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骨肿瘤,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骨肿瘤,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肿瘤。展开
  • 肿瘤是癌症吗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良性肿瘤一般不会转移,对人体危害较小,手术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治疗后容易复发和转移,对人体危害较大。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转移,对人体危害较小,手术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而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能够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还可能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其他部位,治疗后容易复发和转移,对人体危害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恶变。因此,对于肿瘤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预防肿瘤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病毒等。 3.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肿瘤。 4.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意定期体检和筛查。

    2025-07-30 10:31:24
  • 汽车排放物中哪种物质致癌

    汽车排放物含多种致癌物质,苯是典型致癌物,长期暴露增加患癌风险,多环芳烃类物质如苯并[a]芘也致癌,儿童因呼吸及身体发育等更易受影响,老年人代谢解毒能力下降易受害,长期处于拥堵区域及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人群患癌风险高。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来说,儿童由于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单位体重吸入的汽车排放物相对更多,且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等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汽车排放物中致癌物质的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致癌物质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也更易受其危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交通拥堵区域、经常暴露在汽车排放环境中的人群,如交通警察、长期居住在马路边的居民等,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更多,患癌风险相应升高。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汽车排放物中的致癌物质更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加重病情并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2025-07-30 10:24:11
  • 恶性淋巴瘤是不是癌症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癌症,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由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恶变所致,具肿瘤细胞无限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器官及可能转移等癌症特征,发病机制涉细胞遗传突变、免疫功能异常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率不同,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免疫缺陷病史等会增加患病风险,有相关病史或高危因素人群需密切关注健康、定期体检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治疗。

    2025-07-30 10:20:12
  • 回吸涕带血多长时间会是鼻咽癌

    回吸涕带血持续超2周且经一般治疗无缓解需高度警惕鼻咽癌,其还可能伴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需结合鼻咽镜、EB病毒血清学检查等排查,不同人群出现该情况都应重视,持续较长时间的回吸涕带血是排查鼻咽癌重要线索。 一、回吸涕带血持续时间与鼻咽癌的关联 回吸涕带血持续时间并不是判断是否为鼻咽癌的唯一绝对标准,但一般来说,如果回吸涕带血症状持续超过2周,且经过一般治疗(如抗炎等)无明显缓解,就需要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不过,也有部分早期鼻咽癌患者可能仅出现偶尔的回吸涕带血,不能单纯依据持续时间来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二、相关伴随症状及检查意义 伴随症状方面:除了回吸涕带血外,鼻咽癌患者还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无痛性肿块、头痛等症状。如果回吸涕带血同时伴有这些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更要及时就医排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出现回吸涕带血,虽然相对成人患鼻咽癌的概率低,但也不能忽视,同样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对于有长期吸烟、接触化学毒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回吸涕带血持续不缓解时,也应提高警惕。 检查方面:通常需要进行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咽部情况,若发现新生物等异常情况可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是否为鼻咽癌;还可进行EB病毒血清学检查等辅助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回吸涕带血情况,在检查时要充分考虑孕妇的特殊性,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来进行排查。 总之,回吸涕带血持续超过2周以上且伴有其他相关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鼻咽癌,不能仅依据持续时间单方面判定,但持续时间较长的回吸涕带血确实是需要重点关注排查鼻咽癌的重要线索。

    2025-07-25 15:52:20
  • 前列腺癌转移方式

    前列腺癌转移方式包括局部浸润、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局部浸润可向周围组织侵犯,淋巴转移常见于盆腔及远处淋巴结,血行转移常至骨骼及肺、肝、脑等器官,且不同年龄等因素对各转移方式有一定影响。 局部浸润:前列腺癌可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侵犯精囊、膀胱颈、尿道等邻近结构。例如,肿瘤细胞可逐渐突破前列腺包膜,向周围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束等扩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累及膀胱底部、直肠等部位,这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特性以及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密切相关,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局部组织的屏障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更易发生局部浸润。 淋巴转移:前列腺癌的淋巴转移较为常见,主要转移至盆腔淋巴结,如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等,进而可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甚至远处的淋巴结。淋巴系统是肿瘤细胞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肿瘤细胞可通过淋巴管道进入淋巴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淋巴系统功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淋巴系统的免疫监视等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更有利于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转移定植。 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前列腺癌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骼,如骨盆、腰椎、胸椎、肋骨等,也可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流到达远处器官并定植生长。血行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细胞释放的一些促转移因子等有关,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其血液循环状态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对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产生一定作用,而不同年龄患者的血液循环动力学等也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血管弹性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过程。

    2025-07-25 15:49: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