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其它的微创手术,泌尿系肿瘤及其它良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小彭,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泌尿外科及男科各种常见和疑难疾病的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和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神经源膀胱、精囊炎、射精管梗阻等疾病的传统开放手术和各种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其它的微创手术,泌尿系肿瘤及其它良性疾病。展开
  • 肾结石有什么药物排石

    药物排石可通过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中药制剂等实现,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相关事项,且药物排石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密切观察排石反应。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输尿管平滑肌α受体松弛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减少蠕动频率幅度利于结石排出;排石颗粒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不同人群用相关药物有不同注意点,药物排石有适应证禁忌证,要合理选择并密切观察反应。 一、α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输尿管平滑肌的α受体,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从而促进结石排出,常见药物如坦索罗辛等。有研究表明,其能增加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排出率,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 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1.作用机制: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减少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和幅度,有利于结石排出,例如硝苯地平。临床研究发现,硝苯地平可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尿路梗阻情况,促进结石排出。 三、中药制剂 1.排石颗粒:由连钱草、车前子(盐炙)、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的功效。药理研究显示其能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和幅度,促进结石排出,可用于治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属下焦湿热证者。但孕妇忌服,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谨慎评估用药风险与收益。 在药物排石过程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需注意: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患者,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时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肾结石,在排石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活动以促进结石移动;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排石相关药物的使用需更谨慎评估,因为生理期身体状态特殊,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及结石排出过程。同时,药物排石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排石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剧烈疼痛、血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025-10-15 13:11:49
  • 儿童包茎手术的最佳年龄

    新生儿期至1岁左右多数婴儿生理性包茎一般不建议过早手术干预;1-5岁可根据情况考虑手术或再观察;5-10岁若包茎致反复炎症或排尿问题需手术;10岁以后一般建议手术,同时要注意包茎儿童局部清洁卫生,出现感染表现及时就医,手术时综合评估儿童状况选合适时机。 一、新生儿期至1岁左右 此阶段多数婴儿包茎属于生理性包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干预。因为新生儿及小婴儿的生殖系统仍在不断发育过程中,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包茎情况可能会自然改善。 二、1-5岁左右 情况分析:如果到了1-5岁,包茎仍然没有改善,且没有明显的感染等并发症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手术。此阶段儿童能够配合简单的医疗操作,相对来说手术风险较低,术后恢复也较快。不过如果没有明显的排尿困难等问题,也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因为部分儿童的包茎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缓解。 三、5-10岁左右 手术考量:5-10岁时,如果包茎导致反复的包皮龟头炎,或者影响了排尿,如出现排尿细等情况,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在相对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而且手术对儿童生活学习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10岁以后 手术建议:10岁以后,如果包茎问题仍然存在,一般建议进行手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等情况相对稳定。但如果到了青春期后才进行手术,可能在心理等方面会对儿童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尽量在青春前期完成手术较好。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包茎的儿童,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每天可以用温水清洗包皮龟头部位,避免污垢积聚引起感染等问题。如果在观察等待过程中出现包皮红肿、疼痛、有异常分泌物等感染表现,要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进行手术干预,因为感染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而且增加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的难度。同时,在考虑手术时,要综合评估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2025-10-15 13:09:41
  • 尿路感染会发烧吗

