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各种妇科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尤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和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友忠,妇产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1990年山东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山东大学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美国Hartford Hospital访问学者。自1985年至今一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10年来重点从事妇科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3项,山东省重大科研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SDSCCP)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妇科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尤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和诊治经验。展开
  • 药流和人流哪个对身体伤害小

    此处人流一般是指人工手术流产,而药流是指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和人工手术流产哪个对身体伤害小并没有绝对的结论,二者都有一定的风险。 在药物流产的过程中,子宫内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由于是药物作用,这种损伤相对较轻,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修复。然而,如果药物流产失败或胚胎未完全排出,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手术,这时对子宫内膜的伤害会加大。人工手术流产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更直接的机械性损伤。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器械对子宫内膜进行刮除或吸引,这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或形成瘢痕。多次手术流产还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粘连的风险,影响未来生育。 综上所述,药物流产和人工手术流产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伤害,但是二者的适应症不同,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慎重选择。

    2025-04-01 08:57:19
  • 四维彩超左心室强光点怎么回事?

    四维彩超检查中左心室有强光点可见于以下这几种原因。一、心脏中心腱索增厚。二、乳头中央有矿物质沉积。三、乳头冠状动脉分支早期缺血性改变。四、乳头肌腱索的不完全穿孔导致。五、胎儿心脏畸形,需要做无创DNA、羊水穿刺、胎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染色体以及心脏结构异常。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医嘱,定期去医院做孕期检查,尽早排除胎儿畸形的可能。

    2025-03-29 18:32:43
  • 喝酒后能吃避孕药吗?

    喝酒后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酒精会影响机体对避孕药的吸收,从而增加避孕失败的可能性。可以等到酒精代谢完全后再服用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在同房后七十二小时之内服用即可。服药前后两个小时之内避免进食,需要保持空腹。如果服药后出现月经推迟超过一个星期的现象,则有意外怀孕的可能。平时应尽量以避孕套避孕为主,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较高,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

    2025-03-29 19:14:55
  • 不排卵是怎么回事

    不排卵是女性卵巢无法正常排出卵子影响生育的生殖系统问题,常见原因有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如下丘脑分泌激素脉冲式分泌异常、垂体病变等)、卵巢本身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早衰、卵巢肿瘤等)、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35岁后卵巢功能衰退不排卵风险增)、生活方式(熬夜、饮食过度节食或肥胖、过度运动等影响)、病史(曾患妇科疾病可能致不排卵),临床表现有月经失调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伴随症状,诊断方法有基础体温测定、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激素水平测定、腹腔镜检查,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等需就医,青春期女性月经紊乱要关注,内分泌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病改善排卵。 一、定义 不排卵又称排卵障碍,是指女性卵巢无法正常排出卵子的生殖系统常见问题,可影响生育功能。 二、常见原因 (一)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 1.下丘脑因素: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式分泌异常,会干扰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分泌,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紊乱;2.垂体疾病:垂体肿瘤、垂体炎症等病变可影响LH和FSH的正常分泌,导致不排卵,如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因垂体分泌泌乳素过多抑制排卵。 (二)卵巢本身病变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等先天因素致使卵巢结构与功能异常,影响卵子发育与排出;2.卵巢早衰: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无法正常排卵;3.卵巢肿瘤:如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等肿瘤可破坏卵巢组织,干扰排卵过程。 (三)内分泌紊乱 1.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均会干扰卵巢排卵的内分泌调节;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分泌过多雄激素等激素,可抑制卵巢排卵功能。 三、相关影响因素 (一)年龄 女性35岁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不排卵风险增加。 (二)生活方式 1.熬夜:长期熬夜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2.饮食:过度节食致机体营养不足,内分泌失调;肥胖人群因体内脂肪代谢异常,雄激素水平升高,干扰排卵;3.运动:过度消瘦或过度剧烈运动可影响激素分泌,引发不排卵。 (三)病史 曾患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人群,炎症或异位病灶可能破坏卵巢组织、影响盆腔环境,进而导致不排卵。 四、临床表现 (一)月经失调 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闭经或月经稀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 (二)其他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伴有多毛、肥胖、痤疮等;长期不排卵还可能因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 五、诊断方法 (一)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提示无排卵,因无排卵时体温无双向变化。 (二)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通过B超观察卵泡生长、发育及排出情况,可发现卵泡不破裂或不生长的情况。 (三)激素水平测定 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检测雌激素、孕激素、LH、FSH等水平,了解内分泌状态,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LH/FSH比值异常升高。 (四)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卵巢形态、有无排卵征象等,辅助明确不排卵原因。 六、特殊人群提示 (一)育龄女性 若出现月经异常、备孕长期未孕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不排卵原因,尽早干预以提高生育几率。 (二)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可能涉及不排卵,需关注生长发育及内分泌状况,必要时就医评估卵巢功能。 (三)内分泌疾病患者 患有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稳定内分泌水平,以改善排卵功能。

