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君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帅君,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领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鼻咽癌、扁桃体腺样体及声带疾病,擅长鼻窦功能性内窥镜、喉显微外科等微创手术。科研领域主要从事鼻咽癌等头颈肿瘤的靶向治疗。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基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展开
  • 喉咙化脓是怎么回事

    喉咙化脓常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与免疫力、生活习惯等有关,有咽痛、发热等症状,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用抗生素等,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喉咙化脓的常见原因 喉咙化脓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能导致喉咙化脓。比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侵袭而引发喉咙化脓。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空气污染严重等因素会降低咽部的防御能力,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例如,长期吸烟的人咽部黏膜经常受到刺激,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让细菌在喉咙部位滋生繁殖导致化脓。 二、喉咙化脓的症状表现 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咽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影响进食和说话。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儿童发热时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情况。同时,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时分泌物会融合成片形成假膜。颈部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压痛。 三、喉咙化脓的诊断方法 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重点查看咽部情况。然后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有细菌感染。还可能会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具体的致病菌,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四、喉咙化脓的治疗原则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不过敏的话)、头孢菌素类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咽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发热的患者,如果体温较高且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但要避免不恰当的用药。比如儿童发热时,应优先采用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随意使用成人退烧药。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喉咙化脓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 老年人:老年人喉咙化脓时,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感染后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用药时要考虑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治疗。 孕妇:孕妇喉咙化脓需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既要控制感染,又要保障胎儿的安全。

    2025-10-13 11:36:30
  • 小孩长鼻息肉怎么办

    小孩长鼻息肉可能与感染、过敏、遗传等因素有关,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鼻内镜和鼻部CT诊断,较小息肉可药物治疗,较大息肉需手术,术后要鼻腔护理、避过敏原、定期复查,小孩还需注意休息、饮食和避免用力擤鼻等。 一、长鼻息肉的可能原因 小孩长鼻息肉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感染因素,长期的鼻腔感染,像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会刺激鼻黏膜,导致鼻息肉形成;过敏因素,小孩如果是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引起鼻腔过敏反应,反复的过敏炎症刺激也容易诱发鼻息肉;还有遗传因素,部分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小孩相对更易长鼻息肉。 二、小孩长鼻息肉的常见症状 小孩长鼻息肉后常见的症状有鼻塞,这是比较突出的症状,随着息肉增大,鼻塞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呼吸,导致小孩张口呼吸;还可能出现流涕,有时鼻涕中可能带有血丝;另外,小孩可能会有嗅觉减退的情况,因为息肉阻碍了气味分子到达嗅区。 三、诊断方法 医生一般会通过鼻内镜检查来明确诊断,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鼻腔内是否有息肉生长以及息肉的部位、大小等情况;还可能会结合鼻部CT检查,通过CT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鼻腔内息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四、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较小的息肉,可能会先尝试药物治疗。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它可以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抑制息肉的生长,但使用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是小孩使用,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等。 2.手术治疗:如果息肉较大,严重影响小孩的呼吸、嗅觉等功能,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一般是在鼻内镜下进行,属于微创手术,相对创伤较小。但手术时机的选择等要由医生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来判定。 五、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鼻腔护理:术后要注意鼻腔的清洁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清洁,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 2.避免过敏原: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的鼻息肉,术后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勤换被褥,避免小孩接触花粉等易过敏物质,减少过敏复发的可能,从而降低鼻息肉复发的风险。 3.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带小孩复查,医生会观察鼻腔恢复的情况,以及是否有息肉复发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特殊人群(小孩)注意事项:小孩在术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鼻腔黏膜。同时要注意避免小孩用力擤鼻等,防止影响鼻腔恢复。

    2025-10-13 11:35:11
  • 咽喉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咽喉肿瘤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咽喉异物感(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声音嘶哑(生长在声带部位时逐渐加重且易被忽视)、吞咽困难(随肿瘤增大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段易被误判)、咳嗽(顽固且普通止咳药难缓解,不同人群需警惕)、颈部肿块(需排查性质)、呼吸困难(严重时需紧急处理且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 声音嘶哑:肿瘤如果生长在声带部位,会直接影响声带的振动,从而导致声音嘶哑。这种声音嘶哑通常不会自行缓解,会随着肿瘤的生长逐渐加重。对于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本身就存在声带的轻微损伤,若再患上咽喉肿瘤,声音嘶哑的症状可能会被误以为是用声过度引起而被忽视,延误病情。儿童如果出现声音嘶哑且持续不缓解,也需要高度警惕咽喉肿瘤的可能,因为儿童喉部组织相对娇嫩,肿瘤的影响可能会更早地表现为声音的改变。 吞咽困难:随着咽喉肿瘤的逐渐增大,会阻塞咽喉部的通道,导致吞咽困难。初期可能只是吞咽固体食物时有梗阻感,随着肿瘤进一步发展,可能连吞咽流质食物也会困难。老年人由于本身吞咽功能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若出现吞咽困难,很容易被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而忽略了咽喉肿瘤的可能性。儿童出现吞咽困难时,可能会表现出拒食、进食时哭闹等情况,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进食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咳嗽:肿瘤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一般较为顽固,普通的止咳药物往往效果不佳。长期吸烟的人群本身就有咳嗽的基础,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加重,就需要考虑咽喉肿瘤的可能。儿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咳嗽,也需要排查咽喉肿瘤的情况,因为儿童的呼吸道相对狭窄,肿瘤对呼吸道的刺激可能会更早地引起咳嗽症状。 颈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颈部摸到肿块,这是因为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所致。肿块的质地可能较硬,活动度差。对于有颈部肿块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肿块的性质。老年人颈部出现肿块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肿瘤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需要及时就医排查。儿童颈部出现肿块也不容忽视,可能是良性或恶性肿瘤引起,需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查。 呼吸困难:当咽喉肿瘤较大时,会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症状,需要紧急处理。不同年龄段人群呼吸困难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呼吸困难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因为儿童的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肿瘤对气道的阻塞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呼吸问题。成年人呼吸困难时可能会自觉气不够用,呼吸费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

