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君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帅君,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领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鼻咽癌、扁桃体腺样体及声带疾病,擅长鼻窦功能性内窥镜、喉显微外科等微创手术。科研领域主要从事鼻咽癌等头颈肿瘤的靶向治疗。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基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展开
  • 鼻子流血不止怎么办

    鼻子流血不止的处理方法包括:先进行紧急处理,如压迫止血(坐下前倾,捏紧鼻翼510分钟)和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鼻部或颈部两侧);接着寻找出血原因,分局部因素(外伤、炎症、鼻中隔偏曲、鼻腔异物)和全身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若紧急处理后出血不止需就医,医生会做鼻内镜、血常规等检查,采取烧灼法、填塞法、手术治疗等止血;特殊人群中,儿童压迫止血力度要适中,勿自行掏异物,养成良好习惯;老年人保持冷静,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孕妇关注自身及胎儿,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避免用影响胎儿的手段。 一、鼻子流血不止的紧急处理方法 1.压迫止血:坐下并稍微前倾,避免仰头,防止血液流入咽喉。用手指捏紧鼻翼两侧,持续按压510分钟,通过压迫出血部位,促进凝血。 2.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鼻部或颈部两侧,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二、寻找出血原因 1.局部因素 外伤:如挖鼻、碰撞等,损伤鼻黏膜血管导致出血。详细回忆近期鼻部是否遭受外力作用,包括日常行为如挖鼻孔用力过度等。 炎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充血、肿胀,容易引发鼻出血。若平时存在鼻部不适、流涕等症状,更应考虑炎症因素。 鼻中隔偏曲:偏曲的鼻中隔黏膜较薄,受气流、尘埃刺激易破裂出血。长期存在单侧鼻塞症状,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异物长期存留可致鼻黏膜糜烂出血。若儿童出现单侧鼻出血且伴有异味,需考虑鼻腔异物可能。 2.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鼻出血。若平时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可引起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对于中老年人,若本身患有高血压,鼻出血可能与之相关。 内分泌失调:如女性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女性在经期出现鼻出血,要考虑内分泌因素。 三、进一步治疗措施 1.就医检查:若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出血仍不止,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同时可能会安排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查全身疾病。 2.止血治疗 烧灼法:适用于出血点明确且范围较小的情况,医生通过化学药物或电凝等方法烧灼出血点,使血管封闭止血。 填塞法:对于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确时,使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等材料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填塞时间一般根据病情而定,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鼻腔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严重的鼻腔肿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导致的鼻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鼻腔黏膜娇嫩,在进行压迫止血时,家长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鼻腔。 若怀疑儿童鼻腔有异物,切勿自行盲目掏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应及时就医。 平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意挖鼻。 2.老年人 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鼻出血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出血。 若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出血风险及调整治疗方案。 3.孕妇 孕妇鼻出血时,在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 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及治疗手段。

    2025-10-13 13:35:06
  • 左耳痛是什么原因引起

    左耳痛可能由耳部结构相关原因及其他可能原因引起。耳部结构相关原因包括外耳的外耳道炎(因皮肤损伤等致细菌或真菌感染,青少年等易患,表现为左耳痛等)、外耳道异物(儿童多见,因塞入小物体或昆虫进入,表现为左耳痛等);中耳的中耳炎(急性因上呼吸道感染致病原体经咽鼓管蔓延,慢性由急性迁延等,儿童易患急性,成人易患慢性,表现不同);内耳的内耳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表现各异)。其他可能原因是牵涉性耳痛,颈部或咽喉部疾病可致,各年龄段均可,表现为左耳痛伴原发疾病相关表现。 外耳相关原因 外耳道炎: 病因:多因外耳道皮肤损伤(如挖耳过深、外伤等)后,细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真菌侵入感染引起。例如,频繁挖耳会破坏外耳道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更容易滋生。 人群差异:青少年及成年人中,因不良挖耳习惯导致外耳道炎较为常见;儿童由于好奇心强,若家长未注意引导,也可能因不当挖耳引发。此外,游泳后外耳道进水,若未及时清理,也易诱发外耳道炎,尤其在潮湿环境生活或工作的人群风险更高。 表现:主要表现为左耳疼痛,疼痛可呈跳痛,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外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外耳道异物: 病因:儿童多见,常因玩耍时将小物体(如小珠子、小石子等)塞入左耳外耳道。此外,昆虫进入外耳道也可导致左耳痛,比如夏季蚊虫较多时,昆虫误入左耳。 人群差异:儿童由于耳部解剖结构相对狭窄,且好奇心重,易发生外耳道异物;成年人也可能因工作等原因接触到异物而不慎塞入左耳。 表现:异物刺激外耳道皮肤可引起左耳疼痛,若异物较大或位置特殊,可能会影响听力,还可能伴有耳鸣、耳闷等症状。 中耳相关原因 中耳炎: 病因: 急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时,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例如,感冒后鼻腔分泌物增多,病原体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慢性中耳炎:常由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疗迁延而来,也可因咽鼓管功能不良等因素导致。 人群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成年人若有咽鼓管功能异常等情况,也易患慢性中耳炎。 表现:急性中耳炎患者左耳会出现剧烈疼痛,可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慢性中耳炎患者左耳疼痛相对较轻,但会有长期的耳流脓、听力下降等表现。 内耳相关原因 内耳病变: 病因:梅尼埃病可能累及内耳,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突发性耳聋也可引起耳部相关症状,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人群差异:梅尼埃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中青年人;突发性耳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表现:梅尼埃病患者除了左耳痛外,还常伴有耳鸣、眩晕、听力波动等症状;突发性耳聋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左耳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闷等,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耳痛。 其他可能原因 牵涉性耳痛: 病因:颈部或咽喉部的疾病可引起牵涉性左耳痛。例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左耳痛。 人群差异:各个年龄段均可因相应部位的炎症发生牵涉性耳痛,如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较高,易引发牵涉性耳痛;成年人若有咽喉炎等疾病也可能出现。 表现:主要是左耳有疼痛感觉,但耳部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同时伴有颈部或咽喉部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如扁桃体炎患者会有扁桃体红肿、咽痛等症状。

