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外科肿瘤微创治疗,膀胱癌保膀胱综合治疗,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机器人微创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俊星,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MGH)访问学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1995年7月中山医七年制硕士毕业留院工作至今,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2007年挂职德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10年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半年,从事本专业20余年。第一届全国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现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学会男性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级基金5项,参与国自然基金4项。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其中SCI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十篇,最高分值5分余.《Oncotarget》审稿人,《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CCAP)》审稿人。参与多部专业论著编写。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外科肿瘤微创治疗,膀胱癌保膀胱综合治疗,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机器人微创手术。展开
  • 膀胱破裂会自己修复吗

    膀胱破裂一般不会自己修复,需及时医疗干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膀胱破裂后的修复及治疗,儿童自我修复能力弱、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及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均会干扰修复,治疗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个体化处理。 不同情况的影响及应对 年龄因素:儿童发生膀胱破裂时,由于其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且对损伤的耐受和应对能力不如成年人,所以更需要及时、积极的医疗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而老年人发生膀胱破裂,往往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会影响损伤的修复过程,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膀胱破裂后是否能自行修复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男性和女性在解剖结构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可能在一些手术操作的细节上有所不同,但这不是关于膀胱能否自行修复的关键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者在膀胱破裂前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和修复能力。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不利于膀胱损伤的修复;酗酒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从而增加膀胱破裂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进而不利于膀胱恢复正常。所以在膀胱破裂治疗前后,都需要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泌尿系统的基础疾病,如膀胱炎、膀胱结石等,发生膀胱破裂后,这些基础疾病会干扰膀胱的修复过程。例如,膀胱炎会导致膀胱黏膜处于炎症状态,影响膀胱组织的正常修复;膀胱结石会持续刺激膀胱壁,不利于破裂口的愈合。因此,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膀胱破裂时,还需要同时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创造更好的膀胱修复条件。

    2025-10-13 09:53:38
  • 尿潴留的症状

    尿潴留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表现为突然无法排尿、下腹部胀痛及向会阴部放射疼痛;慢性尿潴留有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残余尿量增多,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长期久坐、喝水少等易增加风险,有相关病史者需密切关注排尿情况。 一、急性尿潴留 突然无法排尿:患者会突然感觉膀胱内充满尿液,但却不能排出,下腹部会出现明显的胀痛,膀胱区膨隆,用手可以摸到胀满的膀胱。例如,一些老年男性因前列腺突然增生肿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尿潴留,下腹部憋胀难忍。 疼痛不适:下腹部的胀痛较为明显,这种疼痛可能会向会阴部放射。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是急性尿潴留,也会有下腹部的明显胀痛感,影响正常的活动和休息。 二、慢性尿潴留 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时间延长等。比如慢性尿潴留的患者在排尿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尿流断断续续。一些患有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的患者,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就可能逐渐出现慢性排尿困难的症状。 尿频、尿急:由于膀胱内尿液不能完全排空,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例如慢性尿潴留患者可能会频繁地有尿意,即使每次排尿量不多,也会频繁去厕所,并且可能会突然有强烈的尿意而难以控制。 残余尿量增多:通过超声等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内残余尿量明显增多。长期的慢性尿潴留会导致膀胱功能受损,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因为尿液长期潴留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而且对肾脏产生反流性损害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尿潴留症状可能有一些差异,比如老年男性尿潴留多与前列腺疾病相关,而女性尿潴留可能与盆腔脏器脱垂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喝水过少等可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尿潴留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排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3 09:52:00
  • 睾丸扭转会一直疼吗

