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肝、胆、胰腺、脾脏及胃肠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腔镜微创外科。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外科学博士,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及山东省基金5项,累计科研经费400余万,获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8篇,累积影响因子260分,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十几名。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外科专业委员会数字化肝胆胰外伤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ALPPS学组委员,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肝胆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手术学组副组长,山东省研究型医学协会杰出青年学者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痛疼医学会肿瘤精准治疗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胆道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腹腔镜肝脏技术推广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胆道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山东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青年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青年医师分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腺、脾脏及胃肠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以及腹腔镜微创外科。展开
  • 脾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脾囊肿是脾脏的良性病变,可由先天性因素、潴留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创伤性脾破裂等多种原因引起。 1.先天性因素:脾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有部分组织残留,可形成先天性脾囊肿。 2.潴留性囊肿:脾脏局部炎症、脾梗死等原因,可导致脾脏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脾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潴留性囊肿。 3.寄生虫性囊肿:如包虫病,可在脾脏内形成寄生虫性囊肿。 4.创伤性脾破裂:脾脏受到外伤后,可导致脾脏破裂出血,血液在脾脏内聚集,形成创伤性脾囊肿。 5.其他:某些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也可能导致脾脏内出现囊肿。 需要注意的是,脾囊肿的具体病因可能因人而异,有些病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脾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囊肿的大小、症状、病因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较小的、无症状的脾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如果囊肿较大、出现症状或有破裂的风险,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囊肿切除术、脾脏部分切除术等。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脾囊肿的发生。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酒、吸烟等,避免腹部受到外伤。如果有脾脏疾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预防脾囊肿的发生。

    2025-09-17 12:36:58
  • 胆息肉吃什么药能根除胆囊息肉

    目前医学领域无药物可完全根除胆囊息肉,其处理分情况,息肉小无症状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定期随访观察儿童需谨慎,符合手术指征时多考虑手术切除且不同人群手术方式选要考虑自身状况,孕妇要评估孕期风险,儿童一般不优先药物治疗因处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影响需谨慎。 目前医学领域尚无药物可完全根除胆囊息肉。对于胆囊息肉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一、若胆囊息肉较小且患者无症状,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方式,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以监测息肉大小、形态等变化,此情况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既往病史等因素,若为儿童,因胆囊功能等发育特点,更应谨慎观察,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二、当胆囊息肉符合手术指征时,如息肉直径≥10mm、单发且基底部较宽、短期内迅速增大、合并胆囊结石或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等情况,多考虑手术切除治疗,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手术方式选择需综合其自身身体状况等,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更谨慎评估手术风险。特殊人群方面,孕妇若发现胆囊息肉,需充分评估孕期风险与息肉情况,在保证母婴安全前提下处理;儿童胆囊息肉一般不优先药物治疗,以观察为主,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需格外谨慎考量。

    2025-09-17 12:32:14
  • 胆囊息肉怎么消失

    胆囊息肉的处理包括观察等待和手术治疗。直径≤10mm且无症状的良性可能性大的息肉可定期超声检查观察;直径>10mm、基底宽、合并结石、短期内迅速增大、怀疑恶变等情况需手术,常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儿童患者手术需谨慎。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胆囊息肉直径>10mm;息肉基底较宽;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怀疑息肉恶变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直径>10mm的息肉,其恶变风险相对较高,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胆囊及息肉以避免恶变进展。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决策上基本一致,但女性患者若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手术时机选择需综合考虑孕期情况等因素。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手术前需良好控制血糖,以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切除的胆囊及息肉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对于儿童患者,胆囊息肉相对少见,若出现相关情况,手术需更加谨慎,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但如果符合手术指征也需及时手术。

    2025-09-17 12:24:02
  •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

    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免疫功能下降、肠梗阻、胰瘘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 1.出血:脾切除术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通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表现为腹痛、腹胀、血压下降等。 2.感染:脾切除术后感染的风险较高,可能导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切口红肿、疼痛等。 3.血栓形成:脾切除术后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 4.免疫功能下降: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脾切除后免疫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感染疾病。 5.肠梗阻: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6.胰瘘:脾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7.其他:脾切除术后还可能出现胸水、腹水、切口疝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手术情况不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不同。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09-17 12:21:39
  • 胆结石手术后吃什么好点

    胆结石手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包括术后早期禁食、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食、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适量饮水等,同时要定期复查、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 1.术后早期:术后1-2天,患者应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清流食,如米汤、果汁等。 2.逐步过渡:术后1周左右,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馄饨等。 3.低脂饮食: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4.增加蛋白质: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5.补充维生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提高免疫力。 6.适量饮水:每天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此外,胆结石手术后的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肝功能、腹部超声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避免劳累: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胆结石手术后的饮食调整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

    2025-09-17 12:18: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