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泌尿外科肿瘤微创治疗,膀胱癌保膀胱综合治疗,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机器人微创手术。
向 Ta 提问
-
尿路感染会引起尿蛋白偏高吗
尿蛋白偏高可能是尿路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尿蛋白偏高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生理因素,以及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如果发现尿蛋白偏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原因。 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尿路感染较为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会更严重,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因此,对于儿童的尿蛋白偏高,需要更加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尿路感染可能引起尿蛋白偏高,但尿蛋白偏高并不一定都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如果发现尿蛋白偏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2025-05-28 11:38:59 -
女性尿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女性尿道出血通常主要考虑是尿道外伤所引发,但也不能排除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一、尿道外伤:当尿道遭受损伤时,就有可能出现尿道出血现象。如果出血的量比较少,可适度进行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程度,这对于伤口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二、膀胱炎:指的是膀胱处出现炎症反应。其常见症状包括尿急、尿痛以及血尿等。患者可依据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来进行医治。 三、尿道炎:若不注重局部的清洁卫生,就可能致使细菌滋生,通常会表现出分泌物增多、局部瘙痒、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和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相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防病情加重。 女性尿道出血的原因较多,除了尿道外伤,还可能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28 11:36:13 -
为什么b超要等尿急
做B超需憋尿,但并非憋到尿急程度才行。具体来说: 一、做B超,特别是泌尿系统B超需要憋尿,将膀胱充盈起来才利于观察,像膀胱、前列腺等,憋尿后才更易观察清楚。有的人能憋尿300-400毫升也没问题,而有的人稍微憋尿就感觉难受、尿急。 1.憋尿过少会影响B超检查结果,比如膀胱未被撑起,其壁的情况可能观察不到,因膀胱有皱褶,若没充盈,黏膜皱褶有时与膀胱壁长的东西难以区分。 2.腹部做前列腺检查也是通过膀胱的,若没撑起来也不易观察。 二、憋尿并非要憋到极多、快爆的程度,一般憋300-400毫升就够了,毕竟每个人憋尿能力不同,有人憋好几百毫升没事,有人憋100-200毫升就受不了。 三、做B超时由于等候检查的人多,不一定憋好尿就能马上做,有时会一直憋很多尿才轮到,甚至有人憋不住只能尿掉重新憋尿等待。 总之,做B超需要憋尿,但要把握好度,不要过度憋尿。
2025-05-28 11:34:11 -
女尿频怎么回事
女性尿频多数是由泌尿系感染所致。这是因为泌尿系感染会使膀胱应激性提升,而应激性提高后,一旦有尿液刺激,就会产生排尿感觉,进而出现尿频现象。然而,有些女性因持续病变或泌尿系感染未得到治愈,导致膀胱出现不稳定收缩,临床上称为下尿路综合征。这种不稳定性膀胱意味着膀胱逼尿肌处于非正常收缩状态,总是不由自主地收缩,致使这类病人出现长期的尿频。对于此类病人,可以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从而使其症状得到改善。 一、女性尿频原因: 1.泌尿系感染会导致膀胱应激性提高,有尿液刺激时易产生排尿感觉而尿频。 2.持续病变或感染未愈会引起膀胱不稳定收缩,出现下尿路综合征,导致长期尿频。 二、应对措施: 1.可给予药物治疗。 2.同时进行心理辅导。 总之,女性尿频的原因主要是泌尿系感染及相关后续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药物和心理辅导等措施来改善病情。
2025-05-28 11:31:09 -
尿路感染症状怎么治
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饮食调整和休息,特殊人群需遵医嘱。 1.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生素来治疗尿路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等。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细菌耐药。 2.多饮水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缓解症状。 3.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 4.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休息 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5-28 1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