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吕斌,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手术学研究室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西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学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外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山东医师协会甲状腺乳腺医师委员会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普外专业副组长。 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高锰酸钾怎样才能洗掉

    高锰酸钾沾到衣物或皮肤上,可尝试以下方法清洗:立即清洗、使用还原剂(如维生素C、草酸)、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酒精或白醋。注意,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材质和颜色的衣物,使用前需先在不显眼处试验。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但如果高锰酸钾沾到衣物或皮肤上,可能会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那么,高锰酸钾怎样才能洗掉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立即清洗:如果高锰酸钾刚刚沾到衣物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减轻其氧化作用。如果是衣物沾上高锰酸钾,可以用冷水浸泡,然后用肥皂或洗衣粉轻轻搓洗。 2.使用还原剂: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被还原剂还原。因此,可以使用一些还原剂来去除高锰酸钾的颜色。例如,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可以将高锰酸钾还原为无色物质。将维生素C片溶解在水中,然后将衣物浸泡在其中,轻轻搓洗,直到高锰酸钾的颜色消失。 3.使用草酸:草酸也是一种还原剂,可以将高锰酸钾还原为无色物质。将草酸溶解在水中,然后将衣物浸泡在其中,轻轻搓洗,直到高锰酸钾的颜色消失。需要注意的是,草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4.使用氧化剂: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被更强的氧化剂氧化为无色物质。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氧化剂来去除高锰酸钾的颜色。例如,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可以将高锰酸钾氧化为无色物质。将过氧化氢溶液涂抹在衣物上,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5.使用酒精或白醋:酒精和白醋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将高锰酸钾氧化为无色物质。将酒精或白醋涂抹在衣物上,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的颜色去除方法可能因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而有所不同。在使用任何方法去除高锰酸钾的颜色之前,应先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试验,以确保不会对衣物造成损害。 总之,去除高锰酸钾的颜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高锰酸钾沾到衣物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然后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2025-09-24 13:07:59
  • 脂肪瘤用做B超吗

    B超用于脂肪瘤诊断具成像特性可清晰显示其基本特征且无创便捷不同人群中儿童做B超辐射低易配合成年男性无需特殊准备成年女性乳腺部位检查避月经期有基础病史人群做B超不影响基础病情可正常明确脂肪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一、B超用于脂肪瘤诊断的优势 1.成像特性:B超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脂肪瘤在B超下呈现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能清晰显示其位置、大小、形态等基本特征,这是因为脂肪瘤的组织结构与周围正常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特性不同,从而可通过B超图像准确识别。 2.无创便捷性:B超检查无需侵入性操作,患者承受的痛苦小,操作过程简便,可快速进行检查,且能重复检查,便于动态观察脂肪瘤的变化情况,无论是儿童、成年男性还是成年女性,都能安全、便捷地接受B超检查,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也不会因基础病史而影响该检查的进行,能正常获取脂肪瘤相关的影像学信息。 二、不同人群做B超时的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B超的超声波辐射剂量极低,对儿童身体不会造成辐射损伤等危害,检查过程中儿童只需保持相对安静的体位即可配合检查,医护人员会根据儿童特点轻柔操作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主要是通过B超清晰查看脂肪瘤在儿童体内的具体情况,为后续诊断和处理提供依据。 2.成年人群 男性:成年男性进行B超检查时,无需特殊准备,按照医生要求暴露相应检查部位即可,B超检查能准确呈现脂肪瘤的相关信息,帮助医生判断脂肪瘤状况,以决定后续是观察还是进一步处理等。 女性:女性进行B超检查时,若涉及乳腺等部位的脂肪瘤检查,要注意避开月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的轻微影响(一般影响较小),整体上B超检查能正常用于女性脂肪瘤的诊断,清晰显示脂肪瘤的特征。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B超检查不会对基础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因为B超是物理性的检查手段,主要是利用声波成像,不会引发基础病情的波动,可正常通过B超明确脂肪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为综合评估病情和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2025-09-24 13:07:23
  • 什么情况下才做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有胆囊疾病、胃部疾病、肠道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适用,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优势,但也有适用范围有限、技术要求高、设备要求高、中转开腹可能等局限性。 1.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等可以通过小孔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疼痛。 3.肠道疾病:如结肠癌、直肠癌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可以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4.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可以通过小孔进行手术,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较小。 5.泌尿系统疾病:如肾上腺肿瘤、肾囊肿等。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等可以通过小孔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 1.创伤小:通过小孔进行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疼痛,术后恢复更快。 2.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出血较少。 3.疼痛轻:术后疼痛较轻,患者可以更早地进行活动和恢复。 4.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减少了医疗费用。 5.美容效果好: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较好。 然而,腹腔镜手术也有一些局限性: 1.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手术都适合腹腔镜手术,有些复杂的疾病可能需要传统手术。 2.技术要求高: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手术难度较大时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 3.设备要求高:需要特殊的腹腔镜设备和器械,手术成本较高。 4.中转开腹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可能需要中转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多种疾病,但具体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手术的优缺点,做出明智的决策。

