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保霞,女,1970年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育妇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基金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项。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任《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及责任编辑。 曾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展开
  • 子宫肌瘤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子宫肌瘤日常需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自我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等。 1、心理护理 因为疾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家属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态良好。 2、自我护理 应严格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擅自停药,并在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定期来医院复查。 3、生活管理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要多卧床休息,加强保暖、个人卫生和膳食营养,3个月内禁止盆浴、性生活,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 4、病情监测 出院后应密切观察症状是否得以改善,术后伤口恢复是否良好,警惕疾病复发等。

    2025-04-01 06:59:08
  • 子宫肌瘤与怀孕的区别

    子宫肌瘤和怀孕的区别有临床表现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同、HCG检查值不同等。 1、临床表现不同 子宫肌瘤女性常有月经量增多、月经频发、经期延长、腹痛、腹部异常包块等症状。而女性怀孕初期常表现为月经停止、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嗜睡、乏力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同 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查时,可见子宫体回声不均匀、有实性低回声结节等。已经怀孕的女性,B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局部孕囊、胎芽存在。怀孕6-8周左右还可见胎心搏动。 3、HCG检查值不同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HCG值一般低于150IU/ml。如果女性已经怀孕,血清中HCG值会明显偏高于正常范围。

    2025-04-01 06:58:56
  • 输卵管堵塞为什么还能怀孕

    输卵管堵塞仍然怀孕的原因有输卵管堵塞程度较轻、另一侧输卵管正常、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 1、输卵管堵塞程度较轻 如果输卵管堵塞程度较轻,可能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并没有完全阻止受孕。这种情况下,女性仍然有机会怀孕,但几率相对较低。 2、另一侧输卵管正常 有些女性可能存在两侧输卵管,只有一侧堵塞,而另一侧正常。如果卵子和精子在正常的一侧结合并受精,则仍然有机会怀孕。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如果输卵管堵塞严重,无法自然受孕,可以考虑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提取卵子和精子在实验室中结合受精,之后将其移植到子宫腔中,从而帮助女性怀孕。

    2025-04-01 06:58:47
  •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用处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用处是判断宫颈炎症、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监测宫颈癌治疗效果等。 1.判断宫颈炎症 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时,能够根据细胞的变化情况,帮助判断有无宫颈炎症性病变,有助于疾病诊断。 2.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通过在镜下观察宫颈涂片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早期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3.监测宫颈癌治疗效果 对已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效果。在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进行定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癌细胞的变化,评估疗效和判断复发风险。

    2025-04-01 06:58:43
  • 双子宫怀孕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双子宫怀孕注意事项有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身体状况、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等。 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双子宫孕妇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况。 2、注意身体状况 双子宫孕妇容易出现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风险,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合理饮食 双子宫孕妇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瘦肉、豆腐、青菜、菠菜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4、注意休息 双子宫孕妇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也不宜剧烈运动。

    2025-04-01 06:58: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