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展开
  • 如何快速解决大脑缺氧

    改善大脑缺氧可从改善通气增加氧气摄入、增加血液携氧能力、针对病因治疗三方面入手。改善通气需转移至通风处并进行呼吸训练;增加血液携氧能力可通过适度运动和调整饮食;针对病因则包括纠正贫血、治疗心肺疾病等,儿童和老年人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改善通气增加氧气摄入 呼吸新鲜空气: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的环境中,例如室外的开阔地带等。新鲜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稳定且充足,能直接为身体补充氧气,缓解大脑缺氧状况。对于儿童来说,应避免让其待在密闭、拥挤且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间,如长时间关闭门窗的房间等;对于老年人,若居住环境通风不佳,应及时开窗通风或前往户外空气好的地方。 呼吸训练: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分进入肺部,然后再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可以增加肺部的通气量,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比如,可以每天进行几次这样的深呼吸训练,每次持续几分钟。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家长可适当引导,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老年人若身体允许,也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呼吸训练。 二、增加血液携氧能力 适度运动: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等。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红细胞更有效地运输氧气到大脑。快走时要注意速度和强度,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度的户外快走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快走时要选择平坦的路面,控制好速度和时间,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不过,如果大脑缺氧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头晕、乏力等,应先停止运动休息。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等有助于造血和红细胞功能的食物。例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富含铁元素;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含有维生素B12。合理的饮食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血液的携氧能力。儿童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营养搭配,避免过于油腻、高盐的食物影响血液状态。 三、针对病因治疗 纠正贫血:如果是贫血导致的大脑缺氧,需要明确贫血的类型并进行相应治疗。例如,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同时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巨幼细胞贫血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对于儿童贫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问题,因为贫血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正常活动;老年人贫血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慢性肾病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来纠正贫血。 治疗心肺疾病:如果大脑缺氧是由心肺疾病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需要对相应的心肺疾病进行治疗。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方法来改善呼吸功能,从而增加氧气供应到大脑;心力衰竭患者则需要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以保障血液循环和氧气运输。对于患有心肺疾病的儿童,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患有心肺疾病时更要密切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2025-09-30 12:05:37
  • 失眠健忘是怎么回事呢

    失眠健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健康问题和药物副作用等。其症状包括难以入睡、保持睡眠或早醒,以及记忆力下降等。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心理评估和睡眠测试等。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预防失眠健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压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和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 1.定义和症状:失眠是指难以入睡、保持睡眠或早醒,导致睡眠不足。健忘则是指记忆力下降,难以记住新的信息或事件。失眠健忘可能会同时出现,也可能分别发生。 2.原因:失眠健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失眠和健忘。 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不适宜也可能影响睡眠和记忆。 健康问题:某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可能导致失眠健忘。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睡眠和记忆。 3.诊断: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失眠健忘问题,应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身体检查、心理评估和睡眠测试等,以确定具体原因。 4.治疗方法:治疗失眠健忘的方法包括: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时间、避免晚上使用电子设备、创建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 心理调适:通过放松技巧、冥想、心理咨询等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药物来改善睡眠和记忆。 认知行为疗法:这种疗法可以帮助改变不良的睡眠和记忆习惯。 5.预防:预防失眠健忘的方法包括: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避免在晚上摄入咖啡因和大量液体。 管理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大脑活跃。 6.特殊人群: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记忆力也可能会减退。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失眠健忘的影响。对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非常重要。 孕妇: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和健忘。孕妇可以尝试一些安全的方法来改善睡眠,如放松技巧和适当的运动。 儿童:儿童通常不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失眠健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并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如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等,可能更容易出现失眠健忘。他们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总之,失眠健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改善。如果您有长期的失眠健忘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025-09-30 12:00:36
  • 磁共振和脑电图哪个准

