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肿瘤诊治,尤其对疑难晚期及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向宁,男,1960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微创妇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腔镜委员,华东地区妇科腔镜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妇产科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妇科内镜学组组长。长期从事妇科临床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妇科肿瘤诊治,尤其对疑难晚期及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有独到见解 ,多年来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及辅助治疗有一定建树,并开拓性发展了孕前预防性宫颈环扎和阴道成形术多种微创术式,为罹受宫颈机能不全及生殖道畸形的女性带来福音。作为妇科微创手术的带头人,多年来秉承手术质量第一原则,手术要求精准流畅,解剖细致,苛求手术过程和手术效果的完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手术风格方式,荣获恩德斯妇科腹腔镜手术奖。多次组织召开全国性和区域性妇科内镜学术研讨会,任《肿瘤临床杂志》《山东医药杂志》等篇委,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肿瘤诊治,尤其对疑难晚期及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展开
  • 产后几天下奶正常

    产后多数产妇在24~72小时内下奶,90%以上在72小时内完成初乳分泌,超72小时未分泌需排除病理因素;下奶时间受激素水平、乳腺发育、分娩方式影响;可通过非药物干预、营养支持、药物辅助促进下奶;需识别延迟下奶、乳汁不足、病理性因素等异常情况;高龄、糖尿病、双胎妊娠产妇有特殊护理要点;医学监测指标包括乳汁成分、婴儿尿量、生长曲线。 一、产后下奶的正常时间范围 产后下奶时间受个体差异、分娩方式及哺乳行为影响,多数产妇在产后24~72小时内出现初乳分泌,具体表现为乳房轻度胀痛、乳头分泌淡黄色或透明液体。研究显示,初产妇下奶时间可能略晚于经产妇,但90%以上产妇在产后72小时内完成初乳分泌。若超过72小时仍未出现乳汁分泌,需结合临床评估排除病理因素。 二、影响下奶时间的生理因素 1.激素水平波动:产后胎盘娩出导致孕激素水平骤降,催乳素分泌需24~48小时达到峰值,此过程可能因个体对激素敏感度差异导致下奶时间波动。 2.乳腺发育程度:孕期乳腺导管扩张程度直接影响产后泌乳效率,乳腺组织发育不良者可能延迟下奶。 3.分娩方式影响:剖宫产产妇因术中麻醉及术后疼痛抑制泌乳反射,下奶时间平均延迟12~24小时,需通过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催乳素分泌。 三、促进下奶的临床干预措施 1.非药物干预:产后30分钟内实施母婴皮肤接触,每日保持8~12次有效吸吮(每次单侧15~20分钟),通过神经反射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冷热敷交替(每次10~15分钟)可缓解乳房胀痛,促进乳腺管通畅。 2.营养支持:每日摄入2000~2500ml液体(包括汤水、牛奶),保证蛋白质摄入量达1.2g/kg体重。研究证实,Omega-3脂肪酸(如DHA)补充可提升乳汁质量,但需避免过量饮用浓汤导致乳腺管堵塞。 3.药物辅助:在临床评估后,对于确诊泌乳素分泌不足者,可考虑使用甲氧氯普胺,但需严格监测不良反应。 四、异常下奶时间的临床识别 1.延迟下奶:超过72小时无乳汁分泌,伴乳房松软、无胀满感,需排除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 2.乳汁不足:每日泌乳量<500ml,婴儿体重增长<15g/日,需通过称重法评估哺乳有效性。 3.病理性因素: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热(>38.5℃)提示乳腺炎,需立即进行乳汁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护理要点 1.高龄产妇(≥35岁):因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建议产后2小时内开始哺乳,每日增加2次手动挤奶促进泌乳反射。 2.糖尿病产妇:需监测哺乳前后血糖波动,避免因低血糖抑制泌乳素分泌,建议哺乳前摄入15g碳水化合物。 3.双胎妊娠产妇:因营养需求增加40%,需每日补充钙剂1000mg、维生素D800IU,预防低钙血症导致的泌乳减少。 六、下奶时间的医学监测指标 1.乳汁成分分析:产后7日检测乳汁蛋白质(1.0~1.2g/100ml)、脂肪(3.5~4.5g/100ml)含量,评估营养供给是否充足。 2.婴儿尿量监测:每日更换尿布≥6次,尿色清亮提示摄入量足够。 3.生长曲线评估:通过WHO儿童生长标准曲线,监测婴儿体重、身长、头围的百分位变化。

