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克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展开
  • 低血糖的急救措施:

    出现疑似低血糖表现时用血糖仪检测血糖≤3.9mmol/L可确诊需立即急救,尽快给予含碳水化合物食物饮品,意识不清者不能口服则就医用胰高血糖素,补充后密切监测血糖,未回升或再发需查原因处理,儿童需快速补儿童适宜含糖食品并找诱因,老年人补充糖分要缓慢且排查基础疾病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一、迅速判断低血糖状态 当出现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等疑似低血糖表现时,可通过血糖仪检测血糖,若血糖≤3.9mmol/L即可确诊为低血糖,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二、立即补充糖分 应尽快给予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饮品,如口服15-20克糖类,常见的有葡萄糖片(可快速提升血糖)、含糖饮料(如150-200ml含糖汽水)等。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口服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员给予胰高血糖素肌内或皮下注射,以快速升高血糖。三、监测与后续处理 患者经补充糖分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若血糖仍未回升或再次出现低血糖症状,需进一步查找低血糖原因并处理,例如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案等,同时需评估导致低血糖的潜在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由于儿童代谢活跃且脑功能发育未完善,低血糖时更需快速补充糖分,应选择儿童适宜的含糖食品,如儿童专用的葡萄糖制剂等,且要警惕因延误补充糖分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需尽快明确儿童低血糖的诱因,如是否存在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等情况。2.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可能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补充糖分时要缓慢,防止血糖波动过大加重身体不适,同时老年人低血糖原因可能更复杂,需排查是否存在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等基础疾病影响血糖代谢,在急救后需全面评估老年人的基础健康状况以消除潜在低血糖风险因素。

    2025-10-28 11:57:10
  • 饭后哪4个信号说明血糖高

    饭后多汗是因血糖升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致汗腺分泌异常,饭后饥饿感强烈是因血糖高机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致缺糖,饭后视力模糊是因血糖升高使眼内渗透压改变影响晶状体屈光状态,饭后困倦是因血糖高影响能量代谢致大脑等供能不足。 一、饭后多汗 当血糖升高时,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饭后出现异常多汗现象。这是因为血糖波动打乱了正常的神经调节机制,使得汗腺分泌异常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餐后更容易出现多汗情况,主要是由于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对汗腺的调控。 二、饭后饥饿感强烈 血糖高时,机体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即使刚进餐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身体仍处于“缺糖”状态,从而引发强烈的饥饿感。比如,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进食后不久又感觉饥饿,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导致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被代谢供能,进而持续向大脑发出饥饿信号。 三、饭后视力模糊 血糖升高会使眼内的渗透压发生改变,影响晶状体的屈光状态,从而导致饭后视力模糊。当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眼内液体的平衡被打破,晶状体吸水膨胀,屈光度改变,就会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餐后短时间内会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这与血糖波动对眼部组织的影响密切相关。 四、饭后困倦 血糖高会影响能量代谢过程,身体不能将摄入的葡萄糖有效转化为能量,导致大脑等组织器官供能不足,进而引发饭后困倦感。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葡萄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参与代谢,机体处于能量匮乏状态,就容易在进餐后出现疲倦、嗜睡等表现,这是血糖异常对身体能量供应产生负面影响的体现。

    2025-10-28 11:55:50
  • 甲减是什么症状

    甲状腺激素缺乏致机体代谢率降低可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体重增加、便秘,神经系统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等,儿童期甲减影响智力发育、孕期甲减影响胎儿神经,心血管系统可偶发心悸、有病情重者现心包积液、长期未控可致心肌黏液性水肿及心力衰竭,消化系统见厌食腹胀、便秘,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儿童甲减还阻碍生长发育。 一、全身代谢减低相关表现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患者常出现畏寒、乏力症状,即便处于相对温暖环境也会感觉寒冷,活动能力较正常状态减弱;还会有手足肿胀感,体重可能较以往增加,这是因为代谢减慢导致水分和代谢产物排出减少;消化系统方面可表现为便秘,由于胃肠蠕动减慢,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 二、各系统受累表现 (一)神经系统 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严重时可能精神抑郁。儿童时期发生甲减,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孕期女性若患有甲减,未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胎儿智力受损。 (二)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受累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症状,但一般为偶发且程度较轻;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长期未控制的甲减还可能导致心肌黏液性水肿,影响心脏功能,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 (三)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受累表现为厌食、腹胀,因胃肠功能减退,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出现便秘情况,且症状可能较持续存在。 (四)内分泌系统 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男性患者则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此外,儿童甲减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阻碍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导致身材矮小、生长速度缓慢等。

    2025-10-28 11:54:39
  • 吃石榴能降血糖吗?

    石榴富含多酚类等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但有限临床研究显示适量食用对健康或轻度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影响有限糖尿病患者食用需密切监测血糖严格控制摄入量且食用前若服降糖药应咨询医生儿童糖尿病患者不建议用其调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除监测和控量外还需关注肝肾功能。 一、石榴中含有的潜在降糖相关成分 石榴富含多酚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体外研究发现部分多酚物质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等机制对血糖代谢产生作用,但此为实验室阶段的初步发现。二、石榴对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现状 有限临床研究显示,适量食用石榴可能使健康人群或轻度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上升幅度有轻微降低,但该影响极为有限,无法等同于药物的降糖功效。例如部分小型临床试验表明,短期适量摄入石榴汁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有一定程度减缓,但这种作用不具普遍性且效果微弱。三、糖尿病患者食用石榴的注意事项 1.血糖监测方面:糖尿病患者食用石榴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因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反应存在差异,部分人食用后可能出现较明显血糖波动。 2.摄入量控制:需严格控制食用量,不宜大量食用,由于石榴含一定糖分,过量摄入易致血糖升高。一般建议每次食用中等大小石榴果实1-2个,且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 3.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若正在服用降糖药物,食用石榴前应咨询医生,因其含有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引发血糖异常波动。四、不同人群的差异考虑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因其对血糖波动耐受性差,不建议通过食用石榴调节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除需监测血糖、控制摄入量外,还需关注肝肾功能,因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食物中成分代谢能力下降,食用石榴时需更为谨慎。

    2025-10-28 11:53:33
  • 血糖高的人能否服用麦味口服液

    麦味口服液成分可能影响血糖代谢但无直接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对血糖高人群的确切影响,血糖高人群属特殊群体个体间差异大盲目服用可干扰血糖控制,应优先通过规范糖尿病管理措施管控血糖,服用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需警惕其成分与降糖药物相互作用,年龄较大血糖高人群更需谨慎评估服用必要性与安全性,以自身血糖稳定及整体健康状况为首要考量。 一、麦味口服液成分与血糖代谢相关性考量 麦味口服液的具体成分需明确,若其中含可能影响血糖代谢的成分(如某些具有升糖作用的中药成分等),对于血糖高的人群而言,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但目前缺乏针对血糖高人群服用麦味口服液的直接、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其确切影响。 二、血糖高人群服用麦味口服液的谨慎性分析 血糖高人群属于特殊群体,个体间血糖控制情况、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等)、肝肾功能等存在差异。在未明确麦味口服液对该人群具体影响的情况下,盲目服用可能干扰血糖的稳定控制。首先,应优先通过规范的糖尿病管理措施,如饮食上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运动上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度有氧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来管理血糖。 三、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服用麦味口服液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医生需综合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肝肾功能、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等情况后再做判断。同时,需警惕麦味口服液中成分可能与降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年龄较大的血糖高人群可能肝肾功能有所减退,更需谨慎评估服用麦味口服液的必要性与安全性,以患者自身血糖稳定及整体健康状况为首要考量。

    2025-10-28 11:52: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