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保霞,女,1970年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育妇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基金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项。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任《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及责任编辑。 曾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展开
  • 女性应该如何让阴道变得紧

    改善阴道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阴道哑铃锻炼、手术治疗(阴道紧缩术)及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体重、避免长期便秘),凯格尔运动通过锻炼盆底肌,阴道哑铃利用其重量增加阻力锻炼,阴道紧缩术适用于特定阴道松弛且非手术无效者但有风险,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长期便秘利于盆底肌健康。 方法:首先找到盆底肌,可通过在排尿时尝试中断排尿来感受盆底肌的收缩,找到感觉后,进行收缩盆底肌的练习,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但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功能可能会逐渐下降,通过坚持锻炼可以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对于有分娩经历的女性,产后尽早开始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恢复。 阴道哑铃锻炼 原理:阴道哑铃是一种辅助工具,通过放置在阴道内进行收缩盆底肌的锻炼,利用哑铃的重量来增加盆底肌训练的阻力。 方法:选择合适重量的阴道哑铃,先洗净双手,然后将阴道哑铃缓慢放入阴道内,保证其在阴道内的位置合适,然后进行盆底肌收缩运动,使盆底肌带动哑铃进行收缩和放松,每次锻炼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使用阴道哑铃,但对于年龄较小、盆底肌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女性不建议使用;对于有阴道炎症等疾病的女性,应先治疗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阴道哑铃。 手术治疗 阴道紧缩术: 原理:通过手术的方式对阴道黏膜进行折叠缝合,使阴道壁括约肌收缩,从而达到阴道收紧的目的。 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适用于经阴道分娩后、陈旧性会阴撕裂、会阴侧切后伤口愈合差或先天性原因造成的阴道松弛,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女性。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术后阴道狭窄等并发症。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阴道炎症等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疾病的女性不适合进行手术;年龄较大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女性在考虑手术时需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盆底肌的负担,不利于盆底肌功能维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如BMI保持在18.5-23.9之间,有助于阴道相关肌肉的良好状态。不同年龄的女性保持健康体重的方式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可通过均衡饮食搭配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老年女性则需要注意饮食中营养均衡的同时,运动要选择相对温和的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避免长期便秘:长期便秘时,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增加腹压,对盆底肌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导致阴道松弛等问题。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对于有便秘问题的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要注意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便秘情况,以维护盆底肌健康。

    2025-10-21 13:35:19
  • 妇科病怎么治疗

    妇科病涵盖阴道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不同类型且治疗各有侧重,阴道炎中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各有对应治疗方式,盆腔炎急性以抗生素为主、慢性需综合治疗,月经不调需先明病因再调整生活方式或用激素药物;孕期、哺乳期、老年女性患妇科病有各自注意事项;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生活方式对防治妇科病至关重要。 一、常见妇科病的分类及基础治疗原则 妇科病涵盖多种类型,如阴道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不同类型治疗各有侧重,总体遵循依据病因针对性干预、兼顾个体差异的原则。 二、常见妇科病具体治疗方式 (一)阴道炎 1.细菌性阴道炎:由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后,可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如临床常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类药物,但具体用药需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精准选择。 2.霉菌性阴道炎:多因念珠菌感染所致,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局部应用唑类抗真菌制剂等,治疗中需注意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 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发,需男女同治,常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 (二)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等,足量足疗程用药以控制感染。 2.慢性盆腔炎:可采用综合治疗,除抗生素辅助外,结合物理治疗如微波、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吸收,同时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月经不调 需先明确病因,若由内分泌失调引起,通过激素六项等检查评估后,可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必要时使用激素药物调节月经周期,如短效避孕药等,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内分泌状况制定方案。 三、特殊人群妇科病注意事项 (一)孕期女性 孕期患妇科病需谨慎用药,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例如孕期阴道炎需在医生评估后选用局部温和的抗菌药物;盆腔炎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多采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方案。 (二)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用药需考虑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影响,选择哺乳期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患乳腺炎等妇科相关炎症时,选用不影响乳汁质量的抗生素,并密切观察婴儿反应。 (三)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妇科病需警惕恶性病变,如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排液等情况,应及时进行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等检查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或癌变,治疗上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方案,如良性病变可采用局部治疗结合支持疗法等。 四、生活方式对妇科病防治的重要性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生活、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预防妇科病至关重要。例如,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降低月经不调等风险;合理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2025-10-21 13:34:51
  • 例假前期症状