    2025-10-13 11:33:33
  • 流鼻血不止是什么原因

    鼻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鼻外伤、鼻黏膜干燥、鼻部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全身因素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特殊人群中儿童鼻出血与鼻黏膜娇嫩、挖鼻或全身性因素有关,老年人多与全身因素相关且出血难止,孕妇鼻出血需关注情况及孕期影响。 鼻黏膜干燥:空气干燥、长期处于空调环境或炎热干燥的气候等,会使鼻黏膜水分丢失过多,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尤其在秋冬季节较为常见。 鼻部炎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炎症会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黏膜下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鼻痒反复揉鼻,可能加重鼻黏膜损伤出血。 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鼻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肿瘤病变,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且往往出血量较多较难止住。 全身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导致鼻腔黏膜血管压力增大,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流鼻血不止的风险较高。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受高血压影响。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机制异常,从而容易出现鼻出血且不易止住。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受阻。 肝肾功能异常: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可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发鼻出血。例如,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 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可导致鼻腔血管压力改变或凝血功能相关异常,引起鼻出血。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因静脉压升高,导致鼻腔黏膜静脉淤血出血。 内分泌失调:青春期少年可能因内分泌失调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而容易鼻出血;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鼻黏膜充血也可能出现鼻出血情况,部分孕妇鼻出血可能较难止住。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流鼻血不止可能与鼻黏膜娇嫩、好奇挖鼻等有关,也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因素引起。儿童鼻出血时,家长应让孩子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肝肾功能异常等全身因素相关,且老年人血管收缩功能较差,出血后较难自行止住,需及时就医处理,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 孕妇:孕妇鼻出血要注意观察出血量等情况,若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同时要关注孕期激素变化对鼻腔的影响,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等。

    2025-10-13 11:30:18
  • 宝宝耳朵有臭味怎么回事

    宝宝耳朵有臭味可能由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先天性外耳道畸形等因素引起,外耳道耵聍栓塞因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致积聚腐败变质产生臭味,还可有听力减退等表现;外耳道炎因感染或环境因素致,有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等表现;中耳炎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或呛奶等致,有发热哭闹等表现;先天性外耳道畸形因胚胎发育异常致,有外耳道结构异常等表现,家长发现宝宝耳朵有臭味要及时就医,且要注意保持宝宝外耳道清洁干燥预防相关问题。 一、外耳道耵聍栓塞 1.成因:宝宝外耳道的耵聍(俗称耳屎)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会逐渐积聚形成栓塞。耵聍积聚时间长了,若发生腐败、变质,就可能产生臭味。比如宝宝外耳道狭窄,耵聍更容易堆积。 2.表现:除了耳朵有臭味外,可能还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等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有搔抓耳朵的表现。 二、外耳道炎 1.成因 感染因素:宝宝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若洗澡、游泳后外耳道进水,容易导致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另外,宝宝用手搔抓外耳道,也可能损伤皮肤,增加感染风险。 环境因素:高温、潮湿的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增加宝宝患外耳道炎的几率。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多,外耳道容易处于潮湿状态。 2.表现:宝宝耳朵会有臭味,同时可能伴有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宝宝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不愿进食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三、中耳炎 1.成因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宝宝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炎症。例如宝宝感冒后,病毒或细菌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呛奶等原因:如果宝宝在喂奶时姿势不当,发生呛奶,奶液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2.表现:宝宝耳朵有臭味,还可能出现发热、哭闹、抓耳、听力下降等症状,小婴儿可能还会有拒奶的表现。 四、先天性外耳道畸形等先天性因素 1.成因: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先天性外耳道畸形等情况,可能影响外耳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容易出现分泌物积聚、异味等问题。 2.表现:除了耳朵有臭味外,可能还伴有外耳道结构异常等相关表现,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当发现宝宝耳朵有臭味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耳镜检查等,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外耳道清洁干燥,给宝宝洗澡、游泳时避免外耳道进水等,以预防相关耳部问题的发生。

    2025-10-13 11:27: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