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胃肠、肛肠、腹壁疝外科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姜金波,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2001年至今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工作。 2016年任主任医师。2018年美国克利夫兰医院访问学者。普通外科专业从业二十余年,主要专业方向为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炎性肠病外科、腹壁疝外科。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在腹部外科良恶性疾病,特别是胃肠道肿瘤的标准化根治操作、综合治疗以及胃肠道疑难重症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肛周良性疾病及顽固性便秘的的外科治疗、难治复发疝外科治疗等方面也有较深造诣。 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学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2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3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胃肠、肛肠、腹壁疝外科疾病。展开
  • 破伤风怎么打操作流程

    伤口处理包括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清洗至少15分钟,较深或污染严重伤口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要考虑年龄、病史等因素;然后评估是否需接种破伤风疫苗,依据伤口类型,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等;接着接种破伤风疫苗,分选择疫苗类型(TAT需皮试,TIG一般无需)、准备用品、选注射部位(儿童大腿前外侧区,成人上臂三角肌)、操作注射;最后接种后观察30分钟左右,关注年龄、特殊人群等的反应。 一、伤口处理 1.清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持续15分钟,以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等。对于较深的伤口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等进一步冲洗,但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年龄因素:儿童的皮肤相对娇嫩,清洗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病史因素:若患者有皮肤过敏史等,在选择清洗液时需谨慎评估。 二、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1.判断伤口类型:如果是污染严重的伤口,如被泥土、铁锈等污染的伤口,或者是深而窄的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较高,需要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而清洁的浅表伤口感染破伤风的风险较低。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破伤风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儿童相对更易感染且病情可能更严重,所以对于儿童的伤口要更严格评估。 生活方式因素:经常接触泥土、铁锈等环境的人群,发生污染伤口的几率高,需更关注伤口情况及疫苗接种。 三、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操作流程 1.选择疫苗类型 破伤风抗毒素(TAT):使用前需做皮试。若皮试阴性,可直接肌内注射;若皮试阳性,需进行脱敏注射。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一般无需皮试,可直接肌内注射。 年龄因素:儿童在选择疫苗时需根据年龄等情况合理选择,如儿童使用的制剂可能有相应的规格调整。 特殊人群因素: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选择疫苗及处理皮试等情况时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风险。 2.准备注射用品:准备好注射器、疫苗等用品,检查疫苗的有效期等。 3.注射部位选择: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可选择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 年龄因素:儿童的肌肉发育情况影响注射部位选择,要确保注射在合适的肌肉组织内,避免误注入血管等。 4.注射操作: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后,进行注射。注射时要缓慢推注,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签按压片刻。 特殊人群因素:对于老年人等肌肉松弛的人群,注射时要注意进针深度等,保证注射到位。 四、接种后的观察 1.观察时间:接种后需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年龄因素:儿童的身体反应可能更迅速,观察时间内要密切关注儿童的面色、呼吸、精神状态等。 特殊人群因素:过敏体质等特殊人群在观察期间要重点观察是否有过敏等异常反应。

    2025-09-24 14:28:17
  • 疝气的治疗方法

    疝气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6个月以下婴幼儿疝气可采用疝带压迫,年老体弱或不能耐受手术者用疝气带;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复发率较高、术后不适较明显,适用于一般情况好、疝缺损明确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用补片填补缺损,复发率低、术后不适轻、恢复快,适用于各种疝气)、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对儿童疝气优势明显但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同时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一)婴幼儿疝气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疝气,由于其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采用疝带压迫的方法。因为婴幼儿的腹壁肌肉有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疝带压迫疝环,有可能促进腹壁缺损的愈合。但在使用疝带时要注意正确佩戴,避免压迫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密切观察疝块情况,若发生疝嵌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此类人群可使用疝气带。疝气带的作用是通过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病情,因为疝气带只是一种姑息性的缓解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疝气,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压迫性损伤等问题。 二、手术治疗 (一)传统疝修补术 1.原理:是将疝缺损处用自身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修补。利用邻近的组织如腹横肌、腹内斜肌等的缝合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等结构。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好、疝缺损较明确的患者。但该手术复发率相对较高,约在1%-10%左右,且术后疼痛等不适相对较明显。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 1.原理:使用人工合成的补片来填补疝缺损,避免了传统修补术因自身组织缝合张力大导致的疼痛等问题,补片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降低复发率。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尤其是复发疝等情况。其复发率相对传统修补术较低,一般在1%以下,术后疼痛等不适相对较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 (三)腹腔镜疝修补术 1.原理: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腔内放置补片来修补疝缺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 2.适用情况: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对于儿童疝气,腹腔镜疝修补术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为其创伤小,对儿童的生理干扰小,恢复快。但腹腔镜手术对手术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疝气,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更具优势。对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在非手术治疗中,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疝块情况,年老体弱及伴有严重疾病者使用疝气带时要注意局部皮肤情况等。