    2025-10-13 13:32:08
  • 扁桃体经常发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扁桃体经常发炎的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毒如腺病毒等)、自身免疫力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成人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咽炎、鼻炎及鼻窦炎蔓延)及其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过敏反应)。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主要的致病菌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发扁桃体发炎。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口腔、咽部等部位,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疲劳等,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侵入扁桃体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扁桃体经常发炎。例如,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较大时,儿童若保暖不当,就容易因细菌感染出现扁桃体发炎的情况。 2.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往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比如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场所,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相对较多,且自身免疫力较弱,感染病毒后引发扁桃体炎的概率较高。 二、自身免疫力因素 1.儿童免疫系统特点:儿童的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成熟的阶段,相比成人,其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成长过程中,免疫系统需要逐渐适应外界的各种病原体,所以儿童时期更容易出现扁桃体经常发炎的情况。例如,新生儿从母体获得一定的抗体,但随着年龄增长,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逐渐增强,但在这个过渡阶段,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扁桃体炎症。 2.成人免疫力下降情况:成年人若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当免疫力下降时,扁桃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就容易反复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发炎。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群,由于作息不规律,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扁桃体经常发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三、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 1.咽炎蔓延:咽部与扁桃体相邻,若咽部发生炎症,如咽炎,炎症可向周围蔓延,累及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发炎。咽炎的发生可能与长期吸烟、接触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咽部黏膜,使咽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咽炎,进而波及扁桃体,导致扁桃体经常发炎。 2.鼻炎及鼻窦炎蔓延:鼻腔与咽部通过后鼻孔相连,鼻炎、鼻窦炎的炎症分泌物可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长期刺激扁桃体,引起扁桃体发炎。例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会不断倒流至咽部,反复刺激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这种情况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过敏体质者鼻腔黏膜容易处于敏感状态,更容易出现鼻炎、鼻窦炎,从而增加扁桃体发炎的风险。 四、其他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扁桃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扁桃体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炎症。例如,一些人长期大量食用火锅、辣椒等辛辣食物,会使扁桃体经常处于受刺激的状态,增加发炎的几率。另外,过度用嗓也会对扁桃体造成损伤,比如歌手、教师等职业人群,由于用嗓过度,扁桃体容易反复发炎。 2.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扁桃体的过敏反应,导致扁桃体发炎。过敏反应会使扁桃体黏膜出现水肿、充血等炎症表现。在花粉传播的季节,过敏体质的儿童或成人接触花粉后,容易出现扁桃体发炎的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

