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高危妊娠的诊治、出生缺陷的产前咨询与诊断、产科急危重症以及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处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马玉燕,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主任医师,1991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产科副主任。 擅长优生咨询、产前诊断、产科感染性疾病诊疗、复发性流产的诊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诊疗,对处理各种产科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等疑难病症及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处理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伴植入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致力于高危妊娠防治及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研究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遗传与优生学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及现代妇产科进展等杂志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高危妊娠的诊治、出生缺陷的产前咨询与诊断、产科急危重症以及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展开
  • 几周做唐氏筛查最好

    唐氏筛查分为孕早期(1113周)和孕中期(1520周),孕早期通过超声测NT厚度结合血清学指标筛查,特殊人群应早筛查;孕中期通过检测血清指标结合多种因素计算风险,年龄大、体重异常孕妇需特殊注意。唐氏筛查重要,可初步判断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疾病,检查前要注意准备,如孕中期可能需空腹、如实告知情况等,若结果高风险需进一步做确诊检查如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 一、唐氏筛查的最佳孕周 唐氏筛查一般分为孕早期唐氏筛查和孕中期唐氏筛查,孕早期唐氏筛查的最佳孕周为1113周,孕中期唐氏筛查的最佳孕周为1520周。 (一)孕早期唐氏筛查 1.孕周意义 在1113周时,通过超声测量胎儿的颈项透明层(NT)厚度,同时结合孕妇的血清学指标进行联合筛查。此时胎儿的发育阶段使得NT测量相对准确,能够初步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孕妇,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胎儿的大小来准确推算孕周,以确定是否处于最佳筛查孕周。 2.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有过不良孕产史、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孕早期就应按照此孕周进行唐氏筛查,以便更早地发现潜在风险。因为这类人群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相对较高,早筛查早干预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 (二)孕中期唐氏筛查 1.孕周意义 在1520周进行孕中期唐氏筛查时,主要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指标,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此阶段胎儿的发育情况使得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相对稳定且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2.特殊人群考虑 年龄较大的孕妇(如年龄超过35岁),即使处于孕中期,也应按时进行唐氏筛查。因为年龄是唐氏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年龄越大,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越高,通过孕中期唐氏筛查可以进一步明确风险情况。而对于体重过重或过轻的孕妇,在进行孕中期唐氏筛查时,需要准确测量体重等指标,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因为体重因素可能会影响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从而影响风险评估。 二、唐氏筛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一)重要性 唐氏筛查是孕期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通过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患儿通常具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多种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通过唐氏筛查可以在孕期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以便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如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注意事项 1.检查前准备 孕早期唐氏筛查时,一般不需要空腹,但孕中期唐氏筛查通常需要空腹抽血,所以孕妇在检查前要注意空腹时间要求,一般建议空腹812小时。 孕妇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月经周期、体重、是否患有某些疾病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唐氏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2.检查后后续 如果唐氏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也不要过于惊慌,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确诊检查的方法包括羊水穿刺和无创DNA检测等。羊水穿刺是通过抽取羊水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情况,但有一定的流产风险;无创DNA检测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相对安全无创,但检测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建议选择合适的确诊检查方法。

