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可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眼眶和颅底疾病各方面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师从国际鼻科学会主席许庚教授和中华医学会鼻科学组副组长史剑波教授,专攻鼻科、鼻眼相关外科、鼻颅底外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近20年,无论医疗技术与医疗道德,无论诊治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在患者、同行、同事当中获得上佳口碑!展开
个人擅长
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眼眶和颅底疾病各方面的诊治。展开
  • 耳膜有多深

    耳膜即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尽头,成年人距外耳道外口约2.5-3.5厘米,儿童约1.5-2.5厘米,不同人群耳膜深度有特点,其深度对耳部疾病诊断及耳部操作有临床意义,如辅助诊断耳部疾病、指导耳部治疗操作避免损伤。 耳膜即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尽头,成年人距外耳道外口约2.5-3.5厘米,儿童约1.5-2.5厘米,不同人群耳膜深度有特点,其深度对耳部疾病诊断及耳部操作有临床意义,如辅助诊断耳部疾病、指导耳部治疗操作避免损伤。 耳膜又称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尽头,是一椭圆形半透明状的薄膜,厚度约0.1毫米。从外耳道开口往里计算,成年人耳膜距离外耳道外口约2.5~3.5厘米。儿童的外耳道较短、较窄,耳膜位置相对更浅些,距离外耳道外口约1.5~2.5厘米。 不同人群耳膜深度的特点 儿童:儿童的外耳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长度较成年人短,所以耳膜相对更靠近外耳道外口。在儿童时期,耳部的生长发育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外耳道逐渐变长、变宽,耳膜的位置也会逐渐达到成年人的相对位置。例如婴儿时期,外耳道很窄且短,耳膜位置较表浅,在进行耳部检查等操作时需特别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损伤耳膜。 成年人:随着身体发育成熟,外耳道长度基本固定,耳膜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距离外耳道外口约2.5~3.5厘米。但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因遗传、体型等因素影响,可能会有细微的长度差别,但一般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会存在耳部组织的退变,外耳道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狭窄或弯曲等变化,但耳膜本身的位置相对成年人来说变化不大,不过由于耳部组织的老化,在进行耳部相关检查或操作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评估耳部结构,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耳膜深度相关的临床意义 耳部疾病诊断:医生通过耳镜检查观察耳膜情况时,会根据耳膜相对于外耳道的位置等表现来判断耳部是否存在病变。例如,当外耳道有炎症、异物等情况时,可能会影响对耳膜深度相关观察的准确性,而如果耳膜位置异常靠近外耳道外口,结合其他症状可能提示有先天性外耳道畸形等问题;如果耳膜位置异常深,可能与中耳病变等有关,如中耳积液等情况可能导致耳膜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医生可依据耳膜深度相关的观察来辅助诊断耳部疾病。 耳部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耳部的治疗操作,如外耳道冲洗、鼓膜穿刺等操作时,必须准确掌握耳膜的深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耳膜位置相对表浅,操作时更要轻柔、精准,避免损伤耳膜;对于成年人,也需要根据外耳道的具体情况和耳膜的深度来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器械,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耳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比如在进行鼓膜穿刺时,要明确耳膜的深度,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避免穿破耳膜或损伤周围组织。

