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力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樊力红,女,主任医师,熟练掌握消化道、肝胆、胰腺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镜、肠镜的诊断与操作,能进行镜下止血、摘除息肉、胃造瘘、嵌除异物等多项镜下治疗。擅长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展开
个人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展开
  • 十二指肠炎症状与治疗

    十二指肠炎有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腹痛特点多样,部分空腹时明显、进食后缓解,消化不良可致腹胀、恶心等,还可能有出血表现;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调整不同年龄人群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相应用药,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特殊考虑。 多数患者有上腹部疼痛,其特点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部分患者会在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可缓解,这与十二指肠内胃酸刺激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儿童患者表述可能不确切,需仔细观察。一些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腹痛可能会因基础病影响而表现不典型。 消化不良症状 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腹胀可能在进食后较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吃奶后腹胀不适,影响进食量。性别差异在此症状上不明显,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差异,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加重情况。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更突出。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有黑便、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这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对于老年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情况需高度重视,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出血后恢复可能较慢。 十二指肠炎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很重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要求。儿童患者需保证规律的饮食作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成年患者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因为精神紧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调整时要兼顾血糖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促进炎症修复。但需注意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更安全的方式。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和铋剂等,但儿童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需严格评估利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025-10-16 11:56:52
  • 结肠炎丸治什么

    结肠炎丸用于大肠湿热所致泄泻、腹痛腹胀及急慢性结肠炎,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发挥作用,一般人群适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需特殊注意,儿童一般不建议低龄使用,孕妇需医生评估后决定,哺乳期女性咨询医生,有基础病史者需密切监测并调整用药。 一、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研究 目前有研究表明,结肠炎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例如,部分研究发现其能够对肠道内异常的菌群分布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使肠道菌群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有助于改善因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肠道炎症等相关问题;同时,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肠道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结肠炎患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适用于出现大肠湿热相关泄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急慢性结肠炎患者。但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可能会对药物的代谢等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在符合用药指征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按照药物的常规使用情况来应用。 特殊人群 儿童: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结肠炎丸,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谨慎应用,因为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可能相对更高,且需要更精准地根据儿童的体重、病情等调整用药相关情况,但目前儿童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相对有限。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结肠炎丸,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在孕期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极其谨慎,必须经过医生评估,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使用结肠炎丸也需要咨询医生,因为药物有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需要考虑对婴儿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可以使用以及使用的相关注意事项。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结肠炎丸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因为药物需要经过肝肾代谢,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肝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等。

    2025-10-16 11:54:01
  • 胃多发息肉严重吗

    胃多发息肉严重程度需综合息肉性质、大小、是否有症状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增生性息肉多良性,腺瘤性息肉为癌前病变;较小息肉相对轻,较大息肉恶变风险高且易致症状;无症状息肉相对轻但需随访,有症状息肉需及时处理,儿童、老年、有家族史患者处理各有特点。 息肉性质 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通常与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一般不严重,通过内镜下治疗等多可治愈,恶变风险较低。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增生性息肉经适当处理后预后良好。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相对更严重。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尤其是较大的、绒毛状腺瘤性息肉,需要积极处理,如内镜下切除等,否则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胃癌。 息肉大小 较小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通常引起明显症状的可能性较小,相对来说严重程度较低,可密切观察或适时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较大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发生恶变的风险相对增加,而且较大息肉可能会引起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相对更严重。 是否有症状 无症状息肉:部分胃多发息肉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相对来说如果息肉性质良性、大小较小,严重程度相对低一些,但仍需定期随访监测,因为部分息肉可能在长期发展中出现变化。 有症状息肉:如果胃多发息肉引起了明显的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黑便等症状,说明息肉已经对患者的消化功能等产生了影响,相对来说情况更值得关注,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儿童患者出现胃多发息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特别谨慎处理。要综合考虑息肉情况,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并且密切监测。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基础疾病可能较多等因素,在评估和处理胃多发息肉时需要更全面地权衡利弊,比如内镜下治疗的耐受性等。有家族史的患者,胃多发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类患者更需要重视,因为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息肉更容易出现不良变化,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和更积极地处理符合指征的息肉。

    2025-10-16 11:52:09
  • 成人肚子里会有蛔虫吗

    成人肚子里可能有蛔虫,感染途径为经口感染及个人卫生习惯不佳等,感染后轻者无症状,重者有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可通过注意个人、食品和环境卫生等预防,怀疑感染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一、感染途径 1.经口感染:主要是因误食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比如,食用了未洗净的被蛔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等。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们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土壤后,若不注意手部卫生,再将手放入口中,就容易摄入蛔虫卵。 2.其他情况: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也增加了感染蛔虫卵的风险。 二、感染后的表现 1.轻者无症状:部分成人感染蛔虫后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粪便检查时发现蛔虫卵。 2.重者出现症状 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腹痛,多为脐周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有些患者会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时可能会看到蛔虫。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喘息等过敏症状。这是因为蛔虫的代谢产物等可作为过敏原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并发症相关症状:如果蛔虫数量较多或发生异位移行,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比如蛔虫扭结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梗阻,此时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蛔虫钻人胆道,会引起胆道蛔虫病,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吐出蛔虫。 三、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 2.食品卫生安全:确保食物清洁,蔬菜、瓜果要洗净后再食用,不吃未洗净的生冷食物;饮用水要安全,避免饮用生水。 3.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扫,减少蛔虫卵的生存环境。 对于成人来说,若怀疑自己感染蛔虫,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涂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通过注意个人、食品和环境卫生等措施来预防蛔虫感染。

    2025-10-16 11:49:21
  • 吃了番石榴便秘怎么办

    缓解便秘可从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和就医评估入手。调整饮食结构需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适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腹部按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便秘持续不缓解时要及时就医,若一般措施无效也需及时就医进一步处理。 一、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水分摄入:饮用足够的水可以使粪便软化,利于排出。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比如幼儿每天约500-1000毫升。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如芹菜、菠菜等),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每100克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2克,能促进肠道蠕动。还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燕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同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火龙果、苹果等水果,火龙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二、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成年人可以每天散步30分钟以上,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100米左右。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带其进行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跑步等,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这样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缓解便秘。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儿童,家长可以轻轻进行按摩,通过按摩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粪便排出。 三、就医评估 特殊人群情况:如果是老年人,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便秘情况持续不缓解时,需要及时就医。老年人可以到医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等情况。如果是孕妇出现吃番石榴后便秘的情况,要谨慎处理,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比较特殊,需要咨询妇产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避免自行用药等不当处理。 如果通过以上一般措施便秘仍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处理。

    2025-10-16 11:47: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