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骨肿瘤,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骨肿瘤,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肿瘤。展开
  • 胃癌术后如何饮食

    术后分早期、过渡期、恢复期,早期靠静脉营养,过渡期胃肠蠕动恢复后进半流质且遵循原则、注意观察,恢复期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脂肪摄入等方面并要求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营养均衡,不同情况患者有相应饮食注意。 术后过渡期(胃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半流质) 饮食原则: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具体食物: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可少量多次饮用,每次50-100ml。 藕粉:属于低渣、易消化的食物,每次可食用30-50g,用温水冲调后饮用。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适当减少单次摄入量,增加进食次数。而年轻且体质较好的患者可逐渐增加至每次100g左右。 注意事项:进食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果有不适,应暂停进食并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恢复期(可进食软食并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蛋白质摄入: 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例如清蒸鲈鱼,每周可食用2-3次,每次100-150g。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胃癌术后患者,要注意选择低糖的烹饪方式,避免添加过多糖分。 鸡蛋:可以做成蛋羹,每天1个为宜。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患者,蛋羹相对更容易消化。 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 米饭:选择软烂的米饭,每天摄入量可控制在150-200g(生重)。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煮软的西兰花,每次50-100g,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度烹饪破坏营养成分。 面食:如面条,可煮得软烂些,每天可食用100-150g(生重)。对于肥胖的胃癌术后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避免体重增加过多影响康复。 脂肪摄入: 植物油:可选择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每天摄入量控制在20-30g。对于合并高血脂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避免加重血脂异常。 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整体饮食要求: 少食多餐:每天可进食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患者,要提醒其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少食多餐的饮食规律。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负担。对于儿童患者的家属,要监督儿童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保证营养均衡:各种营养物质要合理搭配,满足身体康复的需求。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等情况,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例如,对于体型消瘦的胃癌术后患者,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而对于体型肥胖的患者,则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控制热量摄入。

    2025-09-25 11:54:51
  • 卵巢癌腹水穿刺放出来都是血什么原因

    卵巢癌患者放腹水呈血性的原因包括肿瘤侵犯血管(肿瘤生长迅速侵犯周围血管致血液入腹水)、穿刺操作因素(操作不当损伤腹腔血管)、患者自身凝血等状况影响(凝血功能异常等致穿刺部位易出血)、疾病进展阶段因素(晚期时病情严重腹腔病理改变复杂血性腹水几率增加),且不同个体情况需综合评估处理。 一、肿瘤侵犯血管相关原因 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可能侵犯周围血管,当进行腹水穿刺时,穿刺针可能会刺破肿瘤内或周围的血管,导致血液进入腹水,从而使放出来的腹水呈现血性。卵巢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会破坏周围组织包括血管结构,这是导致血性腹水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卵巢癌晚期患者中,肿瘤侵犯血管引发血性腹水的情况较为多见,肿瘤的生长使得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直接被肿瘤细胞浸润破坏,使得红细胞等进入腹腔形成血性腹水。 二、穿刺操作因素 在腹水穿刺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穿刺针精准度不够,可能会损伤腹腔内的血管,从而导致血液混入腹水中。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考虑。穿刺时需要准确找到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角度,如果医护人员操作经验不足或者操作时出现偏差,就可能损伤血管,引起血性腹水。不过这种情况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尽量避免,医护人员会在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和路径来降低穿刺相关损伤血管导致血性腹水的风险。 三、患者自身凝血等状况影响 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血性腹水。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等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在腹水穿刺时,穿刺部位可能更容易出血,进而使腹水呈现血性。比如一些合并有肝脏疾病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卵巢癌患者,自身凝血机制受到影响,穿刺后局部出血不易止住,就可能导致血性腹水出现。另外,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较差,血管脆性增加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穿刺后出现血性腹水的可能性。 四、疾病进展阶段因素 卵巢癌处于较晚的疾病进展阶段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腹腔内的病理改变更加复杂,血性腹水的出现几率也会增加。随着卵巢癌的不断发展,肿瘤广泛侵犯腹腔内结构,包括血管等组织,使得血性腹水成为比较常见的表现。例如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广泛转移扩散,腹腔内的血管受到严重破坏,大量红细胞进入腹腔,腹水就多为血性。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卵巢癌患者,在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血性腹水出现的机制基本类似,但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对于老年患者,可能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弱,在应对血性腹水相关情况时需要更加谨慎,关注其整体身体耐受情况;对于年轻患者,除了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外,还需要考虑生育等方面后续可能受到的影响等。

