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展开
  • 头部供血不足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引起原因可能有睡觉时间过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症等。 一、睡觉时间过久:若睡觉时间过长,会使体内血流量下降,进而影响大脑正常供血。此时需控制好睡眠时间,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样有助于缓解症状。 二、颈椎病:多因长时间伏案工作所致,会压迫局部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常出现头晕、头痛等表现。患者可进行按摩来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舒筋活血片、大活络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脑动脉硬化症:多数由高脂血症等疾病引发,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诱发该病症。患者应多吃清淡食物,如苹果、香蕉等,还可遵医嘱配合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如脑出血等其他原因。总之,一旦出现脑供血不足,应及时就诊,以免病情加重。

    2025-08-01 13:13:31
  • 左后背有一块发麻

    左后背发麻可能是神经系统、心脏、肺部或其他部位疾病引起,需要重视并就医。 左后背有一块发麻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1.神经系统问题:颈椎病、胸椎椎间盘突出、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导致左后背发麻。 2.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引起左侧背部发麻,同时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肺部疾病: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可能刺激神经,导致左后背发麻。 4.其他原因:胃溃疡、胰腺疾病等也可能引起左侧背部发麻。 总之,左后背有一块发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11:28
  • 脑供血不足严重吗

    脑供血不足是否严重需综合病情本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判断,短暂轻度的相对不严重,持续加重的可能致脑功能减退、脑梗死等严重后果,老年人因血管问题代偿弱易进展,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有基础病且控制不佳者易向严重发展,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影响脑供血不足严重程度的因素 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粥样硬化等问题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且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同样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在老年人中可能更容易进展为严重的脑血管事件。而儿童、青少年出现脑供血不足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多与先天血管异常等特殊情况有关,但一旦发生也需重视。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血管粥样硬化进程,加重脑供血不足的程度。例如,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脂质含量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缺乏运动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肥胖,肥胖又是脑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之一,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的严重性。 病史方面: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脑供血不足的发生风险且更容易向严重方向发展。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病变,影响血液循环;高脂血症会使血脂在血管壁沉积,引起血管狭窄等,这些基础疾病相互作用,使脑供血不足逐步加重,增加了出现严重后果的可能性。 总之,脑供血不足是否严重要综合病情本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一旦发现有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规范诊治,以尽可能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5-07-29 15:45:44
  • 轻度脑梗塞的症状

    轻度脑梗塞的症状因梗塞部位和范围不同而有差异,可能出现感觉、运动、语言、视力等方面的障碍,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1.感觉障碍: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 2.运动障碍:一侧肢体无力、瘫痪或不自主运动。 3.语言障碍:说话不清、失语或理解困难。 4.视力障碍: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失明或复视。 5.头晕、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6.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或意识不清。 7.其他症状:如耳鸣、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有些症状可能很轻微,容易被忽视。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轻度脑梗塞的治疗,除了及时就医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2.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等,以预防脑梗塞的复发。 4.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以促进恢复。 总之,轻度脑梗塞的症状可能多种多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29 15:41:08
  • 脑积液是怎么回事

    脑积水是一种因CSF分泌或吸收异常导致的疾病,可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其临床表现与颅内压升高和脑积水进展速度有关,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定期复查、避免感染、注意安全、饮食调整等。 脑积水的临床表现主要与颅内压升高和脑积水进展速度有关。急性脑积水患者常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脑疝。慢性脑积水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智力下降、行走困难、尿失禁等症状。脑积水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脑室扩大的程度和脑积水的类型。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脑积水的梗阻或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脑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等。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等。 对于脑积水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脑积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监测脑积水的进展情况。 避免感染:脑积水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如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 注意安全:脑积水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因此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 饮食调整:脑积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摄入过多的液体,以免加重脑积水的症状。 总之,脑积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感染、注意安全、饮食调整等,定期复查,以监测脑积水的进展情况。

    2025-07-29 15:37: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