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超胆囊大小正常值是多少
胆囊是位于右上腹的肝脏下方梨形囊状器官,主要是起到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正常B超下的胆囊正常值包括:胆囊的大小为8~12cm,宽大约在3~5cm,容积是40~60ml。 肝细胞每天会分泌大概600~800ml的胆汁,一般需要在胆囊内储存和浓缩;同时胆囊也属于盲袋状物,在进食脂肪等食物后,会在胆囊收缩素的作用下促进胆囊收缩,然后将胆汁排人到胆总管使其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B超下,正常的胆囊壁是光滑的,胆汁也没有回声,透声效果良好,一般当胆囊出现炎症时,胆囊的体积会有明显的增大,其中的前后径对胆囊张力反应比长径更有价值,同时胆囊壁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厚,一般会超过3cm,炎症加重的同时会也有可能会出现双轨征。 患者生活中需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饱,少食多餐,避免使胆囊剧烈收缩,也可以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2025-04-01 03:34:52 -
胆结石如何10分钟止痛
胆结石疾病止痛通常采用解痉、消炎、镇痛三大策略,短期内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能保证10分钟一定能止痛。 疼痛是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最突出的症状,让患者最为痛苦的表现。使用解痉、消炎、镇痛等方法可以迅速止痛。需要在解痉的基础上,再加用消炎、镇痛措施,不能单纯镇痛。 但是需要指出,止痛并不是“治本”,而仅仅是“治标”而已,因为结石还在那里。更重要的是部分胆囊结石疼痛可能并发了胆囊坏疽、胆囊穿孔、胆管炎等严重问题,需要急诊处理。因此,胆结石疼痛发作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在家自行处理。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此时出现急腹症的表现,可急诊手术。胆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症状较轻,无急腹症的表现,但结石长期留置,形成慢性刺激,可加重炎症,结石表面脱落,可由此形成新的结石,最终发展成充满型结石,因此凡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均可择期手术,通常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2025-04-01 03:34:51 -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是什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 临床表现为: 1.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以躯干及下肢为主,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瘙痒难忍时抓痕累累。若发生胆汁淤积症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会引起十二指肠肿瘤等疾病。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2.相对来说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的时间更早一些,之后才会出现黄疸,患有胆汁淤积症的人皮肤颜色大多都会发黄。黄疸可以引起小便浓茶色,大便陶土样改变,严重的黄疸还会引起凝血功能的异常,造成皮下的瘀斑和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
2025-04-01 03:34:50 -
胆结石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胆结石、胆石症患者手术后,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以免对手术的效果造成影响。胆囊结石的形成,本身就与平时的饮食关系非常密切。 术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蛋黄等。由于胆囊在切除之后,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减少,影响脂肪和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腹泻等。还要注意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吃饭七分饱。虽然说不能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胆固醇和脂肪,但是也要做到均衡饮食,适当的补充优质蛋白。 因为手术后所导致的细胞损伤,需要用优质蛋白来恢复,如鱼、虾、豆腐等,是不错的选择。平时还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当中的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促进伤口的愈合。 按照方式来说,尽量的采用蒸、煮、炖的方式,避免油炸、烧烤,以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2025-04-01 03:34:49 -
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状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症状一般包括营养及发育不良、黄疸、肝脾大等。 1.营养及发育不良: 初期患者情况良好,营养发育正常,临床表现与黄疸程度不相符。随后一般情况逐渐恶化,至3~4个月时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等。 2.黄疸: 本病突出的表现是梗阻性黄疸,出生1~2周后的新生儿,本该逐步消退的生理性黄疸反而更加明显,呈进行性加重,巩膜和皮肤由金黄色变为绿褐色或暗绿色。大便渐为陶土色,尿色加深呈浓茶样,尿布染黄,皮肤有瘙痒抓痕。 3.肝脾大: 出生时肝脏正常,随病情发展而呈进行性肿大,2~3个月即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发生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最终出现感染、出血、肝衰竭,严重时死亡。 除上述症状外,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状还有消化功能差、精神萎靡等。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遵医嘱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5-04-01 0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