血耐受差轻微贫血也有较明显不适。 一、一般表现 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首先出现皮肤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睑结膜、甲床、口唇等部位较为明显。 二、神经系统症状 1.轻度贫血:可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脑组织缺氧所致。 2.严重贫血:可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情况,儿童严重贫血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及神经精神行为。 三、心血管系统症状 1.活动后表现:活动后常有心慌、气短,这是由于贫血时心脏需增加输出量来代偿缺氧,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2.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脏扩大,甚至诱发心力衰竭,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减退,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四、呼吸系统症状 轻度贫血时,机体活动后会出现呼吸加快、加深的代偿表现;重度贫血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这是因为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 五、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这是由于消化系统缺氧,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减少所致,儿童贫血时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六、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重度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多尿,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这与贫血导致机体内分泌及血液循环改变有关。 七、免疫系统症状 贫血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贫血时更易受病原体侵袭,感染风险较高。 八、特殊人群表现 1.儿童:贫血可影响生长发育速度,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因为脑组织缺氧会干扰儿童的正常神经发育过程。 2.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贫血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可能使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加重,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同时老年人对贫血的耐受能力较差,轻微贫血也可能出现较明显的不适症状。

    2025-09-22 20:41:12
  • 血小板多低是白血病

    不能单纯依据血小板数值判定是否为白血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可降低但血小板低还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药物因素等,白血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如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及血小板减少相关表现)、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等多项检查,骨髓穿刺见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伴正常造血受抑是关键,发现血小板异常减少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综合诊断鉴别。 一、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常见原因及与白血病的区别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以急性型多见,成人以慢性型多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血小板减少特点:血小板计数多明显降低,可低于20×10/L,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一般通过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可辅助鉴别,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会有大量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 2.感染 生活方式与病史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风疹病毒等)或细菌感染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感染患者有相应的感染病史及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血小板多可逐渐恢复,而白血病患者经抗感染治疗血小板无改善,且会有其他白血病相关表现。 3.药物因素 用药史因素:一些药物如化疗药物(但这里说的是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与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药导致血小板减少不同概念)、解热镇痛药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有明确的用药史,停药后血小板多可逐渐回升,而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不会因停药而改善。 二、白血病的诊断依据及血小板在其中的意义 1.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发热、贫血、皮肤瘀点瘀斑等;成人白血病男性相对多见,也可有发热、面色苍白、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但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凭此诊断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相关表现:白血病患者因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抑制正常造血,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出血表现,如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但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出血表现。 2.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涂片:可观察到白细胞数量及形态异常,如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可出现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但这也不是白血病的确诊依据。 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关键检查。骨髓象中可见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如急性白血病骨髓象中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30%),同时会伴有正常造血受抑制,表现为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等增生受抑,其中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减少程度与白血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了有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外,也会有血小板减少,但它有其独特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改变等特征。 总之,不能单纯依据血小板多低来判定是否为白血病,当发现血小板异常减少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025-09-22 20:38: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