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及其妊娠期相关内分泌疾病。开设了甲状腺病门诊和骨质疏松两个专病门诊,临床经验丰富,对内分泌危重症抢救、内分泌少见病和疑难病具有一定经验。
向 Ta 提问
-
桥本氏甲状腺炎有自愈的吗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无自愈情况,发病与遗传相关,病程中甲状腺功能多持续异常,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并及时激素替代治疗,成年女性患者妊娠等情况需特殊关注,有特殊病史患者风险高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发病机制与病程特点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若家族中有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从病程来看,多数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甲状腺功能可能会经历甲亢期、甲减期等不同阶段,但一般不会自行恢复正常,而是会持续处于异常状态。例如,有研究表明,随着病程的延长,约有50%-70%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患者:儿童患桥本氏甲状腺炎时,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超声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其身高、智力等发育。如果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及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保证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在妊娠期间患桥本氏甲状腺炎需要特别关注,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等。在非妊娠状态下,若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甲状腺肿大明显影响外观或压迫气管等周围组织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若发展为甲减则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有特殊病史患者: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患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以及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干预。
2025-09-16 14:46:03 -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症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症状因转移部位而异,颈部淋巴结转移时患者可触及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同的淋巴结肿大,儿童易察觉、老年易忽视;肺部转移会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长期吸烟人群易忽视;骨骼转移表现为骨痛,老年易被基础疾病混淆;转移至脑部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儿童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等,有甲状腺疾病病史者需定期检查。 远处转移症状 肺部转移:如果转移到肺部,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胸痛。长期吸烟的人群如果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咳嗽等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吸烟相关的呼吸系统问题而被忽视,需要提高警惕。儿童肺部转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出现上述类似呼吸相关症状。 骨骼转移:转移到骨骼时,患者会有骨痛的表现,疼痛部位与转移的骨骼相关,比如转移到脊柱可能会出现腰痛、背痛,转移到四肢骨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骨骼相关基础疾病,骨痛症状可能会被混淆,需要结合甲状腺癌病史进行鉴别。 其他转移相关症状 转移至脑部:若转移到脑部,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脑部转移后可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智力等方面,需密切关注其神经功能变化。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症状因转移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有甲状腺疾病病史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转移情况并及时处理。
2025-09-16 14:30:44 -
糖尿病皮肤瘙痒怎么回事
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包括血糖水平升高、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皮肤感染、药物副作用及其他因素。 1.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会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使皮肤变得干燥、瘙痒。 2.神经病变 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神经病变会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引起瘙痒。 3.血管病变 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皮肤营养不良,容易出现瘙痒。 4.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感染会引起皮肤炎症,导致瘙痒。 5.药物副作用 某些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瘙痒等副作用。 6.其他因素 如过敏、干燥气候、过度清洁皮肤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皮肤瘙痒。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皮肤瘙痒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皮肤疾病的症状。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此外,还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和进行相关检查,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总之,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皮肤瘙痒问题,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16 14:24:17 -
孕34周空腹血糖5.6mmol/L危险吗
孕34周空腹血糖5.6mmol/L高于正常范围,属空腹血糖受损,有一定风险,会增加孕妇并发症风险、影响羊水等,对胎儿也有不良影响,需孕妇加强个人卫生等护理,合理控饮食、适当运动,加强胎儿监测,积极配合检查并规范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 相关衍生情况及应对 对孕妇的影响及应对 感染风险:孕妇需加强个人卫生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会阴清洁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去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羊水情况: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监测羊水指数,若出现羊水过多等情况,需遵循医生建议调整饮食等生活方式,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对胎儿的影响及应对 胎儿过大相关:孕妇要合理控制饮食,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等。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散步等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及缺氧等:要加强胎儿监测,比如通过胎心监护、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如果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等。 对于孕34周空腹血糖5.6mmol/L的孕妇,要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明确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管理,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密切监测血糖及胎儿情况,确保母婴健康。
2025-09-16 14:15:58 -
甲亢会传染吗,要分开吃饭吗
甲亢不会传染,一般也不需要分开吃饭,甲亢是因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致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临床综合征,不通过消化道传播,甲亢患者需避免高碘饮食是自身病情控制需要,若合并其他消化道传染病则另当别论。 一、甲亢是否会传染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不是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而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遗传易感性个体在受到精神刺激、感染等环境因素影响时,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甲状腺过度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引发甲亢,不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情况。 二、是否要分开吃饭 一般不需要分开吃饭。甲亢不通过消化道传播,日常一起吃饭不会导致甲亢的传播。不过,甲亢患者在饮食上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像海带、紫菜等,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过多摄入碘会加重甲亢病情。但这不是因为要避免传染给他人,而是针对自身病情控制的需要。对于甲亢患者的家属等密切接触者,也不需要因为担心传染而在饮食上有特殊的隔离措施,正常的生活接触包括一起吃饭等是安全的。不过,如果甲亢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消化道传染病,比如甲肝等,那可能需要适当注意饮食隔离,但这是针对合并的其他传染病,而非甲亢本身。
2025-09-16 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