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展开
  • 脑出血伴有昏迷怎么办

    脑出血伴有昏迷需立即送医评估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基础支持,根据年龄等因素考虑不同情况,依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同时关注生活方式影响,昏迷期要做好体位、营养等护理,康复期要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及给予心理支持。 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儿童脑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伴有昏迷情况,病情变化往往较快,需要更密切且精细的监测,因为儿童的生理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对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的耐受更差,要尽快明确病因,如是否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脑出血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伴有昏迷时,还要考虑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在后续治疗中要更关注各器官功能的维护,因为老年人整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更慢且风险更高。 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与治疗决策 根据脑出血的具体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如果出血量相对较小,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 生活方式影响 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未良好控制血压的患者,此次脑出血伴有昏迷往往与血压波动密切相关,在后续治疗中需要强调规范控制血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指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因为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容易导致血压再次波动,加重病情或影响恢复。 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要劝导其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酗酒可能影响血压等,不利于脑出血后的康复。 昏迷期间的护理要点 体位护理: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情况尽早给予营养支持,如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这对昏迷患者的恢复很重要,不同年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比例等有差异,儿童要保证足够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老年人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 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肢体的正确摆放和适当活动,老年人则要更小心操作,防止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泌尿系统护理,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康复期注意事项 在患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后,要积极进行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对于伴有昏迷后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等问题,如肢体瘫痪、认知障碍等,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儿童康复要注重在促进神经发育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训练,老年人康复要兼顾其身体机能衰退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2025-10-11 12:30:53
  • 脑血栓有得治吗

    脑血栓有得治,超早期可进行溶栓治疗(4.5小时内用阿替普酶等,有严格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还可抗血小板聚集(如用阿司匹林,特殊情况权衡利弊)、神经保护(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循环(丁苯酞改善微循环等),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治疗(依个体制定方案,长期坚持,不同人群康复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孕期哺乳期、老年及有特殊病史者治疗需特殊评估,要个体化精准治疗并密切监测评估以改善预后。 超早期溶栓治疗:发病后尽快恢复脑血流是急性期的主要治疗原则,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等,需在发病4.5小时内应用(具体需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可使血栓溶解,恢复脑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但溶栓有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需谨慎评估。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发病后符合适应证者应尽早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阻止病情进展。但对于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权衡利弊。 神经保护治疗:可选用依达拉奉等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改善预后。 改善脑循环治疗:可使用丁苯酞等药物,能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和脑血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缺血半暗带的损伤。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康复的进程和效果可能不同,比如年轻且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康复可能相对更顺利,而老年患者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康复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专业指导。对于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等;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等。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发生脑血栓极为罕见,若发生需格外谨慎评估治疗方案,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器官功能等都有差异;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发生脑血栓时,治疗需综合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权衡母亲病情救治和对胎儿、婴儿的风险;老年患者发生脑血栓时,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时要更全面地评估各脏器功能,在用药等方面需更加谨慎,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对重要脏器功能的过度影响;有特殊病史如出血性疾病等的患者发生脑血栓时,溶栓等治疗的选择要充分评估出血风险等。总之,脑血栓是可以治疗的,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动态评估,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2025-10-11 12:26:12
  • 头痛怎么快速缓解

    缓解头痛可通过休息放松营造安静舒适环境并保持舒适姿势;冷热敷中冷敷用冰袋裹毛巾敷额头等部位,热敷用热毛巾等敷颈部肩部;按摩包括按摩头部和颈部肩部;呼吸调节采用腹式呼吸;若头痛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则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头痛需谨慎处理。 一、休息放松 环境方面:找一个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房间躺下或坐下,避免嘈杂和强光刺激,这有助于身体和大脑放松,缓解头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安静的休息环境很重要,能让他们更快进入放松状态;成年人若因工作压力大导致头痛,找个安静空间休息能有效舒缓。 姿势方面: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肌肉,如头部微微后仰,颈部和肩部放松,不要紧绷。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姿势调整需注意,长期伏案工作者可能颈部肌肉易紧张,休息时更要注意调整姿势缓解头痛。 二、冷热敷 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额头或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的人,在头痛初期冷敷可能有较好效果。但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时要注意冰袋温度和接触时间,避免冻伤。 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和肩部,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性头痛。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三、按摩 按摩头部: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0-15次,也可按摩额头,从眉心向两侧按摩。不同年龄人群按摩力度不同,儿童按摩时要轻柔,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耐受度适当调整力度。比如经常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容易出现头痛,适当按摩头部能缓解因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痛。 按摩颈部和肩部: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从后颈部开始,沿着颈部两侧肌肉向上按摩至肩部,重复几次,能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的人颈部和肩部肌肉易紧张,经常按摩可预防和缓解头痛。 四、呼吸调节 采用腹式呼吸,慢慢地吸气,让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地呼气,让腹部收缩,每次呼吸尽量深沉、缓慢,持续几分钟。这种呼吸方式能调节身体的紧张状态,缓解头痛。对于压力大、情绪紧张导致头痛的人,呼吸调节效果较好。比如在工作压力大时,停下手中工作,进行几分钟腹式呼吸,可缓解头痛带来的不适。 五、就医处理 如果头痛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头痛的原因,如头颅CT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头痛,情况更为复杂,需及时就医,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处理,因为孕妇不能随意使用药物,需要谨慎对待。