    女性例假前期会出现生理变化相关症状,包括乳房变化(激素影响致胀痛等,月经后缓解)、体重变化(水钠潴留致轻度增重,月经后恢复);情绪心理相关症状,如情绪波动(激素致神经递质变化,30%-80%女性有不同程度改变)、注意力不集中(激素干扰神经传导,月经前明显);身体其他相关症状,像头痛(约20%-30%因前列腺素致血管功能紊乱)、腹部不适(盆腔充血等致胀满、疼痛等);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育龄女性严重时调整生活方式可就医,青春期女性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习惯防症状加重,围绝经期女性要密切关注、定期检查。 体重变化: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体重轻度增加的现象,这与体内水钠潴留有关。雌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导致身体水分潴留,体重可能增加1-2公斤左右,月经来潮后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水肿消退,体重会逐渐恢复。 情绪心理相关症状 情绪波动:很多女性在例假前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如容易焦虑、烦躁、抑郁或情绪低落等。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例如血清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经前期的情绪症状相关。研究发现,约30%-80%的女性在经前期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改变,年轻女性可能相对更为敏感。 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女性会感觉注意力较难集中,这也与激素变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激素波动可能干扰大脑的神经传导和信息处理过程,导致注意力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月经前几天较为明显,月经来潮后会有所改善。 身体其他相关症状 头痛:约有20%-30%的女性在例假前期会出现头痛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素水平变化有关,前列腺素升高可引起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头痛的程度和表现因人而异,有的为轻微胀痛,有的可能较为剧烈。 腹部不适:不少女性会有腹部胀满、轻微疼痛等不适感觉,这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引起的子宫收缩等因素有关。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多为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部分女性还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例假前期的这些症状如果较为严重,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例假前期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要注意正确认识这些生理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高盐、辛辣食物,以免加重水钠潴留和不适症状。同时,要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如有严重情绪问题及时与家长或医生沟通。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例假前期症状可能会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波动加剧而有所不同,可能症状更复杂或更严重,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2025-10-21 13:34:03
  • 做子宫息肉手术会影响生育吗

    子宫息肉手术对生育的影响分情况,单发小型息肉手术对生育影响小,多发或较大息肉手术可能有对内膜损伤、增加宫腔粘连风险等影响,不同年龄人群也有差异,手术对生育影响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术前需与医生沟通,术后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生育健康。 单发、体积较小的子宫息肉,若通过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对子宫肌层及内膜的损伤相对较轻。术后子宫恢复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对生育功能影响不大。有研究表明,此类患者术后妊娠率与未患子宫息肉的女性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数女性可正常受孕、分娩。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尚未生育但患有单发小型子宫息肉的人群,积极手术治疗后生育风险较低,但术后仍需适当休息,让子宫有足够时间修复,一般建议休息1-2周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备孕准备。 多发或较大子宫息肉手术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多发或者体积较大的子宫息肉,手术时可能需要切除较多的子宫内膜组织,这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研究发现,此类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妊娠率有所降低。例如,部分多发子宫息肉患者术后妊娠率较单发小型息肉患者低约10%-15%。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如35岁以上),在手术前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术后要密切关注子宫内膜的修复情况,可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促进内膜修复的措施,但需避免过度干预。 宫腔粘连风险:较大范围手术操作后,宫腔粘连的发生风险会增加,而宫腔粘连会严重影响生育。如果发生宫腔粘连,可能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在宫腔内着床生长,引起不孕或者反复流产等情况。对于有生育需求且进行了较大范围子宫息肉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月经情况,如月经是否规律、经量是否正常等,若出现月经减少、闭经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宫腔粘连。一般建议术后早期可适当应用一些预防宫腔粘连的措施,如放置宫内节育器等,但具体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 年轻未育女性:年轻未育女性进行子宫息肉手术时,更需权衡手术对生育的影响。对于适合手术的情况,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注意身体调养,尽快恢复正常生殖功能。在备孕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孕前检查,包括排卵监测、子宫内膜评估等,确保子宫环境利于受孕。 接近绝经或已绝经女性:此类人群若因子宫息肉接受手术,对生育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其生育需求本身较低。但手术仍需规范操作,以减少对子宫局部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如感染等,影响术后身体恢复。 总之,子宫息肉手术对生育的影响与息肉的大小、数量、手术方式以及患者自身的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在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可能对生育产生的影响,并在术后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生育健康。

    2025-10-21 13:33:35
  • 多发性子宫肌瘤会变成癌吗

    多发性子宫肌瘤癌变概率低,约0.1%-0.5%,受年龄、肌瘤生长速度、症状表现等因素影响;可通过超声、MRI、血清学检查早期发现恶变倾向;无症状接近绝经者观察随访,出现相应症状或有恶变倾向等时考虑手术治疗,妊娠期及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处理。 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育龄期女性患多发性子宫肌瘤后恶变风险相对较低,而绝经后女性如果肌瘤出现异常变化,恶变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若肌瘤在此时有异常生长等情况,需要警惕恶变可能。 肌瘤生长速度:如果在短时间内多发性子宫肌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比如半年内体积增大超过50%等情况,那么恶变的可能性相对会有所升高。通过超声等检查可以监测肌瘤的大小变化情况。 症状表现:当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且经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时,也需要考虑恶变的可能,因为良性肌瘤一般不会有这样持续加重且常规治疗无效的症状表现。 如何早期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否有恶变倾向 超声检查:超声是筛查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通过定期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肌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如果发现肌瘤边界不清、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有不均匀的回声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例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肌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恶性肌瘤往往血流信号更丰富。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于判断肌瘤的性质有一定优势,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鉴别肌瘤是否恶变有较高的价值。如果超声发现异常情况,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血清学检查:某些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也可能对判断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否恶变有一定帮助,比如CA125等指标,不过该指标升高并不一定就是恶变,还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处理原则 观察随访:对于无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可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肌瘤的变化情况。因为绝经后肌瘤往往会逐渐萎缩。 手术治疗:当多发性子宫肌瘤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如肌瘤导致月经过多、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肌瘤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出现相应症状;肌瘤有恶变倾向等。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妊娠期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女性,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肌瘤情况,因为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肌瘤可能会有相应变化,要关注肌瘤对妊娠过程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症状变化等,及时与产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合并心脏病等,在处理多发性子宫肌瘤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风险收益比等情况。

    2025-10-21 13:33: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