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力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樊力红,女,主任医师,熟练掌握消化道、肝胆、胰腺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镜、肠镜的诊断与操作,能进行镜下止血、摘除息肉、胃造瘘、嵌除异物等多项镜下治疗。擅长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展开
个人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展开
  • 胃热吃什么

    胃热患者适合食用清热、苦味、富含维生素C、富含膳食纤维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1.清热食物:如苦瓜、黄瓜、西瓜、梨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胃热症状。 2.苦味食物: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具有清热燥湿、泻实火的作用,如苦瓜、苦菜等,可以适量食用。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缓解胃部不适,如橙子、柠檬、猕猴桃等水果。 4.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胃热引起的便秘等问题,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5.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热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不适,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馒头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只能起到辅助缓解胃热症状的作用,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胃热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饮食调理也应因人而异,如有特殊情况,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5-20 18:16:29
  • 喝什么解酒?

    酒后不适可通过蜂蜜水、葡萄、香蕉、柚子、芹菜汁等缓解,但不能完全消除影响,日常生活应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患病人群应避免饮酒。 1.喝蜂蜜水 蜂蜜水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 2.吃葡萄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3.吃香蕉 香蕉可以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同时,香蕉还能缓解酒后心悸、胸闷等症状。 4.吃柚子 柚肉蘸白糖吃,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有很大帮助。 5.芹菜汁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能分解酒精,有效缓解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能缓解酒后不适症状,并不能完全消除酒精对身体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同时,对于一些患有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的人群,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病情。

    2025-05-20 18:14:40
  • 脾胃不好怎么调养

    脾胃不好可通过饮食、生活习惯、药物等方面综合调养,具体包括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运动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等。 1.饮食调养 脾胃不好的人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脾胃,加重脾胃的负担。可以多食用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南瓜等。此外,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生活习惯调养 脾胃不好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3.药物调养 如果脾胃不好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胃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 总之,脾胃不好需要综合调养,饮食、生活习惯和药物等方面都需要注意。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如果脾胃不好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5-20 18:13:03
  • 葡萄糖能解酒吗

    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酒,但不能完全解酒,且解酒效果因人而异,饮酒时应适量并采取其他措施减轻损害。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当人体摄入葡萄糖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肝糖原,肝糖原可以为酒精的代谢提供能量,从而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此外,葡萄糖还可以提高血液中的血糖水平,缓解酒精引起的低血糖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并不能完全解酒。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时间,而且解酒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因此,在饮酒前或饮酒后,最好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如适量饮酒、多喝水、吃一些食物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等,饮酒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应该避免饮酒。 总之,葡萄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酒,但并不能完全依赖葡萄糖来解酒。在饮酒时,应该注意适量,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如果饮酒后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2025-05-20 18:10:48
  • 肚子吃坏了一直在拉稀怎么办

    拉稀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应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饮食,药物治疗,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应就医,特殊人群需及时就医。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拉稀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可以多喝水,也可以口服补液盐,以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注意饮食 在拉稀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面条、鸡肉等。 3.药物治疗 如果拉稀症状严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拉稀症状,调节肠道菌群。 4.就医治疗 如果拉稀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拉稀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拉稀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025-05-20 18:09: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