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保霞,女,1970年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育妇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基金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项。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任《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及责任编辑。 曾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展开
  • 月经过后有水样分泌物怎么办

    月经过后出现水样分泌物有正常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正常生理情况是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变化致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无不适可不特殊处理。病理情况包括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有鱼腥臭味等,滴虫性阴道炎有稀薄脓性泡沫状分泌物等)、宫颈炎(有分泌物增多等,需用抗生素等治疗)、盆腔炎(有分泌物增多伴腹痛等,需用抗生素治疗),若水样分泌物持续伴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并处理。 一、正常生理情况 月经过后出现水样分泌物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在排卵前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会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加,呈现水样、透明、拉丝度好的状态,这是为排卵做准备,一般没有异味、外阴瘙痒等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即可。 二、病理情况及应对 (一)阴道炎 1.细菌性阴道炎 情况描述: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厌氧菌等增多,可导致月经过后出现水样分泌物,常伴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应对措施:需要就医进行白带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一般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外阴,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药物,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2.滴虫性阴道炎 情况描述: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月经过后水样分泌物可能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部分患者阴道黏膜有充血表现。 应对措施:需通过白带常规等检查确诊,常用药物为甲硝唑,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同样要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需积极治疗,因为可能会引起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用药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二)宫颈炎 1.情况描述:宫颈受到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影响,可出现月经过后水样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性交后出血、外阴瘙痒等症状。 应对措施: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分泌物检查等明确病情,对于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宫颈炎,可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可使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对于有宫颈息肉等情况的宫颈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育龄女性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考虑对乳汁的影响,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盆腔炎 1.情况描述: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月经过后可能出现水样分泌物增多,常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 应对措施:需通过血常规、妇科B超等检查诊断,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等,严重的盆腔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盆腔炎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从而导致不孕,所以要及时规范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盆腔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治疗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要注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总之,月经过后出现水样分泌物时,首先要观察分泌物的性状、有无伴随症状等。如果水样分泌物持续存在、伴有异味、外阴瘙痒、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09-29 13:16:57
  • 妇科有异味怎么回事

    妇科有异味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卫生习惯不佳及其他如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情况,不同人群如育龄女性、老年女性、幼女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出现妇科异味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注意个人卫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常见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伴有外阴瘙痒、灼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可为轻度异味或无明显特殊异味但有异常气味感觉。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经性接触传播。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典型异味为臭味,还可伴有外阴瘙痒、性交痛等,部分患者阴道黏膜有充血、红肿,可见散在出血点。 宫颈炎:包括急性和慢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宫颈所致。急性宫颈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有异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也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有时也会有异味。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患者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有异味,为脓性、有臭味,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卫生习惯不佳:不注意外阴清洁,不勤换内裤,会导致局部细菌滋生,产生异味。尤其在炎热天气或长时间不清洁时,异味可能更明显。比如一些女性因工作忙碌等原因,长时间不更换内裤,外阴局部环境潮湿,细菌繁殖,引起异味。 其他情况:如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也可能导致妇科异味。宫腔积脓多见于老年女性或宫腔操作后感染,阴道异物多见于幼女,阴道内遗留异物未及时取出,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 不同人群妇科有异味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更容易因上述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出现异味。在生活中应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阴。一旦出现异味伴有分泌物异常、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例如,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出现异味等不适,应尽快到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性疾病等,从而出现异味。老年女性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裤,若出现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女性妇科疾病有时症状不典型,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比如老年女性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异味,应警惕宫腔积脓等情况,需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等了解宫腔情况。 幼女:幼女妇科有异味多与阴道异物有关,家长应注意观察幼女外阴情况,若发现幼女外阴有异常分泌物、异味,应及时检查是否有阴道异物。同时,要注意幼女外阴的清洁护理,使用适合幼女的卫生用品,避免让幼女穿开裆裤时间过长等,减少外界细菌污染阴道的机会。 总之,妇科有异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当出现妇科异味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9-29 13:15:13
  • 滴虫性阴道炎是什么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阴道口及外阴,搔抓致抓痕破溃)、局部灼热疼痛,累及尿道有尿频尿急尿痛;女性中育龄女性易感染且影响性生活等,绝经后女性症状不典型;男性感染多无症状或有尿道炎等不典型表现;需与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灰白色鱼腥味,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涂片可见线索细胞)、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状等,阴道黏膜水肿红斑,涂片见假丝酵母菌孢子或菌丝)鉴别。 阴道分泌物异常 分泌物增多:患者阴道分泌物会明显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且有臭味。这是因为阴道毛滴虫感染后,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环境,刺激阴道黏膜导致分泌物大量产生。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感染滴虫后阴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会增多,从而使得分泌物性状发生改变。 特殊气味:分泌物常伴有特殊的臭味,这是由于阴道毛滴虫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异味的物质。 外阴瘙痒 瘙痒部位:外阴会出现瘙痒症状,瘙痒部位主要集中在阴道口及外阴部。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较为剧烈,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这是因为阴道毛滴虫的寄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感。 搔抓后的表现:患者因为瘙痒可能会搔抓外阴,长期搔抓可能导致外阴皮肤抓痕、破溃等情况。 局部灼热、疼痛等不适 灼热感:患者会有阴道局部灼热感,在性交时这种灼热感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阴道黏膜,使得黏膜敏感性增加,当受到性交刺激时就会产生灼热感。 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等不适症状。 累及尿道时的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滴虫性阴道炎累及尿道,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这是因为尿道受到阴道毛滴虫的侵犯,引发尿道炎症,从而出现排尿方面的异常。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女性人群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活跃,更容易感染滴虫性阴道炎,上述症状可能会对其性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因为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影响日常的卫生护理和心理状态。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且由于局部黏膜脆弱,搔抓后更容易出现感染加重等情况。 男性人群 男性感染滴虫后,多数无症状,但可能成为传染源。部分男性可能会出现尿道炎、前列腺炎等,表现为尿道瘙痒、烧灼感,有稀薄分泌物等,但症状相对女性来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也会增多,但分泌物多为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等炎症表现,而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为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阴道黏膜多有充血。通过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以鉴别,细菌性阴道病可见线索细胞,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阴道毛滴虫。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外阴瘙痒症状更为明显,瘙痒程度往往较滴虫性阴道炎更重,阴道黏膜可见水肿、红斑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假丝酵母菌孢子或菌丝,而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阴道毛滴虫。