    2025-09-24 13:05:47
  • 怎样会导致阑尾炎

    阑尾炎的引发因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儿童因淋巴滤泡增生等较常见)、细菌入侵(肠道细菌趁机侵入引发感染),还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及特殊人群情况(孕妇易因子宫增大受影响,老年人群体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治)。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儿童的淋巴组织相对较活跃,所以儿童发生淋巴滤泡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的情况相对多见;不同性别在此方面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比如饮食中纤维摄入过少等可能增加粪石形成风险,进而影响阑尾管腔状态。 细菌入侵 具体情况:当阑尾管腔阻塞后,肠道内的细菌就会趁机侵入阑尾壁引发感染。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细菌会分泌毒素,损伤阑尾黏膜,然后逐步引起阑尾的炎症反应。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一般人群都可能面临细菌入侵的风险,但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的影响;不同性别在细菌入侵引发阑尾炎的概率上无显著性别差异,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可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其他因素 胃肠道疾病影响:像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可直接蔓延至阑尾,引起阑尾炎症;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阑尾的血管和淋巴管痉挛,影响阑尾的血运和免疫功能,从而诱发阑尾炎。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阑尾炎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阑尾管腔的异常等情况,进而增加患阑尾炎的风险;不过遗传因素不是单独致病的唯一因素,往往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增加阑尾发生病变的几率;比如长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出现阑尾管腔阻塞相关问题。 特殊人群情况:孕妇随着子宫的增大,可能会压迫阑尾,影响阑尾的血运和引流,增加孕期患阑尾炎的风险,而且孕期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群体由于机体功能衰退,阑尾的蠕动功能减弱等,发生阑尾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

    2025-09-24 13:05:09
  • 贲门粘膜下脂肪瘤治疗

    贲门粘膜下脂肪瘤内镜治疗有适用于较小肿瘤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适用于稍大或复杂且局限于黏膜下层的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用于较大、内镜难切或怀疑恶变情况,儿童优先内镜微创且需经验丰富医师操作,老年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优化术前术后管理,有基础病史者治疗前要控制基础疾病保证治疗安全。 一、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较小的贲门粘膜下脂肪瘤,通过内镜操作,利用圈套器等工具将肿瘤完整切除,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该方法基于内镜技术的精准操作,能在直视下处理病变,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 2.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稍大或形态复杂的贲门粘膜下脂肪瘤,ESD可完整剥离病变组织,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范围稍广但仍局限于黏膜下层的情况。通过逐步分离黏膜下层,将肿瘤整块切除,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二、外科手术治疗 当贲门粘膜下脂肪瘤较大、内镜下切除困难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外科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内镜治疗无法完全处理的情况,但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关注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防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优先选择内镜下微创治疗,因儿童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弱,外科手术创伤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大。内镜治疗需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确保操作安全、精准,减少对儿童消化道的不良影响。 2.老年患者: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若选择外科手术,术前需优化患者身体状态,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及康复护理,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因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差,需更加精细的术后管理。 3.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前需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内镜治疗时需注意操作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外科手术则需考虑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干扰及术后用药等问题,确保治疗过程中基础疾病不加重。

    2025-09-24 13:04: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