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鲁传,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6年制英语医学班,毕业后留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在美国费城得雷克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院急症科和甲状腺外科学习、工作。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组常务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美国神经科学会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会员、美国化学会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ACS)会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和《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审稿专家。在SCI、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治疗》1部,参编(译)5部。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展开
  • 脂肪瘤有按压疼痛

    脂肪瘤按压疼痛机制为瘤体生长刺激周围神经或位置表浅压迫邻近结构,临床特点是典型质地柔软等但按压疼痛有特征,鉴别需与神经纤维瘤等区分,评估靠体格检查和超声,处理分保守观察和手术,儿童优先保守观察、老年需评估基础病、孕期权衡手术对胎儿影响优先保守监测。 一、脂肪瘤按压疼痛的机制分析 脂肪瘤是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聚积形成的良性体表肿物,其按压疼痛可能与瘤体生长刺激周围神经组织或因瘤体位置表浅压迫邻近结构有关。相关研究表明,部分具有疼痛表现的脂肪瘤存在局部神经受激惹现象,当瘤体体积增大或位置特殊时,对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机械性刺激,从而引发按压时的疼痛感。 二、临床特点与鉴别要点 临床特点:典型脂肪瘤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但当出现按压疼痛时,需关注疼痛程度、发作频率等。一般疼痛为隐痛或钝痛,在按压或活动时可能加重。 鉴别要点:需与其他可引起按压疼痛的体表肿物鉴别,如神经纤维瘤、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等。神经纤维瘤多有神经系统相关表现,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局部常伴有红、肿、热等炎症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区分,必要时借助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辅助鉴别。 三、评估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初步判断脂肪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重点评估按压时疼痛的特征,如疼痛部位、范围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清晰显示脂肪瘤的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压迫等情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四、处理原则 保守观察:对于无症状或按压疼痛较轻、不影响生活的脂肪瘤,可定期随访观察,监测瘤体变化情况。 手术治疗:若脂肪瘤按压疼痛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经评估符合手术指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是去除有症状脂肪瘤的有效方法,依据临床手术治疗此类病例的经验,手术可直接解除瘤体对周围组织的刺激,缓解疼痛。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出现脂肪瘤按压疼痛时,优先采取保守观察,谨慎评估手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仅在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且经评估手术获益大于风险时,再考虑手术。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出现脂肪瘤按压疼痛时,手术前需完善心肺功能等全面检查,评估整体健康状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女性孕期患者:孕期发现脂肪瘤按压疼痛,需权衡孕期手术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采取保守监测,待产后再根据瘤体情况决定是否手术,充分考虑孕期生理变化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2025-09-24 13:57:33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高发人群包括高龄老年人、患有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人群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高发人群需关注自身状况、控基础病、定期体检,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高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包括阑尾的血运、免疫等功能。例如,老年人的血管可能出现硬化等情况,导致阑尾血供相对不足,在受到细菌感染等因素影响时,更易发生急性阑尾炎。一般来说,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相对更易罹患老年急性阑尾炎,且年龄越大,发病风险可能越高。 二、基础疾病相关人群 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胃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进而波及阑尾的正常生理状态。例如,结肠炎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炎症蔓延至阑尾时,容易引发阑尾的炎症反应,增加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几率。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像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全身血液循环状态改变,阑尾的血液循环也可能受到影响。当阑尾血供出现问题时,其抵御细菌等致病因素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炎症,从而引发急性阑尾炎。 三、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饮食不规律的人群:长期饮食不规律,如经常暴饮暴食、进食过多辛辣油腻食物等的老年人。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阑尾的排空等生理功能。例如,长期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可能使肠道内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通过阑尾开口侵入阑尾引发炎症,增加急性阑尾炎的发生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群:老年人如果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慢,阑尾的蠕动也会相应减弱,导致阑尾内的粪便、异物等不易排出,容易淤积在阑尾腔内,为细菌的滋生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急性阑尾炎。 四、特殊生理状态人群 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人,由于血糖升高不利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阑尾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还有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老年人,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对阑尾部位感染的抵御能力下降,更易发生急性阑尾炎。 温馨提示:对于上述高发人群中的老年人,应更加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规律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阑尾相关问题。一旦出现腹痛等疑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09-24 13:55:21
  • 治疗脂肪瘤价格