    2025-10-11 12:22:29
  • 中风前兆及症状是什么

    中风有前兆症状和典型症状,前兆症状包括短暂性视力障碍、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头痛头晕等,典型症状有突发严重头痛、意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老年人需家属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 一、中风前兆症状 (一)短暂性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持续时间较短,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视觉中枢或视网膜动脉。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一侧眼睛突然发黑,视物不清,但能自行恢复,这可能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支动脉痉挛缺血导致,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者更易出现。 (二)肢体麻木无力 一侧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有时伴有嘴角歪斜。这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了神经传导,导致相应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比如患者拿东西时突然拿不住,走路时突然一侧肢体无力,难以保持平衡。这种情况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可能出现,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增加风险。 (三)言语不利 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表达困难,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这是因为语言中枢受到缺血影响,常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出现问题。例如患者想说一句话,但words组织不起来,说话含糊不清,这种情况在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需高度警惕。 (四)头痛头晕 原本没有头痛头晕的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规律改变,同时伴有头晕,甚至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脑部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痉挛引起。老年人若突然出现严重头痛头晕,尤其是伴有上述其他症状时,要考虑中风前兆。 二、典型中风症状 (一)突发的严重头痛 头部疼痛剧烈,可能是炸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脑血管破裂或严重缺血导致颅内压变化刺激神经引起。 (二)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昏迷等,是由于脑部重要区域缺血缺氧严重,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三)偏瘫 一侧肢体完全或部分失去运动能力,是脑部运动中枢受损的典型表现。 (四)偏身感觉障碍 一侧身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是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所致。 对于出现中风前兆及症状的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应立即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中风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家属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送医,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中风风险更高。

    2025-10-11 12:20:31
  • 二十四小时脑电图能确诊癫痫病吗

    二十四小时脑电图能更长时间监测脑电活动,提高癫痫样放电检出率,但不能单独确诊癫痫病,需结合临床症状,且儿童、老年患者监测有不同注意事项,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是否患癫痫病。 一、二十四小时脑电图的优势 二十四小时脑电图相较于普通短时间脑电图,能更长时间地监测脑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因为癫痫发作具有间歇性特点,普通短时间脑电图可能在患者未发作时无法捕捉到异常放电,而二十四小时脑电图可连续记录,有助于发现那些间歇性出现的癫痫波。例如,有些癫痫患者的放电并非频繁发作,可能数小时甚至数天才会出现一次异常放电,二十四小时脑电图就有更大机会捕捉到这种情况。 二、能否确诊癫痫病 1.结合临床症状:虽然二十四小时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仅依靠脑电图还不能完全确诊癫痫病,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如患者有典型的癫痫发作症状,如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同时二十四小时脑电图记录到有癫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则高度支持癫痫病的诊断。但如果只有脑电图异常放电,而患者没有相应的临床发作症状,也不能轻易诊断为癫痫;反之,有典型临床症状但脑电图始终未捕捉到异常放电,也不能排除癫痫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2.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一些患者的癫痫放电具有特定的规律和表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脑电活动尚在发育中,癫痫样放电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二十四小时脑电图同样可以为儿童癫痫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老年患者,也可以通过二十四小时脑电图监测来发现是否存在癫痫样放电以及与其他脑部疾病相鉴别。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在进行二十四小时脑电图监测时,要注意保持头皮清洁,避免在监测前涂抹过多油脂等物质影响电极粘贴效果。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尽量让儿童在监测过程中保持相对安静的状态,因为儿童好动可能会影响脑电图记录的质量,但一般不需要强制镇静等过度干预,以保证监测的自然状态为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其脑电活动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进行二十四小时脑电图监测时,要注意电极粘贴部位的皮肤情况,由于老年患者皮肤可能较为松弛或干燥等,要确保电极粘贴牢固。另外,要关注老年患者在监测过程中的身体舒适度,如有不适要及时调整监测方案,但也要保证监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便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癫痫样放电等情况。 总之,二十四小时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但不能单独依靠它来确诊,需要综合临床症状、脑电图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2025-10-11 12:19: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