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鲁传,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6年制英语医学班,毕业后留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在美国费城得雷克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院急症科和甲状腺外科学习、工作。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组常务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美国神经科学会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会员、美国化学会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ACS)会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和《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审稿专家。在SCI、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治疗》1部,参编(译)5部。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展开
  • 胫后部脂肪瘤恶变处理

    胫后部脂肪瘤恶变诊断需影像学检查(超声、MRI)与病理活检确诊,手术行广泛切除并据情况选合适入路,术后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转移及防并发症,儿童手术要谨慎防影响发育,老年需评估基础病并加强管理及关怀。 一、诊断评估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胫后部肿瘤的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能发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更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神经等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精准评估肿瘤范围。 2.病理活检: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脂肪瘤恶变的关键。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化程度及恶变类型,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手术治疗 1.切除范围:胫后部脂肪瘤恶变需行广泛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确保手术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手术方式选择:根据肿瘤的具体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考虑手术对肢体外观及功能的影响,力求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肢体功能。 三、术后管理 1.定期随访:术后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影像学复查(如超声、CT等),监测局部有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一般建议术后前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 2.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密切关注术后切口愈合状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若出现切口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胫后部脂肪瘤恶变较为罕见,手术时需特别谨慎,避免过度切除影响肢体正常发育。术后康复应注重功能锻炼的安全性与适宜性,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过程不会对儿童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血糖控制情况等,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基础疾病管理,严格进行切口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康复依从性,给予人文关怀与指导。

    2025-09-24 13:11:47
  • 头部的脂肪瘤如何治疗

    头部脂肪瘤体积小无不适且形态稳定可观察随访定期超声检查儿童孕妇有特殊关注,手术指征为较大影响外观或有疼痛等恶变迹象,手术是局部麻醉沿皮纹切口切除儿童手术要精细孕妇需多学科评估,儿童优先观察为主手术选正规精细操作孕妇无明显症状可产后决定有情况多学科会诊评估。 一、观察随访 若头部脂肪瘤体积较小,且无疼痛、压迫等不适症状,同时脂肪瘤形态稳定,无快速增大等异常表现,可选择观察随访。定期通过触诊、超声等检查方式监测脂肪瘤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其变化趋势。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不断发育阶段,更需谨慎观察,密切关注脂肪瘤对头部外观及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孕妇若发现头部脂肪瘤,需综合考虑孕期生理变化及胎儿安全,定期监测脂肪瘤状况,遵循个体化的观察策略。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头部脂肪瘤较大,影响头部外观,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或脂肪瘤出现疼痛、快速增大、边界不清等疑似恶变迹象时,需考虑手术切除。例如,脂肪瘤直径超过3厘米,已明显影响头部美观,或近期内脂肪瘤体积增长速度加快,此时手术切除是较为适宜的治疗方式。 2.手术方式: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沿皮纹方向做切口,完整切除脂肪瘤。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尽量减少对儿童头部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瘢痕形成的风险;孕妇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手术操作对子宫及胎儿的影响,选择对妊娠影响最小的手术时机和操作方式,确保手术安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头部脂肪瘤治疗需优先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若脂肪瘤较小且无明显不适,以观察为主,密切关注其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若需手术,应选择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儿科外科医生操作,术后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促进伤口良好愈合。 2.孕妇:孕妇头部脂肪瘤治疗需综合孕期阶段、脂肪瘤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若脂肪瘤无明显症状,可在产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若脂肪瘤出现明显不适或疑似恶变情况,需与产科、外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谨慎选择手术方案。

