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克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展开
  • 二型糖尿病可以吃饺子吗

    二型糖尿病患者可吃饺子,需注意选择合适食材,如全麦或杂粮面粉做皮、瘦肉和低GI蔬菜做馅;控制食用量,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合适量,且搭配低热量汤等;食用时间选血糖平稳时,搭配无糖低糖饮品和适量坚果,综合考量以控血糖。 一、选择合适的食材 1.面粉的选择:优先选择全麦面粉或杂粮面粉制作饺子皮,相比普通精制面粉,全麦面粉和杂粮面粉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GI)相对较低。例如,有研究表明,食用全麦面包后血糖上升幅度明显低于精制面粉面包,这是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中杂粮的摄入量可占主食总量的1/3-1/2。 2.馅料的选择 肉类:选择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瘦猪肉等。以鸡胸肉为例,每100克鸡胸肉蛋白质含量约20克左右,脂肪含量低,相较于肥肉,可减少脂肪摄入,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而血脂异常是二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建议每餐肉类摄入量控制在50-75克。 蔬菜: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西兰花、香菇等。以西兰花为例,每100克西兰花含膳食纤维约1.6克,维生素C含量丰富,研究发现,增加蔬菜摄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每餐蔬菜的摄入量可在200-300克。 二、控制食用量 1.二型糖尿病患者吃饺子时要控制数量,一般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10个左右(根据饺子大小调整)。可以搭配一些低热量的蔬菜汤或清汤来食用,这样既能增加饱腹感,又不会使总热量摄入过多。因为饺子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都含有热量,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例如,10个普通大小的猪肉白菜馅饺子,热量大约在200-300千卡左右,如果患者一顿饭的总热量摄入需要控制在1500千卡左右,那么吃饺子的量就需要相应控制。 2.对于不同年龄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需要,食用量应根据年龄和身体活动量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一般建议儿童每次食用3-5个饺子;老年患者由于代谢减缓,食用量也应适当减少,一般每次5-8个左右。同时,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烹饪饺子时应注意煮透煮软,便于消化吸收。 三、注意食用时间和搭配 1.食用饺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血糖相对平稳的时候,一般建议在餐后1-2小时后食用,且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时间相配合。例如,如果患者在早餐前使用了降糖药物,那么可以在午餐或晚餐时适量食用饺子,但要注意与药物作用时间匹配,避免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 2.食用饺子时可搭配一些无糖或低糖的饮品,如白开水、无糖绿茶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等。无糖绿茶中含有茶多酚等成分,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有一定帮助。同时,可搭配适量的坚果,如一小把杏仁(约10颗左右),但要注意坚果的热量,因为10颗杏仁的热量大约在60千卡左右,需计入每日总热量摄入中。 总之,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饺子,但要从食材选择、食用量控制以及食用时间和搭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达到既能享受美食,又能控制血糖的目的。

    2025-10-11 13:34:31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症有哪些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血脂异常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儿童患者心血管系统发育受影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消化系统并发症(如胃肠蠕动减慢致消化不良等)、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如垂体功能改变、性腺功能异常)、黏液性水肿昏迷(严重且死亡率高)、对生育的影响及妊娠相关并发症(如女性受孕几率降低、妊娠风险升高)、骨骼系统并发症(如骨密度降低致骨质疏松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认知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出现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功能维持至关重要,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大脑的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平衡。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若未得到有效纠正,可能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 周围神经病变 部分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神经的髓鞘形成和神经传导功能。 消化系统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长期的消化不良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在儿童患者中,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取。 内分泌系统并发症 垂体功能改变 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可导致垂体增大,出现垂体性甲状腺肿。长期的这种垂体-甲状腺轴的异常调节,还可能影响其他垂体激素的分泌,对整个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产生干扰。 性腺功能异常 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闭经等;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性腺功能异常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参与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了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黏液性水肿昏迷 这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病情严重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身上。常见诱因有感染、寒冷、手术、停用甲状腺激素等。患者会出现低温(体温低于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等严重表现,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在儿童黏液性水肿昏迷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也十分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对生育的影响及妊娠相关并发症 对女性生育的影响 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孕几率降低,且妊娠后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的风险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孕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等的风险升高。而且胎儿在宫内的正常发育依赖于母体合适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若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未得到良好控制,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 骨骼系统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患者可能出现骨痛、骨折等表现。在儿童患者中,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等。