    2025-09-24 14:25:09
  • 阑尾炎手术多久可以吃辣

    阑尾炎手术后吃辣时间因人而异,至少需1-3个月后依恢复情况考量,早期1-2周肠道脆弱绝对避免,中期2-3个月视自身及特殊人群等情况少量尝试,后期3个月以上且耐受无不适才渐恢复正常频率,要综合肠道恢复、年龄、基础病史等多因素以耐受无不适为准。 术后早期(1-2周) 身体状况:术后1-2周内,肠道处于较为脆弱的恢复阶段,此时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辛辣食物会对胃肠道产生较强的刺激,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例如,有研究表明,术后早期摄入辛辣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延长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肠道发育尚不完善,术后恢复相对较慢,更应严格遵循术后饮食要求,在1-2周内绝对避免食用辛辣食物;而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恢复稍快,但也需要耐心等待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 生活方式:如果患者在术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影响胃肠道的恢复,应在戒烟限酒的基础上,推迟食用辛辣食物的时间。 术后中期(2-3个月) 身体状况:经过2-3个月的恢复,大部分患者肠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食用辛辣食物。如果食用辛辣食物后没有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等,可少量尝试。不过,即使肠道功能基本恢复,辛辣食物仍可能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所以要逐步适应。 特殊人群: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即使术后2-3个月,食用辛辣食物也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类患者胃肠道黏膜本身就相对脆弱,辛辣食物可能诱发旧病复发,所以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安全食用辛辣食物。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吃辣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可能需要超过3个月,并且在尝试吃辣时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恢复后期(3个月以上) 身体状况:当患者经过3个月以上的恢复,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且在尝试少量食用辛辣食物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时,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但仍不建议过量食用。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长期适量控制辛辣食物摄入的人群,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恢复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可能恢复较快,有的则较慢。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术后3个月就一定可以吃辣,要以自身胃肠道的耐受情况为准。比如,有些患者可能术后肠道恢复较慢,到4-5个月才能够安全食用辛辣食物。 总之,阑尾炎手术后吃辣的时间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自身肠道恢复情况、年龄、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以胃肠道能够耐受且无不适症状为原则来决定是否可以食用辛辣食物。

    2025-09-24 14:23:38
  • 阑尾炎手术后瘦了十几斤是什么原因

    阑尾炎手术后出现瘦十几斤的情况,主要与术后摄入减少、能量消耗变化及营养物质吸收问题有关。术后初期因胃肠功能受影响摄入食物量减少;手术创伤致基础代谢率变化且术后活动量减少,使能量消耗改变;手术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致营养物质吸收受阻,且可能有少量营养物质流失,共同导致体重下降。 一、术后摄入减少 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可能因手术创伤导致胃肠功能暂时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情况,进而使摄入的食物量减少。例如,术后初期患者可能只能进食少量流食,随着时间推移虽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短时间内食量较术前明显减少,长期摄入不足就会造成体重下降,出现瘦十几斤的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术后食欲受手术刺激影响可能更明显,而成年人也可能因身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导致进食量降低。 二、能量消耗变化 1.基础代谢方面:手术是一种创伤,身体在恢复过程中会启动一系列应激反应,这会使基础代谢率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机体为了修复受损组织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消耗更多能量。对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和女性在基础代谢率的调节上虽有差异,但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都会影响整体的能量消耗平衡。比如女性患者术后基础代谢率可能因身体的应激调整而升高,导致能量消耗增加。 2.活动量改变:术后患者活动量通常会减少,尤其是在术后早期需要卧床休息,活动量较术前大幅下降,能量消耗也随之减少,但由于摄入减少的幅度可能大于活动量减少导致的能量消耗减少幅度,最终仍会出现体重下降。老年人术后活动量减少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期间更需要卧床休息,而儿童患者术后也会因身体不适等原因活动量降低,这些都会影响体重变化。 三、营养物质吸收问题 1.肠道功能影响:阑尾炎手术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肠道蠕动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在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时,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比如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能不如术前顺畅,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引起体重下降。不同年龄患者肠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不同,儿童肠道相对娇嫩,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可能更需关注,成年人肠道功能在术后也可能出现短期紊乱影响营养吸收。 2.营养物质流失: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隐性的营养物质流失情况,虽然这种流失量相对较少,但对于术后本就摄入不足的患者来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体重下降的情况。例如术后可能会有少量体液丢失等情况,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会对体重产生影响,不同性别在营养物质流失的代偿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女性可能相对更需关注术后营养物质的补充来维持体重稳定。

    2025-09-24 14:20:26
  • 做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吗

    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建立在多方面优势及临床验证基础上,其安全性与合理适应症选择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不同考量,且依赖医生操作技能、术前全面评估、手术室设备及术后护理等,具体安全性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一、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基础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其安全性建立在多方面优势及临床验证基础上。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例如,针对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其术后疼痛较轻、恢复时间短,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通过微小切口插入器械和摄像头操作,减少了对腹腔脏器的大面积暴露和创伤,降低了传统开腹手术因大范围组织分离带来的感染等风险。 二、适用情况与安全性关联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合理的适应症选择密切相关。对于适合行腹腔镜手术的病症,如早期简单的阑尾炎症、部分胃肠道良性肿瘤等,手术安全性有保障。但对于复杂、疑难病症,如严重腹腔粘连、晚期恶性肿瘤等,腹腔镜手术风险可能升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综合评估后谨慎选择。例如,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发生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增加,但这并非腹腔镜手术本身绝对不安全,而是与具体病情及手术操作难度相关。 三、不同人群的安全性考量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腹腔镜手术对老年人的应激反应较小,可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但需在术前充分评估老人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其能耐受手术。例如,术前控制好血压、血糖,优化全身状况后,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相对安全。 儿童:儿童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如腹腔空间小、器官娇嫩等。但在经验丰富的小儿外科医生操作下,针对适合的小儿外科病症,如小儿腹股沟疝等,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脏器损伤等问题,同时密切监测术后恢复情况。 四、安全性依赖的关键因素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依赖于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术前全面评估。医生需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能精准处理手术中的各种情况。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以准确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此外,手术室的设备条件、术后的精心护理等也对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如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恢复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综上,腹腔镜手术在合理适应症选择、专业医生操作及完善围手术期管理下是相对安全的,但具体安全性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2025-09-24 14:19: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