    2025-10-10 12:56:27
  • 孕妇喝牛奶最好的时间是几点

    孕妇喝牛奶需考虑时间选择、不同时间段利弊、特殊人群建议及科学饮用注意事项,核心观点是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牛奶饮用时间与方式以保障健康。营养吸收效率与代谢需求是选择饮用时间的重要依据,早餐后饮用可搭配维生素D食物促进钙吸收,晚餐后1小时需避免与含草酸、植酸食物同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睡前1小时饮用低脂牛奶可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无GDM孕妇建议分散至三餐之间饮用。不同时间段饮用各有利弊,早晨饮用可补充钙流失,午后加餐可缓解疲劳,睡前饮用可稳定夜间血糖。特殊人群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乳糖不耐受孕妇、多胎妊娠或巨大儿风险孕妇需遵循特定饮用建议。科学饮用需注意温度控制、储存条件及过敏预警。孕妇每日牛奶摄入量建议300~500ml,分2~3次饮用,优先选择全脂或低脂牛奶,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可提升钙吸收效率,存在特殊情况的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孕妇喝牛奶的时间选择依据 1.营养吸收效率与时间关联性 临床研究显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效率在餐后1~2小时达到峰值,此时胃酸分泌活跃,有助于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离子。孕妇若选择早餐后饮用,可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强化谷物)协同促进钙吸收;若选择晚餐后1小时饮用,则需注意避免与含草酸(如菠菜)、植酸(如全谷物)的食物同时摄入,以免影响钙质吸收率。 2.代谢需求与血糖波动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需特别关注餐后血糖波动。研究指出,睡前1小时饮用低脂牛奶(200~300ml)可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同时避免空腹饮用导致的胃酸反流。对于无GDM的孕妇,建议将牛奶摄入分散至三餐之间,以维持血糖平稳。 二、不同时间段的利弊分析 1.早晨饮用(7:00~9:00) 优势:补充夜间钙流失,促进胎儿骨骼发育;搭配全麦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可延缓牛奶排空速度,延长饱腹感。 注意事项:避免与铁剂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以防影响铁吸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 2.午后加餐(15:00~16:00) 优势:缓解妊娠期疲劳,提供优质蛋白;搭配坚果可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注意事项: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因加餐导致体重超标;胃食管反流患者需避免平卧位饮用。 3.睡前饮用(21:00~22:00) 优势:稳定夜间血糖,减少夜间抽筋;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注意事项: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以降低热量摄入;饮用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预防反流。 三、特殊人群的饮用建议 1.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建议:选择低钠牛奶(钠含量≤120mg/100ml),避免加重水钠潴留;监测血压波动,若饮用后出现水肿需调整摄入量。 2.乳糖不耐受孕妇 替代方案:分次少量饮用(每次≤100ml),或选择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补充乳糖酶制剂需遵医嘱。 3.多胎妊娠或巨大儿风险孕妇 建议:每日牛奶摄入量控制在500ml以内,配合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 四、科学饮用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建议饮用温牛奶(40~50℃),避免过冷刺激胃肠道或过热破坏营养成分。 2.储存条件:开封后需冷藏(2~4℃),24小时内饮用完毕;避免反复加热导致蛋白质变性。 3.过敏预警:首次饮用需观察30分钟,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 五、综合建议 孕妇每日牛奶摄入量建议为300~500ml,可分2~3次饮用。优先选择全脂牛奶(孕早期)或低脂牛奶(孕中晚期),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每日400IU)可进一步提升钙吸收效率。存在消化系统疾病、代谢异常或食物过敏史的孕妇,需在产科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2025-10-10 12:55: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