    2025-10-13 13:25:14
  • 怀孕6个月流鼻血怎么回事

    怀孕6个月流鼻血可由局部因素(鼻黏膜干燥、鼻外伤)和全身因素(血压变化、凝血功能异常、内分泌因素)导致,出现流鼻血时应保持冷静,采取正确处理方式,严重或频繁时及时就医,孕妇日常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不良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有相关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治疗监测。 一、局部因素导致怀孕6个月流鼻血 1.鼻黏膜干燥 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鼻黏膜的血管功能等。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鼻黏膜容易因水分丢失而干燥,鼻黏膜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例如,在秋冬季节,室内供暖使空气湿度降低,孕妇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较易出现鼻黏膜干燥流鼻血的情况。 鼻腔炎症也可能导致鼻黏膜干燥,如鼻炎等。炎症会使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黏液分泌减少,进而引发干燥,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2.鼻外伤 孕妇如果不经意间用力擤鼻、挖鼻等,都可能损伤鼻黏膜的血管,导致流鼻血。比如,孕妇在清理鼻腔时过于用力,就可能造成鼻黏膜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另外,面部受到轻微碰撞等外力作用,也可能波及鼻部,引起鼻出血。 二、全身因素导致怀孕6个月流鼻血 1.血压变化 怀孕中晚期,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可能会有一定波动。如果血压升高,会使鼻腔血管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来说,正常孕妇的血压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若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就需引起重视。例如,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其血压升高可能会增加鼻出血的发生几率。 血压过低也可能导致鼻腔血管供血异常,进而引起出血。但相对血压升高来说,血压过低导致鼻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少见。 2.凝血功能异常 孕期孕妇的凝血系统会发生变化,一些凝血因子水平可能会有所改变。如果孕妇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就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容易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另外,维生素K缺乏也可能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鼻出血的风险。孕妇在孕期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K等,如果摄入不足,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内分泌因素 怀孕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升高,雌激素可使鼻黏膜的血管扩张、充血,鼻黏膜容易肿胀、增厚,这也增加了鼻出血的可能性。例如,雌激素的升高会影响鼻黏膜的血管状态,使得鼻腔血管更易破裂出血。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1.一般处理 当孕妇出现流鼻血时,应保持冷静,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然后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如果鼻出血情况较为严重或频繁发生,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 2.特殊人群(孕妇)注意事项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鼻黏膜过于干燥。同时,要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习惯。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患有妊娠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的孕妇,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监测,控制基础疾病,降低鼻出血的发生风险。 总之,怀孕6个月流鼻血可能由多种局部和全身因素引起,孕妇出现流鼻血情况时应正确处理并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3 13:24:42
  • 孕期一直有褐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孕期出现褐色分泌物可能由先兆流产、宫颈病变、胎盘因素、宫外孕等原因引起,孕妇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处理,如先兆流产需适当休息、可能补充孕激素,宫颈病变轻度炎症观察、息肉谨慎摘除,胎盘因素根据情况多休息或相应处理,宫外孕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高龄孕妇更需重视,特殊孕史孕妇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一、可能的原因 (一)先兆流产 孕期胚胎着床不稳定等原因可能引发先兆流产,导致出现褐色分泌物。常见于孕早期,孕妇可能还伴有轻微下腹痛等症状。从胚胎发育角度看,染色体异常等因素可能增加先兆流产风险,年龄偏大的孕妇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胚胎染色体异常几率升高。 (二)宫颈病变 孕妇本身有宫颈炎症、宫颈息肉等宫颈病变时,也可能出现褐色分泌物。宫颈炎症会使宫颈局部组织充血、脆弱,容易出血;宫颈息肉则是宫颈局部增生的赘生物,质地较脆,容易出血。性生活等刺激可能诱发宫颈病变部位出血,从而表现为褐色分泌物。 (三)胎盘因素 胎盘位置异常,如胎盘低置状态,胎盘下缘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在孕期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相对较大,也可能增加胎盘位置异常的几率。另外,胎盘早剥也是一个严重情况,会有阴道流血,多伴有腹痛,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需紧急处理。 (四)宫外孕 宫外孕时,胚胎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输卵管等,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着床部位出血,从而出现褐色分泌物,常伴有单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有过盆腔炎症病史的孕妇,宫外孕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因为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受精卵正常运输。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及时就医检查 孕妇一旦发现孕期有褐色分泌物,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hCG及孕酮检测等。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胚胎着床位置、发育情况等;血hCG及孕酮检测有助于判断胚胎活性及妊娠状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检查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孕妇相对更关注胚胎发育情况,高龄孕妇除了胚胎发育外,还需重视染色体相关风险排查。 (二)根据病因处理 如果是先兆流产引起,孕妇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对于有黄体功能不足的孕妇,可能会补充孕激素等治疗,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低龄孕妇在用药时更要谨慎权衡利弊。如果是宫颈病变导致,轻度宫颈炎症一般以观察为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宫颈息肉可能需要在合适时机进行摘除,但操作需谨慎,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若是胎盘因素,胎盘低置状态的孕妇需要多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胎盘位置变化;胎盘早剥则是急症,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及时终止妊娠等。宫外孕的处理则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 (三)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孕妇出现褐色分泌物时,更要引起重视,因为高龄妊娠本身风险较高,需要更密切监测胚胎情况及自身身体状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处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恰当措施。年轻孕妇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相对风险可能低一些,但也需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孕期安全。同时,有过不良孕史、盆腔炎症病史等特殊情况的孕妇,出现褐色分泌物时要及时向医生告知相关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3 13:24:13
  • 孕期炎症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孕期炎症对宝宝生长发育、先天畸形、出生后免疫系统均有影响,不同类型炎症影响有差异,有基础疾病孕妇和高龄孕妇需加强孕期炎症应对,如控制基础疾病、注重健康管理等以降低炎症对宝宝不良影响。 一、孕期炎症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期母体发生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例如,有研究表明,孕期母亲患有感染性炎症时,炎症因子等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等可能干扰胎儿正常的细胞增殖、分化过程。在神经系统发育方面,炎症环境可能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导致宝宝出生后在认知、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有研究发现孕期母亲有严重炎症状态的婴儿,在婴幼儿期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试中得分可能相对较低。 二、孕期炎症与宝宝先天畸形的关系 一些研究发现,孕期炎症可能增加宝宝先天畸形的发生风险。比如,当孕期母亲发生全身性的感染性炎症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以及母体的炎症反应可能干扰胚胎正常的器官形成过程。以神经管畸形为例,孕期母亲如果处于炎症状态,会影响叶酸的代谢等过程,而叶酸代谢异常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炎症环境下叶酸利用障碍等情况可能使宝宝出现神经管畸形的概率升高。 三、孕期炎症对宝宝出生后免疫系统的影响 孕期炎症会对宝宝出生后的免疫系统产生长远影响。在胎儿期,炎症刺激会使宝宝的免疫细胞提前活化等。出生后,宝宝的免疫系统可能处于一种异常的激活状态,导致宝宝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以及感染性疾病。例如,有研究显示孕期母亲有慢性炎症的婴儿,出生后在婴儿期患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孕期母亲无炎症状态的婴儿,同时在婴幼儿期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的频率也会增加,因为其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受到了孕期炎症的不良干预。 四、不同类型孕期炎症对宝宝影响的差异 (一)感染性炎症 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对宝宝影响相对更为直接和明显。比如孕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导致的炎症,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多器官的损害,包括眼部、心脏等器官的畸形等严重后果。而如果是孕期母亲发生轻度的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相对来说如果能及时控制,对宝宝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密切监测,因为炎症反应的持续可能会逐步影响胎儿环境。 (二)非感染性炎症 像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孕期非感染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在孕期的炎症状态,自身抗体等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可能导致宝宝出生后出现生长受限、血液系统异常等情况。自身免疫性炎症产生的异常物质会干扰胎儿的正常生理过程,对宝宝各个系统的发育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五、特殊人群孕期炎症应对建议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孕期更容易并发炎症反应,这类孕妇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炎症相关指标。例如,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处于相对高糖的炎症易感状态,要严格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以便及时发现炎症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胎儿健康。对于高龄孕妇,孕期发生炎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高龄孕妇自身机体功能相对下降,免疫调节等能力可能不如年轻孕妇。高龄孕妇需要更加注重孕期的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产检,尤其是炎症相关指标的检测,一旦发现炎症迹象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以最大程度降低炎症对宝宝的不良影响。