    2025-10-22 12:49:31
  • 月经推迟4天能查早孕吗

    月经推迟4天可查早孕,检测方法有尿妊娠试验和血hCG检测,尿妊娠试验依试纸操作看结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血hCG检测更敏感准确;一般女性检测要遵规范、保轻松,特殊人群如患内分泌疾病或近期用激素类药物的女性检测需结合自身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 一、月经推迟4天查早孕的可行性 月经推迟4天是可以尝试查早孕的。一般来说,女性受孕后,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会升高,而通过检测hCG来判断是否怀孕是常用的方法。 (一)检测方法及原理 1.尿妊娠试验 原理:尿妊娠试验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hCG来判断是否怀孕。当受精卵着床后,滋养层细胞会分泌hCG,随着孕周增加,hCG水平逐渐升高。一般在受精后7-10天左右,血液中就能检测到hCG,而尿液中hCG升高相对稍晚一些,但月经推迟4天的时候,部分女性尿液中hCG水平已经足够高,可以通过尿妊娠试验检测出来。 操作方法:使用早早孕试纸,将试纸带有试剂的一端浸入尿液中(注意尿液不要超过标记线),等待几分钟后观察结果。如果出现两条红线,则提示怀孕;如果只有一条红线,则提示未怀孕。不过尿妊娠试验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试纸的质量、尿液稀释等情况。 2.血hCG检测 原理:血hCG检测比尿妊娠试验更敏感,能够更早、更准确地检测出是否怀孕。在受精后6-8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就开始分泌hCG,然后分泌量迅速增加,大约每1.7-2天升高一倍。月经推迟4天的时候,通过血hCG检测往往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怀孕。 操作方法:到医院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中血hCG的具体数值来判断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的大致情况。 二、不同人群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女性 检测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无论是尿妊娠试验还是血hCG检测都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如果尿妊娠试验结果不明确或者自己对结果有疑问,可以进一步进行血hCG检测以明确情况。同时,要保持轻松的心态,因为情绪等因素也可能会对月经周期产生一定影响,避免因为过度紧张而干扰对早孕检测结果的判断。 (二)特殊人群 1.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如果本身患有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hCG的分泌或者代谢情况,从而影响早孕检测的准确性。这类女性在检测早孕时,除了按照常规方法检测外,可能需要在检测后结合自身内分泌疾病的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比如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女性,其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异常,同时也可能影响hCG检测结果的解读,医生需要考虑内分泌疾病对月经和hCG的双重影响来准确判断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相关情况。 2.近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的女性:如果近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含有孕激素等影响月经和hCG的药物,可能会干扰早孕检测结果。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其月经周期和体内激素水平可能已经受到药物影响,这时候进行早孕检测需要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医生会综合评估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怀孕的可能性。 总之,月经推迟4天可以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检测来查早孕,但不同检测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不同人群在检测时也需要注意相应的特殊情况。

