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吕斌,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手术学研究室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西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学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外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山东医师协会甲状腺乳腺医师委员会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普外专业副组长。 展开
个人擅长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破伤风要多久之内打

    破伤风多由伤口侵入人体引发,一般建议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浅表、污染严重伤口均如此,超24小时可能需加免疫球蛋白,儿童、孕妇、老年人受伤后也应及时评估伤口并接种相应制剂,密切观察反应。 受伤类型不同的接种时间差异 浅表伤口:如果是比较表浅、干净的伤口,如轻微擦伤等,也应尽量在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虽然这类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为了安全起见,仍建议在受伤后尽快接种。 污染严重的伤口:对于被泥土、铁锈、粪便等污染严重的伤口,由于伤口处容易形成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更高,更需要在受伤后尽快(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若受伤超过24小时,也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此时可能需要同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因为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而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提供被动免疫。 特殊人群的接种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对于受伤后破伤风的预防同样要重视。如果儿童有受伤情况,应按照上述时间要求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受伤后更要仔细评估伤口情况,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相应的破伤风预防制剂。 孕妇:孕妇受伤后也需要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感染。破伤风疫苗对于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能够有效保护孕妇免受破伤风杆菌感染,同时也能降低胎儿因孕妇感染破伤风而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受伤后应尽快前往医院,由医生评估伤口并决定是否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及具体的接种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受伤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老年人受伤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并根据伤口情况在24小时内或超过24小时但仍在合适时间范围内接种破伤风疫苗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接种后的反应,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对疫苗的反应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2025-09-24 12:50:22
  • 身上多处脂肪瘤痒

    身上多处脂肪瘤出现瘙痒可能与体积变化压迫周围组织或合并皮肤问题相关,评估要观察脂肪瘤特征与排查皮肤状况,非药物干预有皮肤清洁护理和减少局部刺激,儿童需防搔抓致破损及时就医,孕妇慎选干预方式遵医嘱,老年人注重保湿并关注脂肪瘤变化及时就医。 一、脂肪瘤痒的可能原因分析 身上多处脂肪瘤出现瘙痒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一为脂肪瘤体积变化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当脂肪瘤体积增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刺激皮肤,从而引发瘙痒感;其二是合并皮肤问题,如脂肪瘤部位皮肤继发湿疹、真菌感染等,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瘙痒。 二、脂肪瘤及瘙痒的评估要点 1.观察脂肪瘤特征:需留意脂肪瘤的数量、大小(直径范围等)、质地(柔软或偏硬等)、活动度(能否推动等)以及近期有无明显变化(如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等)。2.排查皮肤状况:查看脂肪瘤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皮疹等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合并症导致瘙痒。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皮肤清洁护理: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清洁皮肤,保持脂肪瘤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污垢积聚刺激皮肤。2.减少局部刺激: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防止衣物对脂肪瘤部位产生摩擦,进而减轻瘙痒感;避免搔抓脂肪瘤及周围皮肤,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出现多处脂肪瘤伴痒时,家长需密切看护,防止儿童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一旦皮肤破损易引发感染,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评估脂肪瘤情况及皮肤状态。 孕妇: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出现脂肪瘤痒时,需谨慎选择干预方式,优先采用对胎儿无影响的皮肤护理方法,如轻柔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湿润等,若需进一步处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有所下降,出现多处脂肪瘤痒时,更要注重皮肤保湿,可适当使用温和的保湿护肤品,同时密切关注脂肪瘤变化,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脂肪瘤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检查。

    2025-09-24 12:48:19
  • 淋巴疼是怎么回事

    淋巴结疼痛可能由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需就医检查确定病因。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例如,喉咙痛、牙龈炎、扁桃体炎等口腔感染可能导致颈部淋巴结疼痛;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腋窝或纵隔淋巴结疼痛。 2.炎症:身体的某些部位发生炎症时,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乳腺炎、淋巴结炎、肝炎、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相应部位的淋巴结疼痛。 3.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淋巴结疼痛。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影响全身的淋巴结。 4.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当癌症细胞转移到淋巴结时,可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例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癌症可能转移到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 5.其他原因:某些药物过敏、创伤、寄生虫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结疼痛。 如果出现淋巴结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等,以帮助诊断病因。 在等待就医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疼痛: 1.休息:尽量减少活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多喝水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3.局部冷敷或热敷: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尝试在淋巴结疼痛的部位进行冷敷或热敷,但要注意避免烫伤或冻伤。 4.避免刺激:避免摩擦、挤压淋巴结疼痛的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来说,淋巴结疼痛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因此,如果儿童出现淋巴结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总之,淋巴结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出现持续或加重的淋巴结疼痛,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9-24 12:47:30
  • 如何判断伤口是否感染

    伤口是否感染可以通过症状、外观、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来判断,如有发红、肿胀、疼痛、发热、脓液、伤口渗出、异味等症状,或伤口裂开、无法愈合,应及时就医。 1.症状: 发红、肿胀:感染的伤口通常会出现发红、肿胀的现象,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的。 疼痛:伤口周围可能会有疼痛或压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或触碰时更为明显。 发热: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的症状。 脓液:如果伤口有脓液形成,这是感染的明显迹象。脓液是由白细胞和细菌死亡后的物质组成的。 2.外观: 伤口渗出:感染的伤口可能会有较多的渗出物,这可能是血液、血清或脓液。 伤口裂开:感染可能导致伤口裂开或无法正常愈合。 异味:伤口可能会有异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气味。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身体的免疫反应。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伤口分泌物培养:如果怀疑伤口感染,医生可能会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和敏感的抗生素。 4.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等,可用于检查伤口周围的组织是否有感染或其他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或者容易延误诊断。因此,如果伤口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处理伤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伤口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但避免用力擦拭。 2.避免感染:避免再次受伤,不要让伤口接触污染物,保持伤口干燥。 3.按照医生建议处理:如果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4.注意观察: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判断伤口是否感染需要综合考虑症状、外观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如果对伤口的情况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9-24 12:46:52
  • 破伤风打哪里

    破伤风疫苗常见肌内和皮下注射途径,一般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适用于大多儿童和成人,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特殊人群注射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注射部位和规范及安抚情绪,成人要告知过敏史等,孕妇接种也需谨慎操作并密切观察反应。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一般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进行肌内注射。三角肌部位肌肉较丰厚,能较好地吸收疫苗,且此处神经、血管分布相对较少,注射时相对较安全。例如,对于普通创伤后需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成人,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 操作要点:注射时需常规消毒皮肤,然后将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约2/3深度,缓慢推注疫苗。 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适用人群:主要是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婴儿的上臂三角肌还未发育完全,选择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更为合适。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时,应选择大腿中段前外侧,此处有丰富的肌肉组织,且避开了大的神经血管。例如,新生儿接种破伤风疫苗多采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的方式。 操作要点:消毒大腿前外侧皮肤后,以45度角快速刺入肌肉适当深度进行注射。 特殊人群注射注意事项 儿童:婴儿接种时要特别注意注射部位和操作规范,确保疫苗准确注入肌肉组织,避免误注入皮下。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因疼痛产生的不适。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也要告知注射部位可能有轻微疼痛或酸胀感,一般会在短时间内缓解。 成人:成人在注射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等情况。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属于正常现象,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但如果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时,一般也是选择上臂三角肌等合适部位进行肌内注射。虽然疫苗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谨慎操作,注射后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09-24 12:45: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