    磁共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学改变;脑电图通过电极记录脑电活动,对癫痫等发作性疾病诊断重要。对于癫痫诊断,脑电图发作时可记录痫性放电,结合诱发试验可提高阳性率,长时程监测助明确情况,磁共振主要观察结构异常及部分病因;对于脑部肿瘤等结构病变,磁共振对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脑电图辅助判断肿瘤是否合并脑电异常。儿童做脑电图简便无辐射但需注意配合度,做磁共振可能需镇静剂;老年人做脑电图要结合临床,做磁共振要评估基础疾病对检查的影响,临床常需两者结合诊断。 脑电图(EEG):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主要用于检测脑电活动的异常放电,对癫痫等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意义重大,能捕捉到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变化。 准确性比较 对于癫痫的诊断: 脑电图:在癫痫发作时,脑电图能直接记录到痫性放电,阳性率约为40%-50%,若结合诱发试验(如闪光刺激、过度换气等)可提高阳性率至70%-80%。对于一些间歇期脑电图正常的患者,长时程脑电图监测(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能显著提高痫性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明确癫痫的诊断、分型及定位。例如,部分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其痫性放电起源于颞叶等部位,脑电图可精准定位。 磁共振:主要是观察脑部结构有无异常,如是否存在肿瘤、囊肿等结构异常,但对于癫痫灶的定位,单纯磁共振的阳性率较低,约30%-50%。不过,磁共振能发现一些结构异常相关的癫痫病因,如海马硬化等,为癫痫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脑部肿瘤等结构病变: 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脑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脑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很高,可达90%以上。例如,对于脑胶质瘤,磁共振可以准确判断其分级和边界情况。 脑电图:主要反映脑电活动,对于脑部肿瘤本身的结构显示不清晰,不能直接用于肿瘤的定位和诊断,主要是辅助判断肿瘤是否合并有癫痫等脑电异常情况。 不同人群的考虑 儿童: 脑电图: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相对简便,无辐射,对于儿童癫痫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需要适当安抚。 磁共振:儿童进行磁共振检查时,若能配合则可获得清晰图像,但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要注意镇静剂对儿童身体的影响及禁忌证等情况。 老年人: 脑电图:老年人进行脑电图检查相对稳定,但老年人可能存在脑电活动生理性减退等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磁共振:老年人进行磁共振检查一般较为安全,但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的基础疾病对检查的影响,如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评估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磁共振和脑电图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准,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两者结合,根据具体的临床问题和患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或综合两者的结果进行诊断。

    2025-09-30 11:59:25
  • 急性桥脑梗塞能治好吗

    急性桥脑梗塞预后因人而异,梗塞面积、治疗时机、患者基础状况影响预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病情稳定后需尽早开展康复治疗,有治好可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早期规范治疗及后续康复训练等以改善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 梗塞面积:如果桥脑梗塞的面积较小,对神经功能的损害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较大;反之,梗塞面积大,脑组织受损严重,预后往往较差。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梗塞面积小于桥脑体积1/3的患者,恢复情况通常好于大面积梗塞的患者。 治疗时机:发病后及时就医并接受有效治疗是关键。一般来说,在发病4.5小时内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如果能进行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减少脑组织坏死,显著改善预后;若错过溶栓时机,也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综合治疗措施,尽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降低致残率。 患者基础状况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强;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预后相对较差。 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重脑血管的损伤,影响恢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易导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不利于脑梗塞的恢复;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因心脏功能不佳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的恢复。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如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气管插管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目标为7.8~10.0mmol/L;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可考虑使用rt-PA等溶栓药物,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脑组织,但溶栓有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需要谨慎评估。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改善脑循环。 改善脑循环治疗:可使用丁苯酞等药物,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脑保护治疗:应用依达拉奉等药物,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保护神经细胞。 康复治疗 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言语治疗(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言语功能训练)、作业治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例如,经过规范的康复训练,部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之,急性桥脑梗塞有治好的可能,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并在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等情况,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2025-09-30 11:58:26
  • 帕金森病一般几年加重

    帕金森病病情加重速度个体差异大,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1-3年)年轻、生活方式健康、无其他严重基础病者进展相对缓,中期(3-10年)年龄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病者加重明显,晚期(10年以上)高龄、生活方式不健康、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病者加重迅速,特殊人群如老年、年轻患者需不同护理与干预以应对病情加重。 早期阶段(发病后1-3年) 年龄因素:年轻患者(如40岁左右发病)在早期可能进展相对缓慢些,因为身体基础状况相对较好,对疾病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而老年患者(如65岁以上发病)早期病情可能进展稍快,因为机体功能衰退更明显。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如坚持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的患者,早期病情加重可能相对缓慢;反之,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的患者,早期病情可能进展较快。 病史情况:本身没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早期病情加重相对较缓;若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帕金森病的进展,导致早期病情加重加快。此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的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通过药物等干预可能能较好地控制症状。 中期阶段(发病后3-10年) 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期病情加重往往更明显,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进一步衰退,对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的耐受和代偿能力进一步下降。 生活方式: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会使中期病情加速加重,例如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饮食中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对药物等干预措施的反应。 病史情况: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中期帕金森病加重过程中可能会相互影响,例如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影响神经修复等,导致病情加重更快。此阶段患者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逐渐波及双侧肢体,运动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平衡功能下降,容易摔倒,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的情况逐渐增多。 晚期阶段(发病后10年以上) 年龄因素:高龄患者晚期病情加重非常迅速,身体各系统功能严重衰退,对帕金森病相关并发症的抵御能力极低。 生活方式: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会使晚期患者病情急剧恶化,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并发症风险大幅增加。 病史情况: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晚期帕金森病加重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病情迅速恶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卧床,护理难度极大。此阶段患者运动严重受限,几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容易出现肺炎、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日常护理,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平衡功能差,病情加重后更容易摔倒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对于年轻帕金森病患者,要鼓励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坚持适度运动,因为年轻患者有更好的身体基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治疗可能延缓病情加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30 11:57: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