    尿路感染有可能发烧,其机制是病原体繁殖引发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不同人群发烧特点及应对不同,儿童、成人、老年人情况各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尿路感染发烧的机制 当发生尿路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在泌尿系统内繁殖,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发热。一般来说,急性肾盂肾炎等较为严重的上尿路感染更容易出现发烧症状,而单纯下尿路感染相对来说发烧的发生率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部分下尿路感染严重时也可能伴有发热。 二、不同人群尿路感染发烧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时发烧情况较为常见。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对感染的反应可能更强烈。幼儿尿路感染发烧时可能还会伴有哭闹不安、拒食等表现。由于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对于儿童尿路感染发烧,首先要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超过38.5℃且儿童精神状态较差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先进行对症支持等处理,同时积极治疗尿路感染本身。 成人:成人尿路感染发烧时,若为轻度发烧,可先通过多饮水、适当休息等方式观察。如果体温较高,如超过38.5℃,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退热等对症处理,同时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明确病原体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尿路感染发烧需要格外关注。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弱,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典型,有时可能发烧症状不明显,但感染可能已经比较严重。所以对于老年人尿路感染发烧,要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积极控制感染,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尿路感染的治疗和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总之,尿路感染有可能会发烧,不同人群出现发烧时的表现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一旦怀疑有尿路感染且伴有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2025-10-15 13:08:41
  • 吃什么食物缓解尿频

    一些食物和食材对尿频有缓解作用,如西瓜可冲刷尿道缓解因轻度感染等致尿频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冬瓜利尿等对缓解尿频有帮助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黄瓜能补充水分辅助缓解尿频但肠胃弱需适量;薏米对湿邪重致尿频有改善作用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谨慎;玉米须利尿消肿对缓解尿频有效但低血压者饮用要观察;绿豆有清热利尿功效可缓解尿频但体质寒凉者不宜多吃。 一、西瓜 西瓜含水量高,约90%以上,尿频患者适当食用西瓜,增加排尿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冲刷尿道,减少细菌等在尿道停留时间,缓解因泌尿系统轻度感染等可能导致的尿频情况。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因为西瓜含糖量相对较高,过多食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二、冬瓜 冬瓜具有利尿作用,其含有的葫芦巴碱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以及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同时冬瓜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健康,对缓解尿频有一定帮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 三、黄瓜 黄瓜水分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为人体补充水分的同时,其含有的一些成分对泌尿系统有一定维护作用,可辅助缓解尿频。不过,肠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四、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功效,对于因湿邪较重导致的尿频等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可将薏米煮粥食用,但薏米性凉,孕妇以及体质虚寒者要谨慎食用,孕妇过量食用薏米可能有引发宫缩的风险,体质虚寒者食用过多可能加重体寒症状。 五、玉米须 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煮水饮用,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减轻泌尿系统的一些负担,对缓解尿频有一定效果。一般人都可饮用玉米须水,但低血压者饮用时要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因为玉米须可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 六、绿豆 绿豆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尿频患者适当食用绿豆或绿豆汤,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泌尿系统的压力,从而缓解尿频症状。但体质寒凉者不宜多吃绿豆,以免加重体内寒气,引起身体不适。

    2025-10-15 13:08:03
  • 女性急性膀胱炎严重吗

    女性急性膀胱炎通常不算严重但需重视,其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诊断通过尿常规等,治疗用抗生素并强调非药物干预,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及时规范治疗多可较快康复,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肾盂肾炎等。 一、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女性各年龄段都可能患急性膀胱炎,但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发生,这与女性尿道短、直且宽,距离肛门近等解剖结构特点有关,性生活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生活方式:不注意会阴清洁、长期憋尿、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几率。例如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高,尿液反流等情况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病史方面: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患急性膀胱炎后相对更易出现病情迁延或加重的情况。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自身免疫力可能受影响,使得急性膀胱炎更难控制。 二、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一般通过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等异常,结合典型症状基本可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尿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致病菌。 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如左氧氟沙星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但非药物干预也很重要,比如多喝水,多排尿,通过尿液冲刷尿道,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疾病恢复。一般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女性急性膀胱炎患者能较快康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患急性膀胱炎需谨慎用药,因为一些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此时更强调多喝水,勤排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儿童:虽然儿童患急性膀胱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需重视。儿童急性膀胱炎可能表现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发热、哭闹等,需及时就医,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处理,避免自行滥用药物等情况。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急性膀胱炎时,要注意加强会阴护理,因为老年女性可能存在局部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影响康复,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2025-10-15 13:06: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