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鲁传,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6年制英语医学班,毕业后留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在美国费城得雷克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院急症科和甲状腺外科学习、工作。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组常务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美国神经科学会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会员、美国化学会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ACS)会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和《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审稿专家。在SCI、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治疗》1部,参编(译)5部。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以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的诊治。展开
  • 阑尾炎为什么会穿孔

    阑尾炎穿孔由阑尾管腔阻塞致腔内压力升高引起,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危害,儿童穿孔率高且易延误诊治,成人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老年反应差、症状不典型且伴基础病穿孔率高、危害重,穿孔后可致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概率升高。 一、阑尾炎穿孔的发生机制 阑尾炎穿孔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压力不断升高所致。阑尾管腔阻塞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粪石也是常见原因,约占35%,多见于成年人。当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使腔内压力逐渐上升,压迫阑尾壁阻碍静脉回流,使阑尾缺血,进而细菌容易侵入受损的黏膜,导致感染加重。随着压力进一步升高,可压迫动脉,造成阑尾缺血坏死,最终发生穿孔。 二、不同人群阑尾炎穿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一)儿童人群 儿童阑尾炎穿孔发生率相对较高。儿童的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且儿童对疼痛的表达往往不明确,病情变化较快。儿童阑尾炎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从而增加了穿孔的风险。例如,儿童可能只是表现为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家长和医生容易忽视,导致阑尾炎症进一步发展而穿孔。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阑尾炎穿孔也较为常见,其发生可能与自身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成年人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等,可能影响阑尾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增加阑尾管腔阻塞的概率。另外,成年人如果本身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基础病史,也会增加阑尾炎穿孔的风险。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阑尾炎穿孔率较高且穿孔后病情往往较严重。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较差,阑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等表现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修复功能,使得阑尾炎症不易控制,容易发生穿孔。而且老年人的肠道蠕动功能减弱,阑尾管腔阻塞的情况相对更易发生,进而导致穿孔。 三、阑尾炎穿孔的危害及相关影响 阑尾炎穿孔后,细菌和脓液会扩散到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可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阑尾炎穿孔后的危害更为严重。例如儿童,穿孔后感染扩散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人穿孔后可能因为基础疾病较多,感染难以控制,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此外,阑尾炎穿孔后手术治疗的难度也会增加,术后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升高。

    2025-10-22 11:44:31
  • 微创疝气手术的原理以及治疗是什么

    微创疝气手术利用腹腔镜技术,原理是在腹壁建穿刺孔,腹腔镜下用补片加强腹壁薄弱区修复疝气;治疗过程包括术前评估准备、建立气腹、探查疝囊、放置补片、关闭穿刺孔,术后有一般护理和康复指导,具创伤小、恢复快优点,不同患者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有差异。 一、微创疝气手术的原理 微创疝气手术主要是利用腹腔镜技术来进行操作。其原理是通过在腹壁上建立几个微小的穿刺孔,将腹腔镜镜头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内。医生可以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清晰地看到疝环口的情况,然后将人工补片放置在疝环口的部位,起到加强腹壁薄弱区域的作用。这样可以修复疝气,防止腹腔内的脏器再次突出。例如,对于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腹腔镜下能够更精准地处理疝囊,并且利用补片来重建腹壁的完整性。 二、微创疝气手术的治疗过程 1.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评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详细地评估心肺功能,以确保手术安全;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后再进行手术。 肠道准备:一般会要求患者在术前禁食、禁水一段时间,并且可能会给予肠道清洁剂来清洁肠道,以减少手术中肠道损伤的风险。 2.手术操作 建立气腹:通过穿刺孔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使腹腔膨胀,为腹腔镜操作提供足够的空间。 探查疝囊:利用腹腔镜观察疝囊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放置补片:将合适大小的补片放置在腹壁薄弱的疝环口区域,用特殊的固定装置将补片固定好,以确保补片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闭穿刺孔:手术结束后,将穿刺孔进行缝合,由于穿刺孔很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3.术后恢复 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护理重点有所差异。儿童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并且要关注其活动情况,防止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老年患者则需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康复指导:患者术后需要逐渐恢复活动,一般建议在术后几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建议,包括饮食方面的调整等,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微创疝气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手术的具体操作和术后恢复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025-10-22 11:43:05
  • 小儿阑尾炎必须手术吗