    2025-10-22 12:48:41
  • 奶水不足如何催奶

    哺乳期女性可通过确保充足营养摄入(增加蛋白质、保证水分)、合理哺乳(增加频率、正确姿势)、充分休息与良好心态、适当按摩热敷来促进乳汁分泌,高龄产妇和有基础疾病产妇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 (一)增加蛋白质摄入 哺乳期女性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例如,每100克鸡胸肉含蛋白质约20克左右,鱼类如鲈鱼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8.6克,充足的蛋白质是合成乳汁的重要原料,有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充足的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量相对更稳定。 (二)保证充足的水分 哺乳期女性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除了直接喝水外,还可以通过多吃流质食物来补充,如汤类(鸡汤、鱼汤、排骨汤等),一般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水分摄入不足会影响乳汁分泌量。 二、合理的哺乳频率与正确的哺乳姿势 (一)增加哺乳频率 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乳头可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乳汁。一般建议按需哺乳,新生儿可能每1~2小时就要哺乳一次,随着婴儿长大,哺乳间隔时间会逐渐延长。例如,新生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可达8~12次,频繁的吸吮能通过神经反射促进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从而促进乳汁分泌。 (二)正确的哺乳姿势 正确的哺乳姿势能确保婴儿有效吸吮,常见的有摇篮式、交叉式、侧卧式等。以摇篮式为例,将婴儿的头靠在肘弯处,身体贴近母亲,让婴儿的嘴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能保证婴儿充分吸吮,刺激乳腺更好地分泌乳汁。 三、充分休息与良好心态 (一)充足休息 哺乳期女性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从而促进乳汁分泌。如果夜间照顾婴儿导致睡眠不足,可以在白天婴儿休息时也适当休息。 (二)保持良好心态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乳汁分泌。哺乳期女性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营造轻松的氛围有利于乳汁分泌。有研究发现,情绪稳定的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量相对更稳定。 四、适当的按摩与热敷 (一)按摩 哺乳前可以用热毛巾敷乳房3~5分钟,然后用手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或者采用环形按摩的方式,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按摩能促进乳腺管通畅,利于乳汁排出和分泌。 (二)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乳房局部血液循环,在哺乳前15~20分钟用40℃左右的热毛巾热敷乳房,每次热敷10分钟左右,能让乳腺管更通畅,帮助乳汁顺利排出,进而刺激乳汁分泌。 特殊人群提示 (一)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除了常规的蛋白质、水分摄入外,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更积极地调整心态,避免因年龄因素产生过大心理压力影响乳汁分泌。 (二)有基础疾病的产妇 如果产妇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催奶时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进行。例如糖尿病产妇要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食物来保证乳汁分泌,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和乳汁分泌情况。

    2025-10-22 12:48:03
  • 引产痛苦吗

    引产过程中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由子宫收缩引起,不同引产方式疼痛有差异,可通过心理护理、体位调整等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也可在符合规范下用硬膜外麻醉等药物镇痛,需医护人员专业评估指导,考虑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引产镇痛方案。 不同引产方式的疼痛差异 水囊引产:将水囊放置在子宫壁和胎膜之间,通过注入适量液体引起宫缩。宫缩开始时可能是不规则的轻度疼痛,随着水囊的作用,宫缩逐渐变得规律且强度增加,疼痛程度也会随之加重。一般多数孕妇可以耐受,但对于疼痛敏感度高的孕妇,可能会感觉较为明显的疼痛。 缩宫素引产: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激发宫缩。缩宫素的滴注速度需要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调整,在宫缩逐渐加强的过程中,孕妇会感受到逐渐加剧的疼痛。开始时可能是类似痛经的感觉,随着宫缩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疼痛会越来越剧烈,部分孕妇可能会觉得疼痛较为强烈。 减轻引产疼痛的措施 非药物方法 心理护理:孕妇的心理状态对疼痛感受有很大影响。焦虑、紧张的情绪会加重疼痛的感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耐心的沟通,向孕妇讲解引产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帮助孕妇缓解紧张情绪。例如,让孕妇了解宫缩是逐渐加强以达到引产目的的正常过程,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分散孕妇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感受。对于有多次妊娠经历的孕妇,要考虑到其既往的分娩或引产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年轻孕妇可能对未知的疼痛更恐惧,需要更多的心理安抚;而有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可能存在焦虑等情绪,更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来稳定情绪,降低疼痛感知。 体位调整:合适的体位可能有助于减轻引产时的疼痛。例如,孕妇可以尝试半卧位或侧卧位,在宫缩间隙适当活动身体,如缓慢翻身等,这些体位的改变可能会使孕妇感觉相对舒适一些,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对于肥胖的孕妇,特殊的体位调整可能需要更加谨慎,要确保体位调整不会影响孕妇的呼吸等基本生理功能,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而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体位调整需要遵循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压波动等不良情况。 药物镇痛方法(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硬膜外麻醉: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减轻引产疼痛的方法。通过在硬膜外腔放置导管,注入适量的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但硬膜外麻醉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才能实施。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的孕妇是禁忌的。在实施硬膜外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尤其是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孕妇,要更加谨慎操作,确保母婴安全。对于高龄孕妇,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在实施硬膜外麻醉时要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引产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合适的体位等非药物方法尝试减轻疼痛,也可以在符合医疗规范的情况下考虑药物镇痛方法,但都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引产过程的安全和孕妇的舒适度,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孕妇的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引产镇痛方案。