    2025-09-24 13:10:54
  • 如何进行疝气治疗

    疝气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方面一岁以下婴幼儿疝气密切观察一岁后未愈则手术,不能耐受或暂不适合手术的成人可使用疝气带辅助但无法根治;手术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复发率一定且术后不适明显)、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术后不适轻较常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双侧等但操作要求高);特殊人群中婴幼儿嵌顿需立即就医,老年人术前评基础病术后防并发症控腹压,孕妇一般产后手术紧急情况及时手术防复发。 一、非手术治疗 1.婴幼儿疝气:一岁以下婴幼儿的疝气有自行愈合可能,需密切观察。应避免患儿剧烈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因为腹压增高会加重疝气情况。若一岁后仍未自愈,则需考虑手术干预。 2.成人部分情况: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或暂不适合手术的成人疝气患者,可使用疝气带进行辅助治疗,但疝气带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根治,且需定期评估,若疝气情况加重仍需考虑手术。 二、手术治疗 1.传统疝修补术:利用患者自身组织进行疝修补,该方法有一定复发率,且术后疼痛等不适相对较明显。 2.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人工补片进行修补,相比传统术式复发率低,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相对较轻,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术式。 3.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进行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但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除避免腹压增加外,家长需密切关注疝气情况,若出现疝气嵌顿(表现为疝气部位肿物不能回纳、哭闹不止、呕吐等),需立即就医,因为嵌顿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腹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3.孕妇:孕期疝气需综合评估,一般建议在分娩后再考虑手术治疗,但如果出现疝气嵌顿等紧急情况,需及时手术,手术中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术后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防止疝气复发。

    2025-09-24 13:09:26
  • 小孩疝气怎么治疗

    小孩疝气治疗分保守和手术。6个月以下婴儿可尝试保守,用疝气带,注意皮肤;6个月以上未自愈及嵌顿需手术,手术有传统、无张力、腹腔镜下等方式。婴儿要严格护理,较大儿童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心理疏导,需据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法,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其腹壁肌肉可能随生长发育逐渐强壮,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另外,存在手术禁忌证等不适合立即手术的小孩也可考虑保守治疗。 2.具体措施 使用疝气带:疝气带通过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使用时要注意正确佩戴,避免压迫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同时需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发生皮肤损伤。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6个月以上仍未自愈的婴儿,以及疝气发生嵌顿(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坚硬,伴有哭闹、呕吐、腹痛等症状,且不能回纳)的小孩,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是比较经典的手术方法,通过缝合修补疝环等部位来治疗疝气,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恢复时间可能稍长。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补片进行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相对较低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美观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 婴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保守治疗时使用疝气带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密切关注局部皮肤状况。手术治疗后要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安抚婴儿情绪,减少哭闹,因为哭闹可能增加腹压,影响手术效果或导致复发。 2.较大儿童 较大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术后要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总之,小孩疝气的治疗需要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09-24 13:08:32
  • 脂肪瘤手术压多久

    脂肪瘤手术加压时间分浅表小瘤通常术后加压包扎1-2天以压迫止血促愈合,较大或特殊部位可能延长至3-5天助减少渗出等;儿童患者加压要注意力度并密切观察术区皮肤情况,老年患者愈合能力弱可能需适当延长1-2天且兼顾基础病,有基础病史患者如糖尿病要控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需专业医护监测确定加压时间以防并发症。 一、一般情况的加压时间 1.浅表小脂肪瘤手术:若脂肪瘤位于体表较浅表部位,且瘤体较小,手术创面相对局限,通常术后加压包扎1-2天即可。此阶段加压主要是为了压迫止血,减少术后早期渗血情况,同时促进手术切口处皮肤组织贴合,利于创面初步愈合。 2.较大或特殊部位脂肪瘤手术:对于瘤体较大的脂肪瘤手术,或者手术部位血供较丰富等情况,术后加压包扎时间可能延长至3-5天。例如,位于肢体等血运相对丰富部位的较大脂肪瘤手术,延长加压时间有助于更有效地减少渗出、维持切口稳定,保障创面良好愈合环境。 二、特殊人群的加压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在进行脂肪瘤手术后加压时,需特别注意加压力度。加压力度不宜过大,避免因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一般加压包扎时间可参考常规情况,但要密切观察术区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若发现皮肤有发白、发凉等血液循环不佳表现,需及时调整加压包扎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术后加压包扎时间可能需适当延长1-2天。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加压过程中要兼顾基础疾病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密切关注手术切口恢复情况,若出现愈合延迟等情况,需综合评估调整加压包扎方案。 3.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创面愈合,术后加压包扎时间除参考常规情况外,还需严格控制血糖,确保手术切口在良好的血糖环境下愈合,加压包扎要在保障创面稳定的同时,避免因加压不当加重局部缺血等情况影响愈合;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术后加压包扎时间及力度需更加谨慎评估,可能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下确定合适的加压时间,以防止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2025-09-24 13:07: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