    2025-09-25 11:53:54
  • 最近老是放屁是不是得了肝癌

    最近老是放屁通常不是肝癌典型表现,肝癌常见症状集中在消化系统、全身及肝脏局部等方面,老是放屁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摄入易产气食物、进食过快)和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肝癌典型表现有肝区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肝脏肿大等肝脏局部表现,若老是放屁伴肝癌相关典型症状或担忧健康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一、老是放屁的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 摄入易产气食物:如果近期食用了较多易产气的食物,像豆类(如黄豆、黑豆等)、洋葱、土豆、红薯等,这些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导致放屁增多。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因饮食结构改变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儿童若大量食用豆类零食,就可能频繁放屁;女性在饮食中突然增加这类食物摄入也可能出现该现象。 进食过快:进食速度过快时,会吞咽较多空气,空气进入肠道后也会通过放屁排出,无论哪个年龄段、男女都可能发生,比如上班族因时间紧张进食过快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肠道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比如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退,容易发生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增多;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消化不良而放屁增多;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也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致放屁增多。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放屁异常。 二、肝癌的典型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肝区不适或疼痛:多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等,一般是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所致,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此症状,但这也不是肝癌特有的,胆囊炎等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肿瘤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可能出现,但也可见于其他胃肠道疾病。 2.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患者可感觉全身无力,体重逐渐下降,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加上食欲减退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各年龄段、男女均可出现,但也可见于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一般在37.5℃-38℃左右,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不过这也不是肝癌特异性表现。 3.肝脏局部表现 肝脏肿大:可在右上腹摸到肿大的肝脏,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等,不过这需要专业医生通过体格检查等发现,而且也不是所有肝癌患者都会有明显肝脏肿大表现。 如果近期老是放屁且伴有上述肝癌相关典型症状,或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CT、甲胎蛋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而不是单纯根据老是放屁就判定得了肝癌。

    2025-09-25 11:52:53
  • 食管平滑肌瘤会不会癌变

    食管平滑肌瘤是常见食管良性肿瘤,其癌变概率低但非完全不会癌变,目前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单纯食管平滑肌瘤癌变罕见,不过肿瘤长期受不良因素刺激等可能增加癌变风险,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有不良生活方式或合并食管其他基础疾病人群癌变潜在风险可能升高,临床建议患者定期做胃镜等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早处理保障健康。 一、食管平滑肌瘤的基本特性 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肌层,通常生长较为缓慢,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对食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相对局限,其细胞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表现为良性特征,一般不会像恶性肿瘤那样具有侵袭性生长、远处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二、癌变的相关因素及概率分析 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病例观察发现,单纯的食管平滑肌瘤发生癌变的情况较为罕见。然而,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其癌变的风险或促使潜在的恶变可能。例如,当肿瘤长期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如食管内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的饮食习惯持续作用等,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癌变的概率依然很低,但理论上存在一定的恶变可能性。不过总体而言,食管平滑肌瘤发生癌变的概率远远低于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三、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及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人群:对于儿童患者,食管平滑肌瘤相对更为罕见,儿童时期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低,但一旦发现也需要密切监测。而对于中老年人群,虽然食管平滑肌瘤癌变概率低,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在监测和处理时需要更加谨慎全面。 性别因素:性别对于食管平滑肌瘤是否癌变并没有显著的特异性影响,男性和女性在食管平滑肌瘤癌变概率方面没有本质差异,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需要依据个体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生活方式影响: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喜食过热或过烫食物、长期进食腌制、霉变食物等,可能会对食管黏膜及平滑肌瘤产生不良刺激,虽然不是说必然导致癌变,但会增加食管发生病变包括平滑肌瘤潜在恶变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进食过烫及刺激性食物等,对于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健康管理是有益的,可以降低可能存在的不良刺激因素。 有病史人群:对于本身合并有食管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合并有食管反流病且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食管平滑肌瘤受到反流胃酸等刺激的概率增加,相对来说其发生癌变的潜在风险可能会较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略有升高,这类患者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测食管平滑肌瘤的变化情况。 总之,食管平滑肌瘤癌变的概率较低,但临床医生会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5-09-25 11:50:12
  • 鼻咽癌怎么检查

    鼻咽癌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鼻咽部MRI优势是清晰显示解剖结构等,CT可显示骨质结构情况)、内镜检查(鼻内镜可直接观察并活检)、病理检查(活检是确诊金标准)、血液学检查(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对辅助诊断等有价值)。 一、影像学检查 (一)鼻咽部MRI(磁共振成像) 1.优势及意义:能清晰显示鼻咽部解剖结构,对于鼻咽部肿瘤的大小、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如颅底、颈部血管等)的关系等可提供详细信息。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成像,对软组织分辨力高,无辐射,尤其适用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颅底骨质、颅内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儿童由于对辐射较为敏感,MRI是更优选择。 2.检查过程:患者需平躺在检查床上,身体进入磁场内,检查时会有较大噪音,可通过佩戴耳塞等方式减轻不适。检查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 (二)鼻咽部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1.优势及意义:可清楚显示鼻咽部骨质结构情况,对于判断鼻咽部肿瘤是否有骨质破坏等有重要价值。对于成年患者,在初步筛查鼻咽部病变时常用。但CT有一定辐射,儿童进行时需严格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必要时在做好辐射防护下进行。 2.检查过程:患者需仰卧,头部固定,扫描时机器会围绕头部旋转扫描,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检查。 二、内镜检查 (一)鼻内镜检查 1.优势及意义:可直接观察鼻咽部情况,能发现鼻咽部黏膜有无病变(如新生物、溃疡等),还可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是明确鼻咽部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各年龄人群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尽量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检查。 2.检查过程:医生会将鼻内镜经鼻腔插入,进入鼻咽部进行观察,检查前可能会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减轻不适,整个过程一般较短,几分钟即可完成。 三、病理检查 (一)活检 1.方式及意义:通过内镜检查时取鼻咽部可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等。不同年龄患者均需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但儿童活检时需更加小心操作,减少创伤。 2.注意事项:活检后要注意局部止血等情况,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如出血等情况。 四、血液学检查 (一)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1.意义: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如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VCA-IgA)、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等,对鼻咽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等有一定价值。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该检测,儿童若怀疑相关疾病也可进行此项检查。 2.检查过程:通过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操作相对简单,一般无特殊不适。

    2025-09-25 11:4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