    2025-10-22 12:45:55
  • 孕妇的孕酮多少算是正常

    不同孕期孕酮正常范围不同,早孕期6-8周通常在25-30ng/ml以上,中孕期维持在30-40ng/ml左右,晚孕期大概在20-40ng/ml之间;孕酮水平异常过低可致先兆流产等,过高可能提示葡萄胎等异常妊娠;检测通过抽血,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高龄孕妇及有基础疾病孕妇需更密切监测孕酮水平。 一、不同孕期孕酮的正常范围 (一)早孕期 在妊娠早期,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一般来说,妊娠6-8周时,孕酮值通常在25-30ng/ml以上(不同检测机构的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但大致范围如此)。此时孕酮水平对于维持妊娠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孕酮值过低,可能增加先兆流产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当孕酮水平低于15ng/ml时,胚胎停育、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二)中孕期 随着妊娠进展到中孕期,胎盘逐渐形成并开始分泌孕酮,此时孕酮的水平会相对稳定。一般来说,中孕期孕酮值维持在30-40ng/ml左右。胎盘形成后,其分泌的孕酮能够满足胎儿进一步发育对孕酮的需求,相对稳定的孕酮水平有助于维持子宫的稳定性,保障胎儿在宫内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晚孕期 晚孕期时,孕酮水平可能会有所波动,但总体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晚孕期孕酮值大概在20-40ng/ml之间。此时,孕酮依然在维持子宫的松弛状态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为即将到来的分娩做准备。 二、孕酮水平异常的影响及相关情况 (一)孕酮水平过低 如果孕妇孕酮水平过低,除了可能导致先兆流产外,还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对于有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或者本身存在黄体功能不全等情况的孕妇,更需要密切监测孕酮水平。例如,一些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其自身的内分泌环境异常,往往会伴有孕酮水平相对偏低的情况,这类孕妇在孕期发生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和适当的干预。 (二)孕酮水平过高 虽然孕酮水平过低有不良影响,但孕酮水平过高也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某些情况下可能提示存在葡萄胎等异常妊娠情况。葡萄胎患者体内孕酮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同时还会伴有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等临床表现。所以,在孕期监测孕酮水平时,如果发现孕酮水平异常升高,也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异常妊娠情况。 三、孕酮水平检测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 (一)检测注意事项 孕酮水平的检测一般通过抽血进行。在检测前,孕妇不需要过度紧张,正常饮食即可,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抽血,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对体内激素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此外,不同的检测时间可能会影响结果的解读,所以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测。 (二)特殊人群 对于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由于其自身生殖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发生孕酮水平异常的风险相对增加,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孕酮水平。同时,对于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其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受到影响,也可能会波及孕酮的分泌,这类孕妇在孕期不仅要监测孕酮,还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综合管理,以保障孕期的顺利进行。

    2025-10-22 12:45: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