    小儿阑尾炎多数需手术治疗,仅少数特殊情况可考虑非手术;小儿患阑尾炎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小儿术后要注意切口、饮食、休息等护理及观察异常情况。 一、多数情况需手术 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通常建议手术治疗。这是因为小儿阑尾壁薄,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炎症易导致阑尾缺血、坏死、穿孔。据临床研究,小儿阑尾炎穿孔率较成人高,若不及时手术,穿孔后易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例如,有研究显示,小儿急性阑尾炎穿孔率可达30%左右,而及时手术可有效降低此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特殊情况可考虑非手术治疗 1.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对于症状较轻、炎症局限的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在严密观察下可尝试非手术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需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腹痛情况、血常规等指标。若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不过,非手术治疗的适用范围较窄,且存在病情进展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 2.患儿全身情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极少数情况下,患儿因严重基础疾病等原因全身情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此时可能会权衡利弊后谨慎考虑非手术治疗,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且后续仍需密切关注病情转归。 小儿患阑尾炎的相关因素及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小儿阑尾炎表现不同。婴幼儿阑尾炎症状不典型,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学龄儿童阑尾炎症状相对较典型,可出现右下腹疼痛、发热等。所以对于不同年龄小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小儿阑尾炎风险,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特定生活方式必然导致小儿阑尾炎,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小儿身体正常状态,降低患病风险。 3.病史因素:有过肠道感染等病史的小儿,发生阑尾炎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肠道感染可能影响阑尾的正常功能,导致阑尾管腔梗阻等情况,进而引发阑尾炎。所以对于有肠道感染病史的小儿,更要注意观察其腹部情况,预防阑尾炎的发生。 4.特殊人群(小儿)护理:小儿术后要注意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同时要关注小儿的饮食,术后初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要保证小儿充足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术后有无腹痛复发、发热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025-10-22 11:41:36
  • 小肠疝气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小肠疝气是腹腔内小肠等组织经腹壁薄弱区等突出形成,成因是腹壁结构异常或腹内压异常增高,常见类型有腹股沟疝(斜疝多见于男性具可复性,直疝好发老年男性呈半球形难完全回纳)、股疝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难回纳且嵌顿风险高、脐疝(婴幼儿脐疝与脐环未闭有关可复性,成人脐疝因腹壁退变等较难自行回纳),婴幼儿因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风险高需密切观察,老年人因腹壁退变等易引发且嵌顿风险高需关注腹内压等,不同人群因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病风险有差异。 一、定义阐释 小肠疝气是腹腔内的小肠等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区、缺损或孔隙向外突出所形成的肿物。正常情况下,小肠等脏器处于腹腔特定位置,当存在腹壁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发育薄弱)或腹内压力异常增高(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时,小肠等组织便会突破薄弱处突出。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腹股沟疝 斜疝:多见于男性,与精索下降过程中形成的潜在通道相关,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站立、行走或咳嗽时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可回纳腹腔。 直疝:好发于老年男性,通常是因为腹壁肌肉退行性变、腹股沟三角区薄弱,肿物多呈半球形,一般不进入阴囊,且难以完全回纳。 (二)股疝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因女性骨盆较宽,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肿物多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较难回纳,且发生嵌顿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脐疝 婴幼儿脐疝:与脐环未闭有关,多 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哭闹、用力时突出,安静时可回纳。 成人脐疝:常因腹壁组织退变、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肿物一般位于脐部,较难自行回纳。 三、不同人群相关情况 (一)婴幼儿 由于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发生小肠疝气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腹股沟、脐部等部位是否有异常肿物,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因为婴幼儿小肠疝气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且嵌顿风险随年龄增长有变化。 (二)老年人 本身存在腹壁组织退变、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长期咳嗽、前列腺增生致排尿困难等),更容易引发小肠疝气,且一旦发生嵌顿等情况,病情进展快,风险较高,需格外关注其腹内压控制及腹壁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疝气问题。 (三)其他人群 不同性别、生活方式人群因生理结构及生活习惯差异,发病风险有别,如男性因精索结构等因素腹股沟疝发生率相对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有慢性便秘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腹内压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增加了小肠疝气的发生几率。

    2025-10-22 11:40:17
  • 疝气术后半年同房感觉刀口下面隐痛有事吗

    疝气术后半年同房感觉刀口下面隐痛可能有多种情况,一是正常恢复过程中的轻微不适,可先适当减少同房剧烈程度等观察;二是局部组织异常情况,如组织粘连、瘢痕增生等,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检查;还与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等)、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病史(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有关,疼痛轻微可观察调整生活方式,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则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原因分析:疝气术后半年,一般来说组织已基本愈合,但同房时的腹压变化、身体姿势等可能会对局部产生一定影响。即使组织已相对稳定,仍可能因局部神经修复等因素,在特殊动作或状态下出现轻微隐痛。这可能是一种相对正常的恢复过程中的表现,只要疼痛不剧烈、不持续加重。 应对建议:先适当减少同房时的剧烈程度和幅度,观察疼痛变化。如果疼痛逐渐缓解,可继续观察。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等。 局部组织异常情况 原因分析:虽然术后半年,但仍有可能存在局部组织粘连、瘢痕增生等问题。同房时的腹压变化可能牵拉到局部组织,引起隐痛。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局部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粘连,在同房时腹压改变刺激粘连部位导致疼痛。 应对建议: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超声等,以明确局部组织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如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等。 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 年龄与性别的影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也不绝对;女性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因盆腔等解剖结构的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需要关注术后局部的恢复状况。对于女性患者,还要考虑盆腔内其他器官的情况是否对局部产生影响。 生活方式的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增加局部不适的可能性。所以要提醒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等。 病史的影响: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即使术后半年也可能出现局部的异常情况导致隐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术后恢复情况,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更好的恢复。 总之,疝气术后半年同房感觉刀口下面隐痛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果疼痛轻微且能逐渐缓解,可先观察并调整生活方式;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22 11:37: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