    睾丸扭转通常会出现疼痛症状,初期多为突然的一侧睾丸剧烈疼痛且有持续加重趋势,若不及时处理,疼痛会持续并进行性加重,延误治疗会致睾丸坏死等严重后果,儿童和成年人出现睾丸扭转均需尽快就医,儿童需家长密切关注其阴囊异常表现。 初期疼痛特点 睾丸扭转发生时,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一侧睾丸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尖锐、剧烈,可能在活动、外伤或睡眠中突然发病。疼痛可能先局限于阴囊部位,随后可向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在发病初期,疼痛可能呈持续性加重的趋势,但也可能有一定的波动情况。例如,部分患者在刚发生睾丸扭转时,疼痛是持续存在且逐渐加剧的,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在最初阶段疼痛并非呈绝对的持续无缓解状态,但总体趋势是向剧烈且持续加重方向发展。 随着病情进展疼痛的变化 如果睾丸扭转得不到及时处理,疼痛一般会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加重。因为睾丸扭转会导致睾丸缺血缺氧,随着时间推移,缺血情况不断加重,局部炎症反应等也会持续发展,疼痛会愈发剧烈且难以缓解。但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就医并进行手术复位等处理,疼痛会迅速缓解。然而,如果延误治疗,睾丸可能会因长时间缺血发生坏死等严重后果,此时疼痛可能会因为睾丸组织的坏死、感染等情况而表现复杂,但总体来说,若不及时干预,疼痛不会自行消失且会不断恶化。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阴囊部位是否有异常表现,如阴囊红肿、睾丸位置异常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且涉及阴囊区域相关不适,要高度警惕睾丸扭转的可能,因为儿童睾丸扭转若延误治疗,对睾丸功能影响极大,可能导致睾丸坏死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育等功能以及身体健康。而成年人出现睾丸扭转后,也应尽快就医,因为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急症,需要及时处理以挽救睾丸功能。

    2025-10-13 09:50:57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星期能不能射精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星期能否射精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一般情况是若恢复顺利可适度射精但以舒适为准,个体差异、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情况会有影响,年轻体健者相对可能早适度射精,年龄大或有基础病、儿童、老年患者恢复谨慎,有不适或恢复不理想时不建议过早射精。 一、一般情况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星期,若手术恢复顺利,切口无明显疼痛、红肿等异常表现,理论上可以适度射精,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一般来说,此时射精不会直接对手术创口造成严重破坏,但仍要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准。如果在射精过程中出现切口部位明显不适,应立即停止。 二、个体差异影响 不同患者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能恢复相对快一些,一星期时相对更有可能可以较安全地射精;而年龄较大或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可能相对缓慢,一星期时可能更需谨慎,若有任何不适则不建议过早进行射精行为。 三、生活方式相关 术后一星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射精时的肌肉收缩等动作虽相对轻柔,但也需要在身体允许的恢复阶段进行把握。如果患者在术后一星期仍有明显的阴囊坠胀等不适,那么不建议此时射精,以免加重局部不适症状,影响术后恢复进程。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利于手术创口更好地恢复,从而能更安全地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包括适度射精。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星期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射精行为,因为儿童身体各方面恢复相对更需谨慎,过早进行可能会对其术后恢复产生潜在不利影响;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更要稳妥,一星期时需密切关注自身恢复状况,若恢复不理想则严禁过早射精,以免影响整体康复。

    2025-10-13 09:49:46
  • 女性尿道结石的原因

    女性尿道结石的原因包括尿液因素、尿路梗阻、感染、药物因素、生活方式等,不同年龄段的原因可能不同,可通过多饮水、饮食调整、定期体检、适当运动等方式预防,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1.尿液因素:尿液中草酸、钙、尿酸等物质的浓度过高,或尿液酸碱度失衡,都可能导致晶体析出,形成结石。 2.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泄不畅,使尿液中的晶体和盐类在局部积聚,从而形成结石。 3.感染:细菌感染可引起尿路炎症,导致黏膜损伤和局部组织增生,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氨苯蝶啶等,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尿道结石的风险。 5.生活方式:长期卧床、饮水不足、高盐饮食、高蛋白饮食等生活方式也可能与尿道结石的形成有关。 6.其他因素:尿道狭窄、异物、神经源性膀胱等也可能导致尿液排泄不畅,增加尿道结石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尿道结石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尿道结石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导致尿路黏膜退行性改变,增加尿道结石的发生率。 对于尿道结石的治疗,应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来说,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药物等方式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则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尿道结石的发生: 1.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 2.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高钙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尿路疾病。 4.避免长期卧床,适当运动。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3 09:48: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