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保霞,女,1970年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育妇科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基金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项。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任《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委及责任编辑。 曾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良恶性肿瘤、瘢痕妊娠、异位妊娠的诊治。展开
  • 输卵管性不孕症症状表现

    输卵管性不孕症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变化,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因排卵问题关联不孕,下腹有不同程度隐性不适及一侧或两侧疼痛,长期久坐缺运动会增加风险,主要症状是不孕,有盆腔炎症病史者易因输卵管问题不孕,还可有白带异常、性生活不适等其他症状。 表现情况:部分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提前或推迟,提前或推迟时间可能在1周以上;月经量也可能有变化,有的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有的则是月经量减少。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因为正常的月经周期是排卵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志,月经紊乱可能意味着排卵出现问题,而排卵异常与输卵管性不孕症往往有一定关联。 下腹疼痛 表现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不同程度的疼痛,多为隐性不适感,腰背部及骶部酸痛、发胀、下坠感,常因劳累而加剧。另外,如输卵管发生炎症引发堵塞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一侧或两侧的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的为隐痛,有的则较为剧烈。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增加输卵管炎症发生的风险,从而更容易出现下腹疼痛等输卵管性不孕症相关的症状表现。 不孕 表现情况:输卵管的主要功能是拾取卵子、输送精子以及运送受精卵,如果输卵管出现问题导致堵塞等情况,就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从而引发不孕,这是输卵管性不孕症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同居1年及以上未受孕的女性,需考虑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可能。 病史因素影响: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如曾经患过盆腔炎,炎症可能会波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进而引发不孕,这类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因输卵管问题导致的不孕情况。 其他症状 白带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白带质地、颜色可能发生改变,如变得黏稠、呈脓性等,这可能是由于输卵管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导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分泌物发生变化。 性生活不适:在性生活时可能出现疼痛,影响性生活质量,这也可能与输卵管及周围组织的病变有关,因为输卵管炎症等问题可能会在性生活刺激下加重不适症状。

    2025-10-27 10:52:42
  • 平时出现带血色的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白带带血色可能因生理性排卵期雌激素短暂下降致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也可由病理性妇科炎症(宫颈炎致宫颈黏膜充血水肿、阴道炎破坏阴道黏膜)、宫颈病变(宫颈息肉触碰易出血、宫颈癌前病变或癌早期接触性出血后期不规则出血)、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激素水平影响月经紊乱)、其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致血尿混入白带)导致,孕期出现需防先兆流产、宫外孕,更年期出现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一、生理性因素 (一)排卵期出血 女性处于排卵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会短暂下降,致使部分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脱落,从而出现少量带血色分泌物,通常持续1-3天,出血量少,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此为正常生理现象。 二、病理性因素 (一)妇科炎症 1.宫颈炎:宫颈部位发生炎症时,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局部组织脆弱,易出现接触性出血或白带带血,患者可能还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表现。 2.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炎症会破坏阴道黏膜,引发阴道出血,进而导致白带呈现带血色,常伴有外阴瘙痒、白带性状改变等症状。 (二)宫颈病变 1.宫颈息肉: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息肉质地较脆,触碰时易出血,可表现为白带带血色,部分患者可能在性生活后出现少量出血。 2.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可出现不规则带血色分泌物,还可能伴有阴道排液增多等表现。 (三)内分泌失调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会影响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白带带血色。 (四)其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出现血尿,若混入白带中,也会导致白带带血色,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孕期女性 孕期出现带血色分泌物需高度重视,可能是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情况所致。先兆流产多伴有下腹隐痛,宫外孕除阴道出血外,常伴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酸胀感,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二)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出现带血色分泌物时,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2025-10-27 10:50:43
  • 月经期间出现褐色带血是怎么回事