    脂肪瘤治疗分非手术观察(无直接费用但定期复查有间接成本)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受地区差异影响,基层医院单个较小脂肪瘤500-1500元,发达地区三甲医院2000-5000元甚至更高,多发性会累加费用;儿童手术因术前检查全面费用略高且需特殊术后护理,孕妇手术要评估对妊娠影响加特殊检查费用更高,老年人因常合并基础疾病术前需全面评估增加检查致手术费用2000-6000元左右且术后需关注恢复特点。 一、治疗方式及对应价格范围 (一)非手术观察 若脂肪瘤体积小、无症状且不影响美观等,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此情况无直接治疗费用,但需定期就医产生的挂号、检查等间接成本,不同地区医院挂号费等有差异,一般单次复查相关费用在几十元到百元左右。 (二)手术切除 1.地区差异影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单个较小脂肪瘤(直径通常小于3cm)的手术切除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可能在500~1500元左右,主要包含手术耗材、麻醉、术后护理等基础费用;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单个较小脂肪瘤手术费用可能升至2000~5000元甚至更高,这与医院的设备成本、专家诊疗费用等因素相关。 2.多发性脂肪瘤:若为多发性脂肪瘤,数量越多费用越高,因为需要依次进行手术操作,费用会随着脂肪瘤数量的增加而累加,可能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二、特殊人群相关价格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脂肪瘤相对少见,若需手术切除,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术前可能需要更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这会使整体费用较成人略高,一般可能在1000~3000元左右,且需特别注意儿童术后恢复的特殊性,遵循儿科术后护理原则,确保伤口愈合等。 (二)孕妇 孕妇若发现脂肪瘤需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手术对妊娠的影响,术前检查除常规项目外,可能还需增加对胎儿无影响的检查项目,如胎儿超声等,手术费用也会因这些额外检查及手术操作需更谨慎而有所不同,整体费用可能在3000~6000元甚至更高,需优先考虑母婴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有脂肪瘤时,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前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脑血管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这些额外检查会增加费用,手术费用一般可能在2000~6000元左右,且术后恢复需关注老年人身体恢复慢等特点,注意预防并发症等。

    2025-09-24 13:54:33
  • 脖子两侧有肿块是怎么回事

    脖子两侧有肿块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先天性畸形、药物反应、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进行相应治疗。 1.感染 淋巴结炎:脖子两侧的淋巴结可能会因感染而肿大,通常伴有疼痛、红肿。感染可以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如扁桃体炎、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脓肿: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形成脓肿,这是一种充满脓液的囊袋。脓肿通常需要切开引流和抗生素治疗。 2.自身免疫性疾病 桥本甲状腺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并在脖子两侧形成肿块。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影响颈部的组织和导致肿块。 3.肿瘤 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神经鞘瘤等,通常生长缓慢,无痛。 恶性肿瘤:包括甲状腺癌、淋巴瘤等,可能会迅速增大,并伴有其他症状,如颈部肿块固定、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4.其他原因 先天性畸形:如甲状舌管囊肿,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未完全退化导致的。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 代谢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如果发现脖子两侧有肿块,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询问病史,并可能建议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如超声、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病理活检等,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和原因。 治疗方法将根据肿块的原因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 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可能会被采用,具体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阶段。 其他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脖子两侧的肿块,尤其是长期存在、逐渐增大或伴有其他症状的肿块,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此外,定期的颈部自我检查也是重要的,有助于早期发现任何异常。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儿童:儿童脖子两侧有肿块应特别谨慎,因为一些疾病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不同,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 孕妇:怀孕期间发现脖子两侧有肿块,需要咨询妇产科医生和相关专家,以确保安全的治疗方案。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颈部肿块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 总之,脖子两侧有肿块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检查和治疗是重要的。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个人健康,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5-09-24 13:53:29
  • 巨大脂肪瘤转移

    巨大脂肪瘤转移是体积较大脂肪瘤出现肿瘤细胞向远处扩散且病理具部分脂肪瘤特征,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治疗分手术切除可切除转移灶、放化疗应对无法全切或微观转移,特殊人群儿童选辐射小方式、老年评估承受力、女性男性考虑生理等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对病情影响小,合理饮食运动等助康复。 一、巨大脂肪瘤转移的定义与病理特征 巨大脂肪瘤转移是指体积较大的脂肪瘤出现肿瘤细胞向远处组织或器官扩散的情况,其转移灶在病理上仍具脂肪瘤部分形态特征,但存在细胞异常增殖与侵袭性生长表现,可通过病理检查中肿瘤细胞形态、免疫组化等指标判断与原发脂肪瘤的相关性。 二、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能发现体内异常占位性病变,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初步判断有无转移灶,转移灶CT密度等表现与原发脂肪瘤可能有差异。 2.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转移灶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关系,精准发现转移情况。 (二)病理活检 对可疑转移病灶行病理活检是确诊关键,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等,明确是否为脂肪瘤转移,免疫组化可显示与原发脂肪瘤相关标记物表达情况。 三、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 对于可切除转移灶,手术切除是治疗选择,需评估患者整体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兼顾对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放化疗 若转移灶无法完全手术切除或存在微观转移细胞,可考虑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具体药物使用依患者病情评估,关注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对身体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巨大脂肪瘤转移罕见,诊断时选辐射影响小的影像学方式,治疗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方案,手术需评估对儿童身体和心理影响,术后密切关注恢复及生长发育指标。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弱,诊断时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耐受性,治疗综合评估手术、放化疗对身体承受能力,选维持生活质量的策略,关注心理状态给予人文关怀。 (三)女性患者 诊断治疗需考虑生理期对检查影响,治疗方案兼顾生理特点及生育潜在需求(若有)。 (四)男性患者 注意特殊生活方式对病情影响,治疗关注药物对男性生殖系统等可能影响,综合评估治疗利弊。 五、生活方式与病情关系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对巨大脂肪瘤转移影响较小,合理饮食维持营养平衡、适度运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治疗康复,避免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

    2025-09-24 13:52: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