    2025-10-13 13:30:25
  • 鼻镜检查几分钟能好

    鼻镜检查时长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具体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查方式方面,前鼻镜检查相对简便,一般5分钟左右,鼻内镜检查无复杂病变约58分钟,有活检等操作会延长;患者个体差异中,儿童因鼻腔窄、配合差可能时间稍长,成人若有鼻腔病变等会延长,有鼻腔手术史或严重病变患者检查时间也会延长;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影响检查时间,熟练医生能缩短时间;检查环境与设备情况也会对检查时长产生影响,良好环境和正常设备利于缩短时间,设备故障等会延长时间。 一、鼻镜检查的时长概述 鼻镜检查所需时间通常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左右,但具体时长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检查方式差异的影响 1.前鼻镜检查:操作相对简便,医生通过前鼻镜观察鼻腔前部结构,包括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等部位,整个过程较快,一般5分钟左右可完成。对于年龄较小、配合度较好的儿童,时间可能更短;而对于一些鼻腔结构复杂、有明显病变或患者配合欠佳的成人,可能会稍有延长,但通常也不会超过10分钟。 2.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鼻腔深部结构,如嗅裂、中鼻道、后鼻孔等部位。检查时需要将鼻内镜缓慢插入鼻腔,全面观察各个区域。一般来说,单纯的鼻内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复杂病变,大约需要58分钟。但如果需要进行活检、取异物等操作,时间会相应延长。例如进行活检时,需要准确获取病变组织,可能会多花费23分钟。 (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鼻腔相对狭窄,且配合度可能较差,在进行鼻镜检查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安抚儿童情绪,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不过,对于配合良好的儿童,前鼻镜检查通常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在5分钟左右;而鼻内镜检查可能因为需要更精细操作来适应儿童鼻腔特点,时间可能在69分钟。 成人:成人鼻腔结构相对稳定,配合度一般较好,前鼻镜检查通常能在5分钟内完成,鼻内镜检查如果没有复杂情况,58分钟可完成。但如果成人存在鼻腔病变导致结构异常,如鼻息肉较大、鼻中隔严重偏曲等,检查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需要更仔细地观察病变部位及周围情况,可能需要8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2.病史因素 有鼻腔手术史的患者:这类患者鼻腔内可能存在术后瘢痕、粘连等情况,鼻镜检查时需要更小心地操作以避免损伤,因此检查时间可能会比无手术史的患者长。例如,曾行鼻腔手术的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时,可能需要510分钟来仔细评估鼻腔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 有鼻腔严重病变的患者:如鼻腔恶性肿瘤患者,鼻镜检查需要更全面、细致地观察肿瘤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检查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0分钟以上,以便准确获取病变信息,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影响鼻镜检查时长的其他相关因素 (一)医生操作熟练程度 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进行鼻镜检查时,操作更加熟练、精准,能够快速且全面地完成检查,从而缩短检查时间。例如,对于常见的前鼻镜检查,熟练医生可能35分钟就能完成;而对于鼻内镜检查,熟练医生可能47分钟就能高效、全面地观察鼻腔结构。 (二)检查环境与设备情况 良好的检查环境有助于患者放松,也有利于医生顺利进行检查。设备状态良好也能保证鼻镜检查顺利进行,若设备出现故障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检查进程,导致检查时间延长。例如,鼻内镜的光源、图像传输等功能正常时,检查能流畅进行;若设备出现问题需要调试,则会增加检查时间。

    2025-10-13 13:26:15
  • 流鼻血怎么治

    流鼻血的一般处理方法有按压止血和填塞止血,针对局部损伤、鼻腔炎症、全身性疾病有不同处理方式,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流鼻血有各自注意事项,按压止血让患者坐下前倾捏鼻翼并冷敷,填塞用棉球等且注意时间,局部损伤要纠正习惯,鼻腔炎症针对炎症治疗,全身性疾病控制原发疾病,儿童要安抚轻柔处理、防挖鼻,老年人警惕相关疾病并注意药物,孕妇勿紧张、避免影响胎儿的药物。 让患者坐下或半卧位,身体稍微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毛巾敷前额和后颈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对于儿童,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儿童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的易出血区,按压鼻翼一般能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填塞止血 如果按压止血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条进行鼻腔填塞。将棉球或纱布条充分浸湿生理盐水后,轻轻塞入鼻腔出血部位,填充要紧密,但避免过于粗暴损伤鼻腔黏膜。对于反复鼻出血或出血较剧烈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此方法,但要注意填塞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4-48小时,防止引起鼻腔感染等并发症。 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 局部损伤 如果是因挖鼻等不良习惯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出血,首先要纠正挖鼻等不良习惯。损伤较轻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按压等方法多可止血,同时要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如果损伤较严重,可能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局部涂抹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等。 鼻腔炎症 对于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引起的鼻出血,在止血的同时需要针对炎症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性炎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控制感染;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出血,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流鼻血,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流鼻血,首先要积极控制血压,可让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儿童一般不涉及高血压相关的鼻出血处理,成人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血压情况合理用药),同时进行止血处理。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需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等治疗措施,同时进行鼻腔止血。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流鼻血较为常见,家长要特别注意。首先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哭闹导致出血加剧。儿童鼻出血多与鼻腔黏膜娇嫩、易损伤有关,要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挖鼻。如果儿童经常流鼻血,要考虑是否有鼻腔异物等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在处理儿童鼻出血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儿童的恐惧和进一步的损伤。 老年人 老年人流鼻血要警惕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时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老年人鼻出血后要密切观察血压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降压方案。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止血过程中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 孕妇 孕妇流鼻血时不要过于紧张。孕妇流鼻血可能与孕期激素变化、鼻腔黏膜充血等有关。处理方法基本与常人相同,但要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果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安全的处理,既要考虑止血,又要保障胎儿的安全。

    2025-10-13 13:23: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