    经血呈褐色可因正常生理情况即月经初期或末期经血量少停留久所致,也可由内分泌失调(长期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致雌激素波动引起)、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炎有充血渗出伴下腹部坠胀疼痛需就医,宫颈息肉组织脆弱经期刺激出血需处理)、宫内节育器影响(节育器刺激致局部少量出血炎症反应可沟通调整)引发,育龄期需警惕怀孕相关异常出血,青春期因内分泌系统未完全成熟长期异常需就医评估内分泌状况,围绝经期需警惕妇科肿瘤病变要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 一、正常生理情况 月经初期或末期,经血量较少,血液在生殖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被氧化,从而使经血呈现褐色,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二、内分泌失调 长期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可导致内分泌失调,使雌激素水平波动,影响子宫内膜正常的脱落与修复过程,进而可能引起经血颜色变为褐色。此类情况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等。 三、妇科疾病因素 (一)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受到炎症刺激,会出现充血、少量渗出等情况,渗出液与经血混合后,可表现为褐色带血。患者可能还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症状,需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 (二)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组织脆弱,在月经期间受到刺激易少量出血,血液与经血混合后呈现褐色。患者可能伴有性交后出血等表现,必要时需进行息肉摘除等处理。 四、宫内节育器影响 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局部少量出血及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经期褐色带血的情况,若症状较明显可考虑与医生沟通调整节育器等相关事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 需警惕怀孕相关的异常出血情况,如异位妊娠等也可能出现类似褐色带血表现,若有月经推迟等情况应及时排查是否怀孕及相关异常。 青春期女性 由于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出现经期褐色带血可能与内分泌不稳定有关,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若长期异常需就医评估内分泌状况。 围绝经期女性 出现经期褐色带血需警惕妇科肿瘤等病变,如子宫内膜癌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

    2025-10-27 10:49:13
  • 怀孕了是不是不排卵

    怀孕后通常不排卵,这是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所致,孕激素主导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雌激素协同维持妊娠状态并抑制排卵;高龄孕妇孕期需密切监测健康和胚胎发育,有特殊病史孕妇要关注原发病对妊娠的影响,怀孕后不排卵是维持妊娠的正常生理现象,不同情况孕妇孕期需相应健康管理与监测。 激素水平变化的关键作用 孕激素主导:怀孕后,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孕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减少,而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对于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减少就会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在妊娠早期,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孕期,且随着孕周增加,孕激素水平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以维持妊娠,同时也持续抑制排卵。 雌激素协同作用:雌激素也参与其中,怀孕后雌激素水平也会升高,它与孕激素共同作用来维持妊娠状态,进一步协同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雌激素可以影响子宫内膜的变化等,但同时也配合孕激素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排卵相关的激素调节通路。 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卵巢功能可能已经开始衰退,但怀孕后依然会遵循怀孕后不排卵的生理规律。不过高龄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胚胎的发育情况,因为高龄妊娠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如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相对增加,所以需要更严格的产前检查来保障母婴健康。 有特殊病史孕妇:对于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怀孕后虽然依然会出现不排卵的情况,但在孕期需要关注原发病对妊娠的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怀孕后,妊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代谢方面的问题,如血糖异常等,需要在孕期加强血糖监测、营养管理等,因为原发病史可能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要关注胚胎的发育情况,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存在排卵异常等既往问题,怀孕后胚胎着床和发育也需要密切监测。 总之怀孕后通常是不排卵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维持妊娠的重要保障,但不同情况的孕妇在孕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与监测。

    2025-10-27 10:48:42
  • 多囊卵巢综合症食疗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宜食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低糖低升糖指数的玉米紫薯等、富含优质蛋白的瘦肉鱼类豆类等及合理摄入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孕妇患者需在医生或营养师专业指导下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不过量,有糖尿病基础病的患者要严格控糖并遵循双重饮食规范。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控制体重和血糖有积极作用。例如燕麦,其含有的β-葡聚糖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同时稳定血糖,利于激素平衡的调节。 二、低糖低升糖指数(GI)食物 玉米、紫薯等属于低糖低GI食物,能避免血糖快速升高,维持胰岛素水平稳定。胰岛素水平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常见问题,这类食物可减少胰岛素过度分泌,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紊乱状况。如玉米,其碳水化合物释放缓慢,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对调节多囊卵巢综合症相关的代谢异常有帮助。 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瘦肉、鱼类、豆类等提供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存在代谢紊乱,补充优质蛋白可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运转,补充因激素失衡可能导致的营养消耗。例如鱼类富含的Omega-3脂肪酸,还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伴随的炎症状态有一定益处。 四、健康脂肪的合理摄入 适量摄入橄榄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改善内分泌有一定益处。不饱和脂肪酸参与激素合成等生理过程,如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辅助调节雌激素代谢,但需控制总量,避免因热量过高加重体重问题,影响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情控制。 五、特殊人群提示 孕妇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需在医生或营养师专业指导下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且不过量,既要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又要确保胎儿健康发育,避免因饮食不当加重妊娠相关的代谢负担。 有糖尿病基础病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要严格控制糖类摄入,选择更严格控糖的食材组合,如以杂粮替代精制谷物、选择低GI水果等,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遵循糖尿病饮食管理原则与多囊卵巢综合症饮食要求的双重规范。

    2025-10-27 10:46: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