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保霞,女,1970年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育妇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基金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项。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任《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及责任编辑。 曾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展开
  • 子宫肥大的症状有哪些

    子宫肥大有多种症状,月经改变表现为经量增多、月经周期异常;白带异常有白带增多、性状改变;腹部不适包括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还有压迫症状,如膀胱压迫致尿频尿急、直肠压迫致便秘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护理需针对性。 经量增多:子宫肥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正常月经量一般为20-60ml,而子宫肥大患者经量可能超过80ml。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相应增大,导致月经量增多。例如,一些患者会发现使用的卫生巾数量较以前明显增加,且月经持续天数可能也会延长。 月经周期异常:部分患者月经周期可能出现紊乱,原本规律的28-30天左右的周期可能变得不规律,提前或推迟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与子宫肥大影响了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内分泌调节出现一定紊乱有关。 白带异常 白带增多:子宫肥大时,宫颈腺体受到刺激,分泌功能亢进,导致白带分泌量增多。正常情况下白带量较少,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无异味。而子宫肥大患者白带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或呈淡黄色脓性,有的还会伴有血丝。比如,患者会感觉内裤经常有较多的分泌物,需要频繁更换。 白带性状改变:除了量的增多,白带的性状也可能发生变化。有些患者的白带可能变得浓稠,甚至出现豆腐渣样改变,这可能是同时合并了其他妇科炎症等情况,但子宫肥大本身也可能导致白带性状的改变。 腹部不适 下腹坠胀: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患者常感觉下腹有坠胀感,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劳累后这种坠胀感可能会加重。例如,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在工作一天后会明显感觉到下腹坠胀不适。 腰骶部酸痛:子宫肥大可能会引起盆腔充血以及炎症刺激,导致腰骶部出现酸痛感。这种酸痛感在月经期、排便时可能会加剧。比如,月经期间患者会感觉腰骶部酸痛比平时更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压迫症状 膀胱压迫症状:当子宫前位且体积增大较明显时,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即使每次尿量不多。例如,正常情况下每天排尿次数可能在6-8次左右,而子宫肥大患者可能会增加到10次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直肠压迫症状:子宫后位或体积增大明显时,可能会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等症状。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来缓解,但往往效果不佳。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子宫肥大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育龄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月经改变等症状;绝经后的女性子宫肥大可能更多与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对于有子宫肌瘤病史等的患者,子宫肥大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比如育龄期女性要关注月经情况的变化,绝经后女性要注意腹部不适等症状的监测。

    2025-09-30 11:48:36
  • 宫颈息肉是怎么回事啊要不要紧呢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之一,已婚妇女多见,由慢性炎症刺激致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突出形成,其是否要紧分情况,较小无症状者需定期复查,较大或有症状者较要紧;相关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不佳、性生活不注意)、病史(有慢性宫颈炎病史);育龄期女性要关注宫颈健康定期检查,绝经后女性出现相关症状需重视以防恶性病变,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宫颈息肉。 一、宫颈息肉是什么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它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一般呈舌形,大小不等,色红,表面光滑,质地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 二、宫颈息肉是否要紧 1.一般情况 较小且无症状的息肉:部分宫颈息肉较小,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相对来说问题不太严重,但也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存在息肉逐渐增大或者发生恶变等潜在风险。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大多数宫颈息肉为良性病变,但仍有极少量可能发生恶变。 较大或有症状的息肉:如果宫颈息肉较大,可能会引起一些症状,如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在性交后或绝经后阴道流血;还可能导致白带增多,甚至有异味等。这种情况下就比较要紧了,因为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持续的阴道流血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贫血等并发症,同时也需要警惕恶变的可能。 三、相关因素影响 1.年龄因素 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变化,宫颈局部受慢性炎症刺激的机会可能增加,从而使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相对升高。 2.生活方式因素 卫生习惯不佳:如果女性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阴道的卫生,容易导致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宫颈,长期的炎症刺激就可能引发宫颈息肉。例如,不勤换内裤、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 性生活不注意:过早开始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等都可能增加宫颈感染的机会,进而增加宫颈息肉的发生概率。 3.病史因素 有慢性宫颈炎病史:本身患有慢性宫颈炎的女性,宫颈已经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宫颈管局部黏膜更容易受刺激而增生形成息肉,相比没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的女性,发生宫颈息肉的风险更高。 四、特殊人群情况 1.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激素水平活跃,宫颈受各种因素影响发生炎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所以更要关注宫颈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息肉等病变。如果发现宫颈息肉,需要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处理,如较小无症状的可以定期复查,较大或有症状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如果出现阴道流血等疑似宫颈息肉的症状,更要引起重视,因为绝经后女性发生宫颈病变包括恶性病变的风险相对增加,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同时明确是否存在宫颈息肉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09-30 11:47:42
  • 子宫下垂有什么感觉

    子宫下垂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下腹、会阴部有下坠感(老年女性更持久明显,年轻女性产后恢复不良也会有);轻度时阴道口有肿物脱出(随病情加重脱出更明显且难回缩);引起腰骶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不同人群有差异);还会导致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和排便异常(便秘、排便不尽感等)。 1.下坠感 一般情况:子宫下垂时,患者常会感觉到下腹、会阴部有明显的下坠感。这种下坠感在行走、站立时间较长或进行体力活动后会更为明显。例如,一位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年女性,在长时间劳作后,会明显感觉下腹有重物下坠的感觉。 年龄因素:对于老年女性,由于盆底组织退变、松弛,更容易出现子宫下垂,下坠感可能会相对更持久和明显。而年轻女性如果是因为产后盆底肌恢复不良等原因导致子宫下垂,也会有明显的下坠感,但可能随着产后康复措施的采取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2.肿物脱出感 早期表现:轻度子宫下垂时,可能在站立过久或劳累后,会感觉到阴道口有肿物脱出,休息后可自行回缩。比如,一位年轻经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站立一段时间后,发现阴道口有小块组织脱出,休息后又回去了。 随病情加重:随着子宫下垂程度加重,肿物脱出会越来越明显,且不能自行回缩,需要用手推回甚至无法推回。此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有异物从阴道脱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对于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肿物脱出后可能更容易发生摩擦、感染等情况,不适感会进一步加剧。 3.腰骶部酸痛 产生机制:子宫下垂时,韧带受到牵拉,盆腔充血,会引起腰骶部酸痛。这种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例如,一位子宫下垂的中年女性,每天做家务后,腰骶部酸痛明显,休息一晚后有所减轻。 不同人群差异:年轻女性如果是产后子宫下垂导致腰骶部酸痛,需要关注产后康复情况,及时进行盆底肌锻炼等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老年女性由于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腰骶部酸痛可能会更加复杂,除了子宫下垂的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骨质疏松对腰骶部疼痛的影响,在处理子宫下垂的同时可能需要关注骨质疏松的相关问题。 4.排尿、排便异常感 排尿异常:子宫下垂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例如,子宫下垂较明显的患者,会频繁有尿意,但是每次排尿量不多,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对于老年女性,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问题,子宫下垂加重了排尿异常的程度,会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排便异常:子宫下垂可能压迫直肠,引起便秘、排便不尽感等。比如,患者会感觉大便难以排出,总是有残留感,需要反复用力排便。年轻女性如果是因为产后子宫下垂导致排便异常,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改善便秘情况,同时进行盆底肌训练促进子宫下垂恢复以缓解排便异常。

    2025-09-30 11:46:08
  • 子宫内膜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子宫内膜局部炎症刺激促使组织增生,雌激素水平失衡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或持续受刺激,干细胞异常增殖致组织异常生长,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增加息肉形成几率。 一、子宫内膜局部炎症刺激 子宫内膜长期受到炎症影响,例如由病原体感染等引发的炎症,炎症会促使局部组织增生,进而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形成。有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炎症状态下,炎性因子会刺激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腺体细胞异常增殖,增加息肉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因炎症因素面临此风险,比如育龄期女性若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易发生生殖道感染引发炎症;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也较易受炎症侵袭。 二、雌激素水平失衡 1.雌激素相对过高: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处于较高状态,而孕激素相对不足时,子宫内膜会过度增生,局部组织异常聚集形成息肉。在育龄期女性中,若存在内分泌紊乱等情况,可能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多;围绝经期女性在激素波动阶段,也可能出现雌激素水平相对失衡。例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雌激素代谢,使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 2.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会不断生长、堆积,从而形成息肉样结构。年轻女性处于生殖旺盛期,雌激素分泌活跃,若有长期雌激素刺激因素,更易发生;而老年女性在绝经后若额外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也会使子宫内膜受持续刺激增加息肉形成风险。 三、干细胞异常增殖 子宫内膜中的干细胞如果出现异常增殖情况,会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异常生长,进而形成息肉。这种干细胞的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某些遗传突变可能影响干细胞的正常调控机制,使干细胞过度增殖;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污染物等也可能干扰干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异常增殖引发息肉。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以及处于不同环境暴露下的人群,在干细胞异常增殖导致息肉形成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四、其他因素 1.肥胖: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组织较多,脂肪会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加息肉形成几率。肥胖的育龄期女性以及围绝经期肥胖女性都面临更高风险。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局部微循环障碍等情况,影响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和修复,进而促使息肉形成。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风险上相对较高,需要关注血压控制与子宫内膜健康的关联。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组织的代谢和细胞功能,增加息肉发生风险。糖尿病女性无论是在育龄期还是围绝经期,都要注意控制血糖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潜在风险。

    2025-09-30 11:45:13
  • 白带夹血是什么原因

    白带夹血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引起。生理性原因主要是排卵期出血,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病理性原因包括宫颈疾病(如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内分泌失调、宫内节育器影响等,出现白带夹血需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等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生理性原因 (一)排卵期出血 女性处于排卵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从而出现白带夹血的情况。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短,多在2-3天左右,可能伴有轻微的下腹不适,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年龄、性别相关,青春期女性和育龄期女性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一般无特殊影响,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原因 (一)宫颈疾病 宫颈炎: 病原体感染宫颈等原因可引发宫颈炎,炎症刺激宫颈黏膜,使其充血、水肿,容易出现白带夹血的情况。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多与不洁性生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 宫颈息肉: 宫颈管黏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息肉质地脆弱,性生活或妇科检查等刺激后易出血,导致白带夹血。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尤其是中年女性较多见,可能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表现为白带夹血,中晚期还可能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与HPV感染、性行为等生活方式相关。 (二)子宫疾病 子宫内膜炎: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炎症,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可有白带夹血,同时伴有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尤其在经期、流产后等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与个人卫生、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等,引起月经间期出血或白带夹血,多见于30-50岁的育龄女性,与雌激素水平等相关,较大的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子宫内膜癌: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但也有少数育龄期女性发病,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也可表现为白带夹血,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三)其他原因 内分泌失调: 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出现月经紊乱、白带夹血等情况,各年龄段女性均可能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 宫内节育器影响: 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出现白带夹血的情况,一般在放置后的前几个月比较常见,与节育器刺激子宫内膜有关,育龄期有避孕需求放置节育器的女性可能出现。 当出现白带夹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TCT和HPV检测、B超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30 11:44: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