    2025-10-13 13:23:57
  • 孕妇吃橘子孩子会有黄疸吗

    孕妇适量吃橘子通常不会致孩子黄疸,孩子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一般影响小可自行消退,病理性由新生儿溶血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孕妇饮食应营养均衡、适量,特殊病史孕妇需注意相关食物摄入。 一、孕妇吃橘子与孩子黄疸的关系 孕妇适量吃橘子通常不会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孩子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尚未成熟,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新生儿溶血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多种疾病引起。 橘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孕妇适当食用橘子可以为自身和胎儿补充营养,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胆红素代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孩子黄疸。 二、生理性黄疸相关情况 (一)发生机制 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寿命相对较短,约70-90天,而成人红细胞寿命为120天,所以新生儿红细胞破坏速度快,产生胆红素多。同时,新生儿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含量低且活性不足,仅为成人的1%-2%,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每天摄取胆红素量仅为成人的1/4;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也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而且新生儿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往往在出生后4-15天才达到成人水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发生理性黄疸。 (二)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应对 生理性黄疸一般对新生儿健康影响较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加强喂养,让新生儿多吃多排,促进胆红素排泄,多数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会自行消退。 三、病理性黄疸相关情况 (一)常见病因及机制 1.新生儿溶血病: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母亲体内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产生大量胆红素,导致黄疸出现,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进展迅速。 2.感染:新生儿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时,病原体可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如细菌感染可引起中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引发黄疸。 3.胆道闭锁:胆道闭锁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胆道发育异常,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黄疸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 (二)应对及注意事项 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如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如果是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对于胆道闭锁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在护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时,要密切观察黄疸进展情况、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护理。 四、孕妇饮食的一般建议 孕妇在孕期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各类食物都应适当摄入,但要注意适量。除了橘子外,还应摄入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以保证自身和胎儿获得全面的营养。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孕妇,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食用橘子等水果时要注意控制量,因为橘子含糖量相对较高,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025-10-13 13:22: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