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君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帅君,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领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鼻咽癌、扁桃体腺样体及声带疾病,擅长鼻窦功能性内窥镜、喉显微外科等微创手术。科研领域主要从事鼻咽癌等头颈肿瘤的靶向治疗。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基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部肿瘤的诊治。展开
  • 耳朵进水怎么办

    介绍了耳朵进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单脚跳跃法(进水耳朝下同侧腿原地跳跃)、牵拉耳廓法(成人向后上方、儿童向后下方牵拉耳廓)、棉签吸收法(轻柔用消毒棉签吸),还说明了无效且有症状时要就医,以及预防措施(洗头游泳戴耳塞)。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采用,儿童操作时需家长协助保证其安全,避免跳跃过程中摔倒等情况。 牵拉耳廓法 具体操作:对于成人,可将耳廓轻轻向后上方牵拉,使外耳道变直,利用水的重力作用让水流出;儿童则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儿童操作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耳部组织。 棉签吸收法 具体操作:用消毒后的棉签轻轻深入外耳道,利用棉签的吸水性将水吸出,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黏膜。 适用人群:适用于水进入外耳道较浅的情况,儿童使用时更要格外小心,防止棉签进入过深。 就医情况 若上述方法无效且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可能是外耳道有炎症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在耳镜等检查下,用专业的设备将水吸出或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儿童耳朵进水后若出现持续哭闹、抓耳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耳部损伤等情况。 预防措施 洗头、游泳时:可佩戴耳塞来防止耳朵进水。儿童在游泳时更应注意佩戴合适的耳塞,选择材质柔软、贴合耳部的耳塞,减少耳朵进水的风险。

    2025-10-16 10:35:44
  • 骨头卡喉咙怎么办

    发现骨头卡喉咙时,立即停止进食饮水,成人可尝试用力咳嗽,成人及大于1岁儿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后环抱腹部,握拳顶住脐上两横指处冲击),1岁以下婴儿面朝下拍背5次再翻正按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交替,未排出或有严重症状速就医,就医途中让患者平静,儿童需安抚。 尝试咳嗽排出 对于成年人,如果骨头位置不是很深,可尝试用力咳嗽,利用气流冲击将骨头排出。儿童则要谨慎操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海姆立克急救法 成人及大于1岁儿童: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重复操作直至骨头排出。 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头部低于身体,用手掌根部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交替进行,直至骨头排出。 及时就医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骨头仍未排出,或者出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喉镜、食管镜等专业设备检查并取出骨头。在就医途中,要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减少活动。对于儿童,家长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加重喉部不适和骨头的嵌顿情况。

    2025-10-16 10:29:09
  • 耳屎黄黏是怎么回事

    黄黏耵聍可能是正常油性耵聍,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导致。病理情况包括外耳道炎,炎症刺激致耵聍腺分泌增多,伴耳部疼痛等症状;中耳炎,炎症波及相关腺体致耵聍黄黏,伴耳痛等症状。出现黄黏耵聍伴耳部不适需就医,保持耳部清洁,勿过度掏耳。 病理情况 外耳道炎:如果耳部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外耳道炎,炎症刺激会导致耵聍腺分泌增多,可能使耵聍性状变为黄黏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耳部疼痛、瘙痒、听力下降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比如儿童如果经常掏耳朵损伤外耳道皮肤,就容易诱发外耳道炎;成年人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也易患病。 中耳炎:当中耳发生炎症时,炎症波及到耳部相关腺体,也可能影响耵聍的分泌,导致耵聍黄黏,还常伴有耳痛、耳鸣、耳闷、发热等症状。儿童由于咽鼓管短而宽,平卧位吃奶等易患中耳炎;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引发中耳炎。 对于出现黄黏耵聍且伴有耳部不适症状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耳部检查等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但不要过度掏耳朵,尤其是儿童,过度掏耳朵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等问题。

    2025-10-16 10:27:49
  • 扁桃体的位置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最常提及的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儿童时期相对发达,10岁左右渐萎缩,长期吸烟饮酒者腭扁桃体可能充血肿大,有咽部感染病史者腭扁桃体可能反复发炎。 一、扁桃体的位置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其中最常提及的腭扁桃体的位置如下: (一)位置描述 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具体是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从人体的口腔内部来看,张开嘴巴,通过压舌板等工具可以看到咽部的腭扁桃体,它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左右各一。 对于儿童来说,腭扁桃体在儿童时期相对较发达,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腭扁桃体等淋巴组织起到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到10岁左右,腭扁桃体开始逐渐萎缩。 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下,例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咽部的局部环境可能受到影响,腭扁桃体可能会出现充血、肿大等情况,这与不良生活方式对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刺激有关。而有咽部感染病史的人群,腭扁桃体可能会反复发炎,影响其正常的位置状态及功能。

    2025-10-16 10:26:03
  • 扁桃体炎需要输液吗

    扁桃体炎是否需输液要依具体情况定,病情轻时多口服药治疗,病情重时,感染严重、儿童及老年有基础病等情况可能需输液,综合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多因素决定。 病情较重时: 感染严重:当患者出现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9℃以上)、咽部疼痛剧烈以致无法吞咽、扁桃体肿大明显伴周围组织感染、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严重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输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根据病原体药敏情况选择)来控制感染。 特殊人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较快,如果扁桃体炎病情较重,也更倾向于及时输液治疗,以更快地控制感染,避免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而对于老年患者,若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扁桃体炎病情较重时,为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病情,也可能需要输液治疗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和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等。 总之,扁桃体炎患者是否需要输液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2025-10-16 10:24: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