    2025-10-13 12:08:45
  • 三岁男孩经常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三岁男孩鼻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鼻黏膜干燥、挖鼻习惯、鼻部外伤、鼻腔异物)和全身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心血管系统疾病),应对时流鼻血可局部按压、冷敷,然后就医检查,同时生活中要调整室内湿度、纠正不良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和注意安全。 一、局部因素 1.鼻黏膜干燥 三岁男孩鼻黏膜相对较薄嫩,若空气过于干燥(如冬季室内使用暖气、空调等情况),鼻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一般在干燥环境下,鼻黏膜的水分容易散失,导致黏膜脆性增加,轻微的摩擦等就可能引起出血。 2.挖鼻习惯 三岁男孩好奇心强,可能会有挖鼻的不良习惯,用力挖鼻会直接损伤鼻黏膜,引起鼻出血。这种情况导致的出血,出血量一般相对较少,但如果频繁挖鼻,会反复刺激鼻黏膜,加重出血情况。 3.鼻部外伤 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可能会不慎碰撞到鼻子,比如摔倒时鼻部着地等,导致鼻部外伤引起鼻出血。外伤可能会造成鼻黏膜破损、血管破裂等情况。 4.鼻腔异物 三岁男孩有时可能会将小玩具、纸团等异物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刺激鼻黏膜,会引起鼻黏膜炎症、糜烂,从而导致鼻出血。 二、全身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 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容易导致鼻出血。还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进而引起鼻出血。这类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往往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等。 2.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鼻出血。维生素C参与血管壁的合成,缺乏时血管壁韧性降低;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时会影响凝血过程。例如孩子挑食,饮食中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 3.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血压异常,从而引起鼻出血。比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疾病,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鼻腔血管压力改变而出血。 三、应对及建议 1.局部处理 当孩子流鼻血时,首先让孩子坐下,身体稍微前倾,家长用手指捏住孩子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止血。如果出血不能自行停止,应及时就医。 2.就医检查 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还可以进行鼻内镜检查,查看鼻腔内部情况,明确是否有鼻黏膜破损、鼻腔异物等局部问题。 3.生活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帮助孩子纠正挖鼻等不良习惯。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K(如绿色蔬菜等)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鼻部外伤等情况发生。

    2025-10-13 12:07:28
  • 鼻炎会头晕头痛吗

    鼻炎有可能引发头晕头痛,其机制包括鼻腔通气障碍致机体缺氧及炎症波及周围组织,不同类型鼻炎(过敏性、慢性)有不同特点,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鼻炎出现头晕头痛时各有差异及特殊情况需关注。 鼻炎导致头晕头痛的机制 鼻腔通气障碍:鼻炎发作时,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等可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机体长时间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进而引起头晕。例如,慢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持续的通气问题,大脑供氧相对不足,就可能经常感到头晕。同时,鼻腔通气不良还可能引起头部的牵涉性疼痛,导致头痛。 炎症波及周围组织:鼻腔与鼻窦、颅脑等部位相邻,鼻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蔓延至鼻窦、颅脑等部位。比如鼻窦炎常与鼻炎同时存在,鼻窦内炎症刺激可引起头痛,而炎症引发的全身不适等也可能导致头晕。像急性鼻窦炎患者,除了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外,还常常伴有明显的头痛和头晕症状。 不同类型鼻炎引起头晕头痛的特点 过敏性鼻炎:过敏因素引发的鼻黏膜水肿等病变,除了有鼻痒、打喷嚏、流涕等典型症状外,也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过敏反应导致的全身免疫状态改变等因素可能参与了头晕头痛的发生。例如,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不仅鼻部症状加重,还会出现头部昏沉感和头痛。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的慢性鼻炎患者,长期的鼻腔功能异常,如通气不足、分泌物刺激等,更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不同人群鼻炎头晕头痛的差异及特殊情况 儿童:儿童鼻炎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时需格外关注。儿童的鼻腔、颅脑等生理结构尚在发育中,鼻炎引起的通气障碍等对儿童大脑发育可能产生潜在影响。儿童鼻炎导致头晕头痛时,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一些患有鼻炎的儿童上课容易犯困,学习效率下降,就是头晕头痛等不适的体现。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鼻炎相关的头晕头痛问题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鼻炎引起的头晕头痛可能会对其生活安全产生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对较差,头晕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鼻炎导致的头晕头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或相互影响。比如老年人若同时患有高血压,鼻炎引起的头晕可能使血压波动更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鼻炎出现头晕头痛时要谨慎处理。因为很多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受到限制,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妊娠期鼻炎引起的头晕头痛可能与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如激素水平改变导致鼻黏膜水肿等有关。此时需尽量采用非药物的缓解方法,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来改善鼻腔通气,减轻头晕头痛症状,同时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2025-10-13 12:05:04
  • 耳朵里面潮湿怎么治疗

