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于喉、下咽、头颈肿瘤与咽喉疾病领域。
向 Ta 提问
-
外耳真菌感染用什么药
外耳真菌感染常用局部抗真菌药物包括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的咪唑类、能改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多烯类及有清洁抑菌作用的硼酸酒精(儿童使用需谨慎),儿童用抗真菌药应选温和刺激性小的防损伤外耳道,妊娠期女性用抗真菌药要权衡利弊遵医嘱选局部影响小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外耳真菌感染除用抗真菌药还需积极控血糖以利于防治。 一、抗真菌外用药物 外耳真菌感染常用局部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等),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多烯类(如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改变膜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功效;还有硼酸酒精,具有清洁、抑菌作用,可用于外耳真菌感染伴渗出情况,但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因其外耳道黏膜相对娇嫩。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外耳道解剖生理特点,外耳道较窄、皮肤薄嫩,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过度清洁外耳道黏膜,以防造成损伤。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需权衡利弊,优先选用局部外用且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糖尿病患者:合并外耳真菌感染时,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除使用抗真菌药物外,需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利于真菌感染的防治。
2025-08-06 14:45:04 -
耳膜的位置在哪里且其颜色如何
耳膜位于外耳道最深处分隔外耳道与中耳呈倾斜状,儿童耳膜更短宽且更倾斜,正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充血变红可能提示耳部炎症等,颜色异常发白可能与耳部病变相关,儿童耳膜薄检查需轻柔,成年人长期噪音或耳部感染病史等会致耳膜变化需定期关注耳部健康监测其情况。 一、耳膜的位置 耳膜位于外耳道的最深处,是分隔外耳道与中耳的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膜性结构。从解剖位置来看,它呈倾斜状,与外耳道底壁约成45°-50°角,成人的耳膜直径约为8-10毫米。儿童的耳膜相对更短、更宽且较为倾斜。 二、耳膜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耳膜呈现灰白色或淡黄色。其色泽均匀,表面光滑平整,通过观察耳膜可初步判断耳部健康状况。例如,当耳膜出现充血(颜色变红)时,可能提示存在耳部炎症等情况;若耳膜颜色异常发白,可能与某些耳部病变相关。不同人群中,儿童由于耳部发育特点,耳膜相对更薄,观察其颜色时需注意轻柔检查;成年人若长期处于噪音环境或有耳部感染病史等,耳膜颜色及状态可能发生变化,需定期关注耳部健康以监测耳膜情况。
2025-08-06 14:25:04 -
耳朵怎么有真菌
易感因素包括局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或糖皮质激素致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外耳道潮湿利于真菌繁殖,全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传播途径是可通过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感染,比如公共浴池、游泳池器具、被污染耳科检查器械等,真菌孢子易在这些环境存活并传播至外耳道。 一、易感因素 1.局部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或糖皮质激素,可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改变局部微环境,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外耳道潮湿,如游泳后未及时擦干、多汗等情况,利于真菌繁殖。 2.全身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局部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抑,易受真菌侵袭。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可通过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感染,例如公共浴池、游泳池的器具、被污染的耳科检查器械等,真菌孢子易在这些环境中存活并传播至外耳道。
2025-08-06 14:19:33 -
会厌是什么意思
会厌是咽喉部重要的软骨结构。 一、会厌的构成:会厌是由弹性纤维软骨所形成的叶状板。 二、会厌的功能: 1.在呼吸以及说话时,会厌抬起,能保证气流顺畅地进入。 2.进食时,会厌会盖住咽喉,从而避免误吸。 三、会厌容易出现的问题: 1.炎症:会厌所处的位置容易产生炎症,这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引发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要是肿胀程度较为严重,还有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这种非常严重的急症情况,此时需要立刻急诊就医并进行治疗。 2.会厌囊肿:会厌还有可能出现会厌囊肿,通常部分患者会感觉到咽喉有异物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在喉镜下进行手术切除来治疗。 总之,会厌在咽喉部起着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都需要我们重视,当出现相关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
2025-08-06 14:13:54 -
急性鼻炎会不会引起低烧
急性鼻炎有可能引起低烧,其由病毒感染致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炎症反应,进而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现低烧且精神受影响需多休息补水并密切观察;成人需休息、保持空气流通,低烧久或伴严重症状要就诊;有基础病史人群要格外重视,密切监测体温并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 一、急性鼻炎引起低烧的机制 病毒感染后,会在鼻腔黏膜等部位繁殖,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性介质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出现低烧症状。 二、不同人群急性鼻炎伴低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患急性鼻炎时更容易出现低烧情况。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低烧时可能精神状态受影响,表现为烦躁、哭闹等。此时要注意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因为儿童脱水时低烧可能更难控制。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及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或精神萎靡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成人:成人患急性鼻炎出现低烧时,一般身体基础状况相对较好,但也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影响身体恢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利于病情恢复。若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头痛剧烈等,也应及时就诊。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患急性鼻炎出现低烧时要格外重视。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低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这类患者要密切监测体温,同时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控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等,以促进整体身体状况的恢复。
2025-07-28 16: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