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于喉、下咽、头颈肿瘤与咽喉疾病领域。
向 Ta 提问
-
如何有效排出卡在喉咙的鱼刺
若感觉喉咙卡有鱼刺应立即停止进食尤其不能硬咽,较小且位置较浅的可含服少量温水缓慢吞咽尝试冲刷带出,若经初步尝试仍未排出且有明显咽喉刺痛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儿童、老人卡鱼刺应立刻前往医院耳鼻喉科由医生借专业设备精准查找取出。 一、避免错误处理方式 若感觉喉咙卡有鱼刺,首先应立即停止进食,尤其不能采用吞咽饭团、馒头等硬咽的方法,这类做法可能会使鱼刺进一步刺入咽喉组织,加重损伤,甚至导致鱼刺位置更深、更难取出。 二、初步尝试缓解方法 对于较小且位置较浅的鱼刺,可尝试含服少量温水,缓慢吞咽,借助水的冲刷作用,看能否将鱼刺带下去。但此过程需格外轻柔,避免因剧烈动作加重咽喉部损伤。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若经上述初步尝试后鱼刺仍未排出,且存在明显咽喉刺痛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刻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借助喉镜等专业设备精准查找鱼刺位置并将其取出。对于儿童,因其表达能力有限且咽喉更为脆弱,一旦怀疑卡鱼刺,需迅速就医,不可自行采用不当方法处理;老人由于咽喉部可能存在退变等情况,卡鱼刺后更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故老人卡鱼刺后也应第一时间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2025-08-13 14:52:07 -
喉头水肿的表现
喉头水肿的主要表现为喉部阻塞感、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还可能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和饮食。 1.喉部阻塞感:患者感觉喉部有异物堵塞,呼吸不畅。 2.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喉部水肿,导致吸气时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3.声音嘶哑:喉部黏膜水肿可影响声带的正常振动,导致声音嘶哑。 4.刺激性咳嗽:喉部受刺激后可引起刺激性咳嗽。 5.发热、全身不适:在感染引起的喉头水肿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喉部结构较为狭窄,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感染后容易引起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因此,对于儿童患者,应特别关注其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此外,对于已经发生喉头水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嗓,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2025-08-13 14:43:14 -
鼻中隔的骨质是什么
鼻中隔骨质主要包括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筛骨垂直板呈垂直位构成鼻中隔上部质地较薄参与鼻腔顶构成儿童发育不完善成人易遭外伤骨折,犁骨是扁薄骨片构成鼻中隔下部与相关结构组成骨性支架维持通气稳定病理状态下可能位置异常。 一、鼻中隔骨质的组成部分 鼻中隔的骨质主要包括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1.筛骨垂直板:为筛骨的一部分,呈垂直位,构成鼻中隔的上部。筛骨垂直板质地较薄,参与鼻腔顶的构成,其与周围骨结构共同维持鼻腔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在儿童时期,筛骨垂直板的发育尚不完善,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成熟;而成人筛骨垂直板已形成稳定的骨结构,若遭受外伤等因素,可能发生骨折等改变。 2.犁骨:是一块扁薄的骨片,构成鼻中隔的下部。犁骨与上颌骨鼻嵴、筛骨垂直板等结构共同组成鼻中隔的骨性支架,对维持鼻腔的通气和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年龄人群中,犁骨的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但在病理状态下,如鼻中隔偏曲等情况,犁骨可能出现位置异常等改变。
2025-08-13 14:38:07 -
咽喉有火应该去哪个科室治疗
咽喉属耳鼻喉科诊疗范畴,出现咽喉肿痛等不适时医生会用喉镜等专业检查明确状况判断急慢性咽炎等病症,儿童因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可精准诊断处理,有基础病史患者能综合病史排查诱因并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一、耳鼻喉科:咽喉属于耳鼻喉科的诊疗范畴,当出现咽喉有火(如咽喉肿痛、干燥、灼热感等)时,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如喉镜等)明确咽喉部的具体状况,判断是急慢性咽炎、喉炎等何种病症导致的咽喉不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咽喉部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耳鼻喉科医生能更精准依据儿童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对于有基础病史(如过敏史等)的患者,耳鼻喉科医生也能综合病史更好地排查咽喉有火的诱因并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2025-08-13 14:32:43 -
鼻子不通时应做什么动作缓解
缓解鼻塞可通过按摩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的迎香穴(用食指拇指轻柔揉捏)、用不烫伤皮肤的温热毛巾敷鼻部、左侧鼻塞右卧右侧鼻塞左卧并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等部位按摩、进行缓慢深呼吸(有呼吸疾病史者谨慎)来促进鼻腔通气或改善通气状况。 一、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通过按摩该穴位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操作时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揉捏迎香穴,每次持续1-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需协助操作,注意力度轻柔,避免造成不适。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此操作,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缓解鼻塞的目的。 二、热敷鼻部 取温热的毛巾敷于鼻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温热刺激可使鼻腔血管扩张,减轻黏膜充血肿胀,从而缓解鼻塞。成人可自行操作,儿童使用时需家长把控毛巾温度及接触时间,确保安全,不同年龄人群均适用,通过温热效应改善鼻腔通气状况。 三、侧卧按摩法 若左侧鼻塞则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等部位并进行按摩。利用体位改变与按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鼻腔通气,不同体位人群均可采用此方法,儿童操作时需家长协助调整体位及控制按摩力度,以达到缓解鼻塞的效果。 四、呼吸训练 进行深呼吸,缓慢吸气后再缓慢呼气,重复多次。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尝试此方法,但有呼吸疾病史者需谨慎,应遵循自身呼吸耐受情况进行呼吸训练,避免因过度呼吸造成身体不适。
2025-08-06 15: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