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擅长: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及其妊娠期相关内分泌疾病。开设了甲状腺病门诊和骨质疏松两个专病门诊,临床经验丰富,对内分泌危重症抢救、内分泌少见病和疑难病具有一定经验。
向 Ta 提问
-
糖尿病人低血糖的症状或表现是什么
糖尿病人低血糖时会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如出汗(冷汗)、心慌、手抖、饥饿感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还会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轻度有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严重时有意识障碍、精神失常等,老年及儿童表现各有特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抽搐等其他表现,有基础病史者还可能诱发心血管不适。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症状:当低血糖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中枢神经时,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轻度的可能有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患者会感觉头脑昏沉,看东西不清楚;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精神失常,比如胡言乱语、行为异常等。对于老年糖尿病人,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可能更需警惕,因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低血糖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可能更严重,而且老年人可能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低血糖时更易出现危险情况。在儿童低血糖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时,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等,所以一旦发现儿童低血糖相关表现需及时处理。 其他表现 症状:部分糖尿病人低血糖时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外周血管收缩等因素导致面色呈现苍白状态;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尤其是儿童低血糖时间较长时,可能引发抽搐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糖尿病人,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低血糖时可能会诱发心血管方面的不适,如心绞痛等,因为低血糖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等。
2025-10-28 11:33:54 -
科普血糖仪试纸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血糖检测前要清洁双手并检查血糖仪设备状态,采血可选无名指指尖等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采血笔采血,插入试纸按标识方向,吸血后显示结果,儿童需成人协助,凝血障碍者采血后延长压迫时间,合并慢性病者结合病情综合分析监测。 一、准备工作 1.清洁双手: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并擦干,去除手部污垢与细菌,避免污染影响血糖检测结果。2.检查设备状态:查看血糖仪电量是否充足、试纸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确保试纸未受潮变质。 二、采血操作 1.选择采血部位:通常可选无名指指尖等部位,先用75%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消毒,待其自然干燥。2.采血操作:使用采血笔时根据个人皮肤状况调整采血深度,轻轻挤压采血部位以获取适量血液。 三、试纸插入 将血糖仪试纸正确插入血糖仪相应插槽,注意按照试纸标识的正确方向插入,确保试纸与血糖仪良好接触。 四、检测过程 血糖仪显示吸血提示后,将含血的采血部位接触试纸吸血区,等待血糖仪自动显示血糖检测结果。 五、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需由成年人协助操作,避免儿童自行采血及操作血糖仪,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凝血障碍病史人群:采血后压迫时间需适当延长,以防出血不止,操作时应格外谨慎。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人群:使用血糖仪时需确保血糖仪正常工作不受其他疾病干扰,且检测结果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分析判断,遵循医生针对个体病情制定的血糖监测方案。
2025-10-28 11:33:01 -
什么是高血糖
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成因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相关,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年龄增长、家族糖尿病病史等是诱因,长期存在会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需通过监测血糖、合理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及必要时药物控制来管理。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正常空腹血糖值通常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低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成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相关,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若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就会导致血糖无法正常代谢而升高。从生活方式来看,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是常见诱因;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代谢功能逐渐减退,更易出现高血糖;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使其患高血糖的风险相对更高。高血糖长期存在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可影响肾脏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损害视力,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感觉异常等,严重威胁健康,需通过监测血糖、合理调整饮食(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度运动等方式管理,必要时可能借助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2025-10-28 11:31:42 -
亚急性甲状腺炎吃什么药
亚急性甲状腺炎药物治疗分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轻症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注意其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或病情重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使用需严格掌握且关注特殊人群及不良反应,需据病情个体化制定方案并监测情况。 具体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阿司匹林对大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疼痛、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布洛芬相对胃肠道刺激较小,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疼痛和发热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其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糖皮质激素 适用情况: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它能迅速缓解疼痛和炎症,抑制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 具体药物: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时更要权衡利弊,儿童使用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孕妇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应用。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症状严重程度、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2025-10-28 11:30:37 -
高血脂在手部有哪些表现
高血脂患者手部可出现结节性黄色瘤(多发生于关节伸侧为圆形橘黄色质地较硬结节与血脂长期异常高相关)、发疹性黄色瘤(可突然出现伴红晕的针尖至豌豆大小丘疹因短期血脂急剧升高致脂质溢出沉积引发炎症),还会致手部皮肤增厚粗糙(因血脂异常影响微循环与代谢使皮肤结构质地改变)。 一、黄色瘤表现 高血脂患者手部可能出现黄色瘤,这是由于血液中脂质水平升高,过多的脂质沉积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所致。常见类型有: 1.结节性黄色瘤:多发生于手部关节伸侧,如指关节周围,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橘黄色结节,质地较硬,其形成与血脂长期异常升高,脂质在局部组织沉积有关,医学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等高血脂状态易引发此类皮肤结节。 2.发疹性黄色瘤:可突然出现在手部等部位,为针尖至豌豆大小的黄色丘疹,周围伴有红晕,这是因为短期内血脂急剧升高,脂质从血管内溢出并沉积于皮肤,引发炎症反应形成皮疹样表现。 二、皮肤质地改变 高血脂可能导致手部皮肤出现质地改变,如皮肤增厚、粗糙。这是由于血脂异常会影响皮肤的微循环及代谢功能,长期脂质代谢紊乱使得皮肤细胞的营养供应及代谢废物排出受影响,进而导致皮肤结构和质地发生变化,研究显示高血脂患者皮肤的角质层代谢等会出现异常,从而表现为手部皮肤增厚、粗糙等情况。
2025-10-28 11:2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