    耳朵里面潮湿可能由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炎、湿疹等原因引起,针对不同病因有不同处理措施,如外耳道进水可通过单脚跳跃等方式排水,外耳道炎分感染性和真菌性需分别局部或口服抗生素、清除痂皮并局部用抗真菌药,外耳道湿疹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儿童处理要轻柔,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和肝肾功能,若耳朵潮湿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明确耳朵里面潮湿的常见原因及初步处理 耳朵里面潮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炎、湿疹等。如果是游泳等导致外耳道短暂进水引起的潮湿,可尝试将头偏向进水侧,单脚跳跃,利用重力让水流出,也可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深入,以免损伤耳道黏膜。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措施 (一)外耳道炎导致的潮湿 1.感染性外耳道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导致耳朵潮湿,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可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存在全身症状或感染较重,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选择儿童适用的温和药物,且用药时需更加谨慎,避免药物流入中耳引起其他问题。 2.真菌性外耳道炎:由真菌感染导致耳朵潮湿时,需清除外耳道内的真菌痂皮和分泌物,然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尽量避免外耳道再次进水,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比如不要频繁挖耳等不良习惯,儿童的话要防止其用手或不清洁物品挖耳。 (二)外耳道湿疹导致的潮湿 1.一般处理: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化妆品等。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可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药物,但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且注意用药部位和剂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搔抓行为,可适当给儿童剪短指甲,防止搔抓加重湿疹。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耳朵里面潮湿时,由于其外耳道皮肤较薄、娇嫩,在处理时要更加轻柔。比如在擦拭外耳道时动作要轻,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不清洁的物品。如果儿童耳朵潮湿伴有哭闹、抓耳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不适,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老年人 老年人耳朵里面潮湿时,要注意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老年人耳朵潮湿的情况,除了针对耳朵本身的处理外,还要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耳朵里面潮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一旦耳朵潮湿伴有疼痛、听力下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3 12:02:29
  • 鼻腔血管破裂能自愈吗

    鼻腔血管破裂能否自愈取决于破裂程度、个体健康状况和外部因素,轻微破裂可自我护理,严重需医疗干预,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轻微破裂可采取坐位前倾、捏鼻翼压迫、冷敷等自我护理;严重出血量大等需就医,用局部填塞、烧灼等止血,针对基础病治疗;儿童要防挖鼻,正确引导止血,频繁出血及时排查疾病;老年人家属要关注生命体征,送医时协助保持平稳,告知基础病情况。 影响鼻腔血管破裂自愈的因素 破裂程度:若血管破裂范围小、损伤轻,相对较易自愈;反之,破裂范围大、损伤重,则自愈可能性低。 个体健康状况 成年人:一般成年人身体状况相对稳定,若本身没有严重基础疾病,轻微的鼻腔血管破裂有一定自愈机会。但如果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时,血管压力大,血管破裂后较难自愈,还可能反复出血。 儿童:儿童鼻腔血管较脆弱,若因挖鼻等导致的轻微血管破裂,部分可自愈。但儿童如果存在过敏性鼻炎等情况,鼻腔黏膜反复充血水肿,容易导致血管破裂,且自愈相对困难,需关注鼻腔情况并适当干预。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且可能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伤口愈合,所以鼻腔血管破裂后自愈能力较差,更易出现出血不止等情况。 外部因素:如果持续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或者持续有挖鼻等不良习惯,会不利于鼻腔血管破裂的自愈,相反,改善环境湿度、纠正挖鼻等不良习惯则有利于自愈。 鼻腔血管破裂的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轻微破裂的自我护理:当发现鼻腔血管轻微破裂出血时,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进血管收缩以帮助止血。并注意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等。 严重破裂的医疗干预:如果鼻腔血管破裂出血量大、难以自行停止,或者反复出血,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用局部填塞止血、烧灼止血(如化学药物烧灼、激光烧灼等)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由基础疾病引起的鼻腔血管破裂,还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注意看管儿童,避免儿童挖鼻等。当儿童出现鼻腔出血时,要正确引导儿童保持正确的姿势止血,如不要让儿童仰卧,防止血液呛入气管。如果儿童鼻腔出血频繁或量较多,要及时带儿童就医,排查是否有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鼻腔血管破裂出血时,家属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等情况。及时送老年人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协助老年人保持平稳的状态,因为老年人可能耐受力较差,出血过多易导致晕厥等情况。同时,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较多,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处理。

    2025-10-13 12:00: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