    2025-10-11 13:33:03
  • 糖尿病筛查几周做

    不同人群糖尿病筛查时间和指标及特殊人群筛查有不同要求,一般人群40岁及以上开始筛查,有危险因素者40岁前开始,妊娠女性孕24-28周筛查等;筛查指标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肥胖人群筛查各有注意事项。 40岁及以上人群应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之后每3年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有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的人群,筛查间隔应缩短,一般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对于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一般人群,如肥胖(体质指数BMI≥28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曾有gestationaldiabetes(妊娠糖尿病)病史、静坐生活方式等,建议从40岁前就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 妊娠女性: 妊娠24-28周时应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妊娠糖尿病。如果在妊娠期间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疑似糖尿病症状,应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对于既往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在产后6-12周进行空腹血糖或OGTT复查,之后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筛查的指标及意义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值。空腹血糖≥7.0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为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范围一般在4%-6%之间。HbA1c≥6.5%,结合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HbA1c在5.7%-6.4%之间提示处于糖尿病前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75g葡萄糖后,分别检测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结合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 特殊人群筛查的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儿童青少年,建议从10岁开始进行空腹血糖或HbA1c筛查,之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儿童青少年进行OGTT时,葡萄糖的用量应按1.75g/kg计算,但不超过75g。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在筛查时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选择筛查指标和解读结果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空腹血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HbA1c可能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其平均血糖水平,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由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其血糖异常的发生风险更高。在筛查时应更加密切关注,除了定期进行空腹血糖、HbA1c和OGTT筛查外,还应关注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因为肥胖人群往往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

    2025-10-11 13:29:28
  • 吃什么食物对甲状腺好

    甲状腺健康与多种营养物质相关,富含碘的海藻类食物、富含硒的巴西坚果等食物对甲状腺有不同作用,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的鱼类等食物对甲状腺健康也有重要意义,不同人群需注意合理摄入相关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碘、硒等摄入过量或不足的影响。 一、富含碘的食物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及因碘缺乏导致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较为重要。海藻类食物如海带,每100克海带中碘含量可达36240微克;紫菜也是良好的碘来源,每100克紫菜中碘含量约为4323微克。但需注意,对于本身碘摄入已充足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格雷夫斯病)的人群,过量摄入碘可能会加重病情,这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碘的摄入量。 二、富含硒的食物 硒对甲状腺健康有一定益处,它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免疫功能等。含硒较多的食物有巴西坚果,每100克巴西坚果中硒含量可达1000微克左右;另外,海鲜类如大虾,每100克大虾中硒含量约为16.47微克;还有肉类中的猪肉(瘦),每100克约含10.6微克硒;植物性食物中,蘑菇(鲜)每100克含硒约9.04微克等。不同人群硒的需求量不同,一般成年人每天硒的适宜摄入量男性为55微克,女性为50微克,可通过合理选择含硒食物来满足需求,但也不宜过量摄入硒,过量硒摄入可能会引起中毒等问题。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如每100克猪肝中维生素A含量约为4972微克。维生素A对于维持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相关细胞的正常代谢等,但过量摄入维生素A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应保持均衡摄入。 维生素C: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像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猕猴桃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62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甲状腺的氧化应激损伤,对甲状腺健康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摄入合适量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例如儿童每天可通过食用适量的水果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以支持甲状腺等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成年人则可通过多吃蔬菜和水果来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 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甲状腺相关细胞的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也很重要。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类,如每100克鲈鱼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8.6克;蛋类,鸡蛋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3.3克;豆类及豆制品,黄豆每100克含蛋白质约36.3克等。不同年龄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各器官包括甲状腺的发育,青少年也需要保证蛋白质的充足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成年人则要根据体力活动等情况合理摄入蛋白质来维持甲状腺等组织的正常代谢等。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年人可能需要摄入更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和维持身体机能,而老年人则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合理摄入,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

    2025-10-11 13:27:42
  • 孕妇空腹血糖5.8mmol/L严重吗

    孕妇空腹血糖5.8mmol/L高于正常范围3.1-5.1mmol/L,有一定严重性,对孕妇自身可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影响分娩方式选择,对胎儿可致胎儿生长发育异常、增加新生儿并发症风险,需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及时就医咨询应对,还需注意生活方式、心理及定期产检。 1.对孕妇自身的影响 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可能增加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血糖异常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较血糖正常孕妇升高。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使孕妇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概率增加。 影响分娩方式选择:过高的血糖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难产、剖宫产的几率。因为胎儿过大时,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出现肩难产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孕妇空腹血糖5.8mmol/L时,需要密切关注胎儿大小情况,从而影响分娩方式的决策。 2.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生长发育异常: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现巨大儿。同时,也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如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长期高血糖环境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的潜在风险。 新生儿并发症风险增加:新生儿可能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因为胎儿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出生后脱离了高血糖环境,但胰岛素分泌仍较高,容易发生低血糖;而高血糖引起的胎儿肺成熟延迟等情况,会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 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孕妇需要控制饮食,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的饮食原则。例如,减少精制谷物的摄入,增加燕麦、糙米等粗粮的比例;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等,且在两餐之间食用;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一般建议每天热量摄入要合理分配,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控制血糖。 运动干预:在医生评估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等。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速度适中,以孕妇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血糖监测:孕妇要加强血糖监测,除了空腹血糖外,还需要监测餐后血糖等。通过频繁的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及时就医咨询:孕妇发现空腹血糖5.8mmol/L后,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明确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等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温馨提示 生活方式方面:孕妇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心理方面:孕妇不要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轻柔的音乐等。 定期产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血糖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025-10-11 13:25: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