    2025-09-29 13:13:57
  • 来月经前浑身疼怎么回事

    来月经前浑身疼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激素水平变化致水钠潴留、前列腺素作用致平滑肌相关问题、精神心理因素致痛觉敏感性增高,还有营养因素及既往病史因素等,出现该症状者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要谨慎处理。 一、激素水平变化因素 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波动较为明显。在月经前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撤退,可能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身体出现浮肿等情况,进而引发浑身疼的感觉。例如,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随着激素水平的改变,组织间液的平衡受到影响,水分在组织间隙积聚,会使身体某些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这种情况在年轻女性和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与正常的月经周期激素变化相关。 二、前列腺素作用因素 月经前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较多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增多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可能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还会导致血管收缩等。当前列腺素作用于全身时,可能会引发浑身疼的现象。比如,过多的前列腺素会使肌肉收缩不协调,产生酸痛感,这种情况在有痛经的女性中往往更为明显,因为痛经患者体内前列腺素水平通常相对更高,进而更容易出现浑身疼的伴随症状,在青春期女性和有痛经病史的女性中较易发生。 三、精神心理因素 月经前女性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可能对浑身疼产生影响。部分女性在月经前期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而精神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身体的感觉,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使身体的痛觉敏感性增高,从而放大身体的不适感觉,导致感觉浑身疼。这种情况在性格较为敏感、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像职场女性、学生等群体中,由于月经前激素变化结合精神心理因素,更容易出现浑身疼的情况。 四、其他因素 1.营养因素:如果女性在月经前饮食不均衡,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D、钙等,也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浑身疼。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钙是维持肌肉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元素,缺乏钙可能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疼痛等不适。这种情况在饮食不规律、挑食偏食的女性中较易出现,尤其是年轻女性可能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2.既往病史因素:如果女性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在月经前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出现浑身疼的症状。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其疼痛特点是全身广泛性疼痛,月经周期可能会对其病情有一定影响,在患有此类基础疾病的女性中,月经前浑身疼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对于出现来月经前浑身疼的女性,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如果浑身疼的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出现这种情况时更要谨慎处理,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进行应对,因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身体状况特殊,需要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2025-09-29 13:13:23
  • 卵巢癌临终前1个月的表现

    临终前的卵巢癌患者全身状况极度衰弱,意识状态改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有相应表现,皮肤也有异常,家属等需精心护理,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尊重意愿提供人性化照护。 一、全身状况极度衰弱 患者会呈现出严重消瘦的状态,体重明显下降,身形极为憔悴,皮肤失去光泽且干燥,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等情况。由于机体能量极度匮乏,整体活动能力几乎完全丧失,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全方位的照顾。此时患者的体力极度不支,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严重不足,整体状态呈现出濒死的临近状态。 二、意识状态改变 意识可能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下降,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变得迟钝。严重时会陷入昏迷状态,对外界的呼唤、疼痛等刺激几乎没有明显反应。这是因为肿瘤晚期,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供不足,脑细胞受损,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严重障碍。 三、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频率可能变得不规则,出现呼吸浅快或者呼吸浅慢的情况。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表现,患者感觉气不够用,呼吸费力,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情况。由于肺部功能受到肿瘤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机体缺氧状况进一步加重,导致呼吸方面出现上述一系列异常表现。 四、循环系统表现 循环系统功能显著减退,血压可能降低,出现低血压状态,测量血压时数值偏低。心率也会出现异常,可能表现为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心律不齐等情况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心脏的血液灌注和泵血功能受到肿瘤消耗、身体整体状况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心脏功能逐渐衰竭,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五、消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患者完全不能进食,即使少量进食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等。由于胃肠蠕动消失,消化液分泌不足,营养物质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同时可能伴有腹胀明显的情况,腹部膨隆,这是因为胃肠内积聚了大量气体和未消化的物质,而无法排出。 六、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可能会出现疼痛相关表现,由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患者会有剧烈且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为刺痛、胀痛等。同时,可能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这是因为肿瘤转移至脑部等神经系统相关部位,或者机体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七、泌尿系统表现 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的情况,尿液颜色可能异常,如呈浓茶色等。这是因为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功能几乎停止,身体的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 八、皮肤表现 皮肤温度降低,摸起来冰凉,这是因为外周血液循环不良,机体产热减少且散热增加。皮肤可能出现紫绀现象,即皮肤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引起的。 对于临终前的卵巢癌患者,家属等照顾者需要给予精心的护理,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舒适,尽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症状,注重心理关怀,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尽可能舒适地度过。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患者处于生命的终末期,要尊重患者的意愿,提供人性化的照护